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不必為“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擔心

發布時間:2022-12-15 10:25: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縱深話題

  不必為(wei) “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擔心

  中國疾控中心宣布,當前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實行“願檢盡檢”為(wei) 主的策略,許多無症狀感染者不再參加核酸檢測,也無需去醫療機構就診,難以準確掌握無症狀感染者的實際數量,從(cong) 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對無症狀感染者繼續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指導居家健康監測,給予相應服務。(相關(guan) 報道見A5版)

  當初“無症狀感染者”這個(ge) 概念出現在每日疫情通報中,就引起過一些議論,現在公眾(zhong) 對“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這一話題的熱議,可以看做是此前議論的延續。從(cong) 有利的方麵來看,根據症狀有無對感染者進行區分,利於(yu) 將醫療資源優(you) 先用於(yu) 有症狀感染者,並可提升民眾(zhong) 對於(yu) 該病毒狡猾特性的認識——無症狀感染者雖然無症狀,卻能傳(chuan) 染,是潛藏在身邊的傳(chuan) 染源。“無症狀感染者”概念的引入,對疫情防控發揮了很大作用,也因此被業(ye) 界和社會(hui) 普遍接受。

  也有人認為(wei) ,症狀有無全憑個(ge) 人感受,而個(ge) 人感受無法量化,存在較大的個(ge) 體(ti) 差異。比如一個(ge) 感覺遲鈍或對身體(ti) 不舒服不太在乎的人,可能對於(yu) 比較明顯的症狀也表現出無感;相反,一個(ge) 敏感或“嬌氣”的人,個(ge) 人對症狀的描述可能比較誇張,甚至會(hui) 無中生有,出現“心因性不適”。因此,有無症狀全憑一張嘴,有時候數據缺乏準頭。

  從(cong) 專(zhuan) 業(ye) 角度看,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之說,並不缺乏相似的例子。比如乙肝病毒就存在病毒攜帶者和乙肝患者之分,這種區分,在乙肝防控、診療,甚至在消除乙肝歧視等方麵,均起到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新冠疫情流行早期和中期,醫療資源相對不足,“新冠歧視”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將無症狀感染者單獨分出,具有多方麵的積極意義(yi) 。至於(yu) 分出之後數據是否準確,這其實是不太重要的技術問題,不僅(jin) 可以通過數據調整來糾偏,而且能夠做到誤差不影響效果。

  也要看到,我國不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但對包括這一數據在內(nei) 的疫情分布與(yu) 走勢,依然應該強化科學研判。隻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為(wei) 下一步的防疫決(jue) 策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

  此外,無症狀感染者不僅(jin) 具有傳(chuan) 染性,而且暗自傳(chuan) 播,更難以防範。以前公布這個(ge) 數據,便於(yu) 民眾(zhong) 遠離無症狀感染者,現在不公布這個(ge) 數據,有人難免擔心,自己如果一頭紮進無症狀感染者人群裏,也可能完全不知情,疫情因此而得到快速傳(chuan) 播。解答社會(hui) 困惑,紓解焦慮情緒,除了要做好疫情趨勢判斷外,更重要的是要確保醫療可及、谘詢有道,用足夠的物質、優(you) 質的醫療服務等,為(wei) 未來注入確定性,消除形勢變化給民眾(zhong) 帶來的不安。

  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恢複正常生活再進一步。行之有效的個(ge) 人防護措施不能舍棄,對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等指標影響重大的疫苗接種,也應抓緊實施。病毒雖然變得不可怕,但它早期的可怕“畫像”,仍然深深地印在民眾(zhong) 的腦海裏。解除思維慢性的韁繩,走出疫情帶來的心理陰影,才能對“不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等新舉(ju) 措有科學理性的認識。

  既不焦慮,也不懈怠,正是對待當前疫情的正確姿態。(秋實)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