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社等主辦第三屆江南文脈論壇
原標題:第三屆江南文脈論壇開幕
光明日報江蘇無錫11月19日電(記者蘇雁、劉已粲、劉江偉(wei) )江南文脈深厚悠遠,長江文化璀璨多姿。11月19日上午,由光明日報社、中共江蘇省委宣傳(chuan) 部、中共無錫市委主辦的第三屆江南文脈論壇在江蘇省無錫市開幕。論壇聚焦“文脈傳(chuan) 承與(yu) 長江文化”主題,匯聚了150多位來自國內(nei) 外相關(guan) 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他們(men) 將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進一步提煉和展示江南文脈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提升長江文化的凝聚力、影響力、創造力。
開幕式上,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黨(dang) 組副書(shu) 記,中國曆史研究院院長、黨(dang) 委書(shu) 記高翔發表視頻致辭表示,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江南文化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江蘇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強烈的時代擔當,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打造了一批彰顯江蘇特色文化魅力的重要標識。
江蘇省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張愛軍(jun) 在致辭中說,長江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誌性象征。江蘇將深入挖掘長江文化富礦,持續加強文化遺產(chan) 保護,努力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有力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切實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弘揚好長江文化,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唱響新的“長江之歌”,不斷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新輝煌。
光明日報副總編輯趙建國在致辭中表示,此次論壇以‘文脈傳(chuan) 承與(yu) 長江文化’為(wei) 主題,就是為(wei) 了通過探討江南文脈,更好地挖掘、傳(chuan) 承、弘揚江南文化、長江文化,更好提煉和展示江南文化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為(wei) 長江文化、中華文化創新發展提供源頭活水。他認為(wei) ,要積極推動論壇成果落地生根,要讓江南文化走向更廣闊的中國,在與(yu) 不同氣質、不同特色的地區文化相遇融合中,為(wei) 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增色添彩;也要更加注重培育江南文化品牌,推動江南文化走出去,讓世界從(cong) 了解江南文化中更好地理解可愛、可敬、可信的中國,從(cong) 感知江南生活中發現中國式現代化之美。
曆史學家許倬雲(yun) 以《我的家鄉(xiang) 在江南》為(wei) 題,通過視頻發布主旨演講,深情講述自己與(yu) 家鄉(xiang) 無錫的故事。他表示,包括無錫在內(nei) 的江南人重視家族傳(chuan) 統,形成了優(you) 良的家風家訓;江南人崇尚教育,辦私塾、興(xing) 義(yi) 學,基礎教育的麵十分廣泛,更孕育了以錢家為(wei) 代表的一批書(shu) 香世家。思想文化的交融推動了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未來,江南也必將是經濟文化的中心。
據悉,圍繞“長江文化與(yu) 中華文明”“長江文化與(yu) 江南文脈”議題,11月19日下午,專(zhuan) 家學者們(men) 展開了兩(liang) 場高端對話。論壇期間,還將舉(ju) 辦八場分論壇和一場專(zhuan) 題會(hui) 議。第三屆江南文脈論壇泰州分論壇也將於(yu) 11月29日—30日在江蘇泰州舉(ju) 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