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免費上門投遞兩次 新標準能否助推快遞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12-09 09:18:00來源: 工人日報

  日前,國家郵政局官網發布了《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最大的變化之一是首次明確了“投遞次數”,而且規定了“快遞延誤”的明確時限,還提出不應無正當理由以低於(yu) 成本價(jia) 格提供快遞服務。而根據國家標準製修訂計劃,本次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wei) 12月6日。

  現行《快遞服務》係列國家標準是在2011年底首次發布,2012年5月施行。這十年來,我國快遞業(ye) 發生了重大變化,冷鏈生鮮、農(nong) 村電商、倉(cang) 配一體(ti) 等新興(xing) 業(ye) 態不斷湧現,自動化、信息化、數智化、綠色化轉型全麵加速,安全化、綠色化、智能化、便捷化成為(wei) 快遞服務發展新要求。征求意見稿從(cong) 哪些方麵修改了國家標準?又有哪些作用和意義(yi) ?

  可免費上門投遞兩(liang) 次

  記者注意到,本次征求意見稿中最大的變化之一是對投遞方式的分類和細化。投遞方式應主要包括上門投遞、投遞至智能收投服務終端(箱遞)、投遞至快遞服務站(站遞)以及其他方式。

  此外,征集意見稿中提出,快遞服務主體(ti) 應對上門投遞快件提供至少兩(liang) 次免費投遞,投遞宜在8點至20點時間段進行。兩(liang) 次免費投遞之間應間隔8小時以上,與(yu) 用戶有約定的除外。上門投遞兩(liang) 次未能投交的快件,快遞服務主體(ti) 可與(yu) 收件人約定采用延遲投遞或者箱遞、站遞方式投遞;收件人仍選擇上門投遞的,快遞服務主體(ti) 可收取額外費用,但應事先告知收件人收費標準。

  “這既是對快遞企業(ye) 行為(wei) 的規範,也是對快遞企業(ye) 的保護,為(wei) 末端配送提供了操作規範。”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國君接受《工人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wei) ,這意味著收件人不能無限次地要求免費上門投遞,而且現在快遞服務場景發生了變化,在兩(liang) 次上門都未妥投的情況下還可以選擇免費箱遞和站遞,因此第3次上門投遞收費的比例很低,並不會(hui) 導致快遞變相漲價(jia) 。

  明確多種快遞時限

  記者注意到,針對消費者投訴比較集中的“快遞延誤”問題,征求意見稿明確:“徹底延誤”時限應符合同城快遞服務3天,省內(nei) 異地和省際快件7天,國際快遞21天。

  對於(yu) 快遞時限問題,征求意見稿指出,快遞服務主體(ti) 應與(yu) 寄件人約定快遞服務時限,並按約定的時限提供服務。

  對此,趙國君認為(wei) ,十年來,我國快遞業(ye) 持續快速發展,快遞業(ye) 務量連續八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更是比去年早7天進入千億(yi) 件。龐大的快遞體(ti) 量勢必會(hui) 出現因各種因素導致的延誤。明確不同種類快遞的延誤時限是為(wei) 解決(jue) 消費者投訴快遞延誤給出明確的時間界定,也為(wei) 快遞企業(ye) 提供了行業(ye) 門檻的參考依據。

  告別低價(jia) 競爭(zheng) ?

  征求意見稿還提出成本分區,要求快遞服務主體(ti) 根據產(chan) 品種類、服務距離等因素,科學測算成本,以快件收寄地所在縣到寄達地所在縣為(wei) 基本單元,向用戶公布服務時限和服務價(jia) 格,且不應無正當理由以低於(yu) 成本價(jia) 格提供快遞服務。

  “這是角度明晰地在疏通行業(ye) 的阻滯點。”趙國君認為(wei) ,一直以來,快遞企業(ye) 靠打“價(jia) 格戰”陷入低價(jia) 競爭(zheng) 、無序競爭(zheng) ,對企業(ye) 長期發展產(chan) 生了製約。此次征求意見稿就是在引導企業(ye) 轉入科學競爭(zheng) ,使整個(ge) 快遞行業(ye) 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在趙國君看來,包括成本分區在內(nei) 的征求意見稿中所有調整和改變,都是快遞行業(ye) 十年發展以來,針對快遞服務場景變化下提出的規範框架,對快遞企業(ye) 、使用者以及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都起到導向行為(wei) 、規範發展的作用。

  “修訂《快遞服務》係列國家標準,適應快遞服務發展新特點、新業(ye) 態、新技術需要,推動解決(jue) 發展中的難點熱點問題,有利於(yu) 夯實快遞發展基礎,優(you) 化快遞服務質量,提升快遞服務水平,推動快遞高質量發展。”國家郵政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甘皙(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