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帶來啟發與機遇

發布時間:2022-12-22 11:02: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福佩吉(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外籍專(zhuan) 家);張忠勝(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為(wei) 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wei) 世界各國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道路的一個(ge) 極具啟發性的新概括。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各國所追求的共同目標。從(cong) 國際視野看,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wei) 世界各國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經誕生,就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確立為(wei) 自己的初心使命,義(yi) 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重任。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確立了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走上了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為(wei) 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改革開放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創造性地提出並建立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並通過製定長期有效的規劃和協調政策,保障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良性運行。不同於(yu) 資本主義(yi) 市場經濟,中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堅持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推進國有企業(ye) 改革和發展,鼓勵和支持發展非公有製經濟,有效激發了經濟發展的活力。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進一步明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社會(hui) 主義(yi) ,不是別的什麽(me) 主義(yi)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曆史性突破。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非凡曆程,特別是過去十年來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的創新突破及經驗總結,詮釋了幾十年來中國在探索、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方麵取得的巨大成功,以事實向世界證明人類社會(hui) 實現現代化可以有不同路徑。

  反觀西方現代化道路,其存在著根本缺陷。西方式現代化本質上是資本主義(yi) 的現代化。其發展受資本規律支配,表現為(wei) 以剝削積累財富、以霸權掠奪資源,造成嚴(yan) 重貧富分化、種族壓迫、資源浪費、階層固化、經濟危機、生態危機、戰爭(zheng) 等種種亂(luan) 局。

  具體(ti) 來看,首先,西方的現代化模式造成且無法克服國內(nei) 社會(hui) 兩(liang) 極分化。從(cong) 曆史上看,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不平衡、兩(liang) 極分化狀況一直是無法克服的基本社會(hui) 問題。其主要原因在於(yu) ,西方現代化是資本主導的、少數人的現代化。生產(chan) 資料私有製決(jue) 定了西方現代化在各個(ge) 領域必然秉持資本立場,把資本當作社會(hui) 主體(ti) 和目的,把人當作資本增值的客體(ti) 和手段。其次,西方的現代化模式高度依賴低端產(chan) 業(ye) 向外轉移和先進技術對外封鎖。西方國家在其現代化進程中,不斷將生態環境代價(jia) 高和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轉移至後發國家,以通過資本優(you) 勢和先進技術壁壘在世界範圍內(nei) 攫取超額利潤,造成並進一步加劇全球各國間的不平衡。此外,西方的現代化模式會(hui) 不可避免地脅迫發展中國家作出不利選擇。西方的現代化需要國際資本集團在世界範圍內(nei) 追逐利潤最大化,內(nei) 在地要求利用西方主導的具有影響力的國際組織機構,通過金融壓力、單方麵製裁等手段,脅迫發展中國家走西方的現代化道路,接受各類不利條件,從(cong) 而導致發展中國家深陷公共資產(chan) 私有化、金融泡沫、巨額負債(zhai) 、汙染加劇、貧富分化加劇等各種困境。

  與(yu) 西方的現代化根本不同,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立足中國的具體(ti) 實際,結合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在開放包容中形成的、能夠有效解決(jue) 人類社會(hui) 發展問題的寶貴成果。中國式現代化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you) 秀文明成果,超越了西方固有的單一線性、漸次發展的現代化模式,並秉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與(yu) 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經驗、共享發展成果。

  中國式現代化立足人口規模巨大這一基本國情,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麵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wei) 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新時代10年,中國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近1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曆史性地解決(jue) 絕對貧困問題;2021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2歲;等等。同時,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堅定不移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式現代化不以追求快速發展和獲取最大利潤為(wei) 動力而犧牲環境,而是將發展生產(chan) 力、提升人民生活質量、增進人民福祉和重視生態文明視為(wei) 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ti) 。

  中國正以實際行動證明,中國式現代化不走帝國主義(yi) 、殖民主義(yi) 或霸權主義(yi) 道路,而是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對世界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對世界發展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第一,中國持續為(wei) 世界經濟注入強大動力。中國在推動全球經濟增長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十年來,中國一直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中國經濟平均增長率為(wei) 6.6%,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過30%。同時,中國一直在尋求國內(nei) 和國際市場之間更好地互聯互通,促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目前已成為(wei) 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

  第二,中國為(wei) 世界減貧持續作出貢獻。中國作為(wei)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減貧速度和規模均前所未有。據估計,過去40年來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近8億(yi) ,占同期全球減貧人數70%以上。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正借鑒中國的扶貧經驗和方法,特別是借鑒中國過去幾年推動實施的精準扶貧方略,以解決(jue) 各自國家的貧困問題。

  第三,中國綠色發展為(wei) 全球生態治理作出重要貢獻。中國采取一係列切實行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近20年來中國新增植被覆蓋麵積約占全球總量的25%,居全球首位;中國還與(yu) 許多國家就綠色發展開展廣泛合作。

  第四,中國堅決(jue) 反對霸權主義(yi) 、強權政治和冷戰思維,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ti) 係改革,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在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方麵持續發揮更大作用。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