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近期,“金融16條”“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等政策措施接連出台,已形成“組合拳”,推動優(you) 質房企融資恢複。隨著政策加速落地,將有助於(yu) 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房地產(chan) 市場有望逐步趨穩。
支持措施密集出台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hui) 日前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金融16條”)。同時,銀保監會(hui) 、住建部、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商業(ye) 銀行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有關(guan) 工作的通知》,支持優(you) 質房地產(chan) 企業(ye) 合理使用預售監管資金,防範化解房地產(chan) 企業(ye) 流動性風險,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wei) ,去年下半年以來,少數房地產(chan) 企業(ye) “高杠杆、高負債(zhai) 、高周轉”的經營模式出現風險,並對市場產(chan) 生了外溢效應。受疫情影響,當前房地產(chan) 市場出現一些調整。央行、銀保監會(hui) 發布“金融16條”,全麵調整優(you) 化房地產(chan) 金融政策,是穩經濟、穩增長、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要舉(ju) 措,具有積極意義(yi) 。
“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事關(guan) 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穩定、事關(guan) 民生福祉、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中國郵政儲(chu) 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wei) ,房地產(chan) 市場關(guan) 聯行業(ye) 眾(zhong) 多,其平穩健康發展關(guan) 係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穩定和民生福祉,部分房企陷入流動性困境,需要為(wei) 其提供流動性支持助其紓困。此外,確保房地產(chan) 領域風險可控,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也需穩定房地產(chan) 市場。
“金融16條”延長房地產(chan) 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過渡期;明確通過人民銀行“三支箭”措施、政策性銀行專(zhuan) 項借款等措施,加大對房地產(chan) 企業(ye) 流動性支持,對“保交樓”項目予以專(zhuan) 項支持;還提出支持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合理展期,支持調整個(ge) 人住房貸款政策等措施。董希淼認為(wei) ,這些措施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性較強,有助於(yu) 改善房地產(chan) 企業(ye) 融資,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推動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商業(ye) 銀行積極行動
目前,商業(ye) 銀行正加速推動“金融16條”等一係列措施落地見效。
銀保監會(hui) 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近日介紹,“金融16條”印發後,各項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一些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今年前10個(ge) 月,銀行業(ye) 累計發放房地產(chan) 開發貸款2.64萬(wan) 億(yi) 元,累計發放按揭貸款4.84萬(wan) 億(yi) 元,為(wei) 穩定房地產(chan) 市場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此前,金融管理部門出台2000億(yi) 元“保交樓”專(zhuan) 項借款,支持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按照有關(guan) 政策和要求,在配合地方政府壓實各方責任的安排下,依法合規、高效有序地向經複核備案的借款主體(ti) 發放“保交樓”專(zhuan) 項借款,封閉運行、專(zhuan) 款專(zhuan) 用,專(zhuan) 項用於(yu) 支持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千方百計推動“保交樓、穩民生”。銀保監會(hui) 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保交樓”專(zhuan) 項借款工作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專(zhuan) 項借款資金已基本投放至項目,資金投入帶動形成一批實物工作量,有效促進了項目建設交付。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hui) 近期召開的全國性商業(ye) 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hui) 明確,在前期推出的“保交樓”專(zhuan) 項借款的基礎上,將推出2000億(yi) 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為(wei) 商業(ye) 銀行提供零成本資金,以鼓勵其支持“保交樓”工作。
婁飛鵬認為(wei) ,新增2000億(yi) 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有助於(yu) 推動商業(ye) 銀行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為(wei) 專(zhuan) 項借款支持項目提供更多配套融資支持,有助於(yu) 完善“保交樓”政策框架,在發揮大型商業(ye) 銀行“頭雁”作用的同時,利用多方金融機構優(you) 勢推動“保交樓”更好更快落到實處。
近日,多家銀行與(yu) 房企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董希淼表示,大型銀行積極與(yu) 房地產(chan) 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給予較大金額的意向性授信,是穩地價(jia) 穩房價(jia) 、落實“金融16條”的具體(ti) 舉(ju) 措。通過加大對房地產(chan) 企業(ye) 的信貸支持,有助於(yu) 改善房地產(chan) 企業(ye) 資金流動性。更重要的是,大型銀行通過與(yu) 房地產(chan) 公司加強合作,傳(chuan) 遞出支持房地產(chan) 行業(ye) 發展的明確信號,有助於(yu) 進一步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加快政策落地見效
“總體(ti) 來看,目前的政策措施全麵係統,力度較大。”婁飛鵬表示,在具體(ti) 落實中,金融機構一方麵要主動擔當,積極發力穩定房地產(chan) 市場,另一方麵也要有效管理風險。在政策具體(ti) 實施中,還要有效管理資金流向,因城施策提高針對性。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16條”仍然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並強調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董希淼認為(wei) ,金融機構應堅持“租購並舉(ju) ”原則,探索住房租賃金融的產(chan) 品和服務創新,大力支持發展長期租賃市場,促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推動房地產(chan) 新的發展模式形成。
從(cong) 需求側(ce) 來看,10月金融數據反映出住戶貸款特別是住戶中長期貸款增長乏力,居民住房消費需求仍然較為(wei) 疲弱。董希淼建議,各地應加大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實施力度,加快下調首付比例,取消“認房又認貸”,進一步降低貸款利率。同時,目前住房信貸政策調整,主要集中在支持剛性住房需求。下一步,在如何更好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麵,還有較大的優(you) 化空間,二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也應進行適當調整。限購政策方麵,也可以適當調整。
“在降準已經落地之後,下一步可以考慮降低政策利率,引導LPR下降。”董希淼認為(wei) ,當前存量房貸與(yu) 新增房貸之間的利差過大問題需引起重視,應加快出台相關(guan) 舉(ju) 措,引導銀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逐步縮窄存量房貸與(yu) 新增房貸之間的利差,進一步降低住房消費者負擔。 (經濟日報記者 陳果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