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涼茶添加布洛芬,食品安全紅線不容挑戰

發布時間:2022-12-21 11:25:00來源: 工人日報

  據12月19日澎湃新聞網報道,廣東(dong) 省東(dong) 莞市某涼茶店銷售的自製涼茶中,違法添加馬來酸氯苯那敏、布洛芬、氯苯那敏等西藥成分。東(dong) 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wei) ,上述行為(wei) 構成生產(chan) 、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該涼茶店老板有期徒刑7個(ge) 月。同時,東(dong) 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也發布了對該經營者的行政處罰。

  最近,一些地方迎來新冠感染高峰期,布洛芬等藥品“一藥難求”。然而這類退燒、鎮痛藥品添加在食品中,屬於(yu) 非法行為(wei) ,甚至可能會(hui) 帶來食品安全隱患。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中不得添加藥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傳(chuan) 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而此案中的涼茶店鋪在涼茶中添加的西藥,屬於(yu) 非藥食同源的西藥,違反了有關(guan) 法律規定。

  廣東(dong) 是涼茶消費大省,一些民眾(zhong) 喜歡選擇飲用涼茶來增強抵抗力。然而,一些涼茶經營者為(wei) 了製造“涼茶功效多”的效果,非法添加諸如甲硝唑、馬來酸氯苯那敏、氯苯那敏、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西藥,讓涼茶看起來能夠治療鼻炎、厭氧菌感染、感冒等疾病,或是可以解熱鎮痛,進而誘導消費者增強消費黏性。

  被非法添加西藥的涼茶,“功效多”可能是藥物在起作用。然而,服用某些西藥,需要醫生問診並開處方,否則可能會(hui) 出現不良藥物反應,甚至傷(shang) 害身體(ti) 。特別是對於(yu) 孕婦、兒(er) 童等群體(ti) 而言,在不明就裏中服用各種藥物,負麵影響更大。

  根據《食品安全法》相關(guan) 規定,在食品中添加了並非“藥食同源”的、單純屬於(yu) 中藥材的物質,應將該食品認定為(wei) “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有權利向生產(chan) 、銷售者要求十倍賠償(chang) 。根據《刑法》有關(guan) 規定,在生產(chan) 、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這起案件給廣大商家敲響了警鍾,不能逾越了食品安全紅線。

  在食品中添加西藥,既危害食品安全,又危害藥品的聲譽。對於(yu) 此類在食品中添加西藥的行為(wei) ,要依法嚴(yan) 懲,絕不姑息。食品安全無小事,加強監管力度、打擊力度不鬆勁,持續築牢食品安全防線,才能讓侵犯食品安全底線的各種伎倆(lia) “涼涼”,為(wei) 消費者“舌尖安全”營造放心的消費環境。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