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積極財政政策著力提升效能

發布時間:2022-12-26 11:02:00來源: 經濟日報

  從(cong) 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到專(zhuan) 項債(zhai) 券有力拉動投資增長,一係列積極的財政政策措施成為(wei) 2022年宏觀調控的重要亮點。今年以來,我國財政政策著力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通過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優(you) 化支出重點和結構,推動財力下沉,持續改善民生,有效促進了宏觀經濟大盤穩定。

  保持適當支出強度

  2022年,麵對超預期因素衝(chong) 擊,我國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積極的財政政策靠前集中發力,有力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在支出政策方麵,保持適當支出強度,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其中,安排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71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擴大2萬(wan) 億(yi) 元以上,可用財力明顯增加。此外,年初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3.6萬(wan) 億(yi) 元,三季度又依法盤活5000多億(yi) 元結存限額。優(you) 先支持已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重點專(zhuan) 項規劃等重點項目,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大對科技攻關(guan) 、生態環保、基本民生、現代農(nong) 業(ye) 等領域及區域重大戰略的支持力度。

  麵對收支“緊平衡”,我國較大幅度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特別是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qing) 斜。中央一般公共預算對地方轉移支付安排近9.8萬(wan) 億(yi) 元,增加約1.5萬(wan) 億(yi) 元,增長18%,增幅比往年大幅提高,支持基層落實助企紓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此外,完善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製,將符合條件的惠企利民資金全部納入直達範圍,資金總規模約4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加約1.2萬(wan) 億(yi) 元。通過體(ti) 製機製創新,資金快速精準下達和使用,惠企利民政策效果明顯。

  “總的來看,2022年財稅政策能出盡出,留抵退稅早退快退,專(zhuan) 項債(zhai) 券早發快用,各項政策措施落實高效平穩有序,在應對和化解超預期衝(chong) 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

  真金白銀減負紓困

  時值隆冬,氣溫降至冰點,打陀螺、溜冰車激發起人們(men) 的“冬趣”。遼寧春夏秋冬文旅有限責任公司也借機進一步打造“奇幻冰雪童趣無限”蘆湖小鎮旅遊項目,但受疫情影響,今年遊客接待量較以往明顯下降。

  在稅收大數據分析中,當地稅務部門了解到該公司符合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條件,於(yu) 是主動上門提供個(ge) 性化政策解讀和操作輔導。“有了353萬(wan) 元退稅款的支持,我們(men) 對企業(ye) 經營複蘇有信心。”春夏秋冬文旅公司財務負責人王寧表示。

  今年以來,我國加大減負紓困力度,堅持階段性措施和製度性安排相結合,增強市場主體(ti) 活力和發展內(nei) 生動力。其中,最為(wei) 引人關(guan) 注的就是聚焦小微企業(ye) 和重點行業(ye) 加大留抵退稅力度,將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ye) 以及製造業(ye) 等6個(ge) 行業(ye) 納入政策實施範圍,並進一步擴大到批發和零售業(ye) 等7個(ge) 行業(ye) ,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一次性全額退還存量留抵稅額。

  大規模留抵退稅加速推進,優(you) 先安排小微企業(ye) ,大幅提前中型和大型企業(ye) 存量留抵退稅時間,助企紓困效果立竿見影。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全國稅務係統合計辦理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3.7萬(wan) 億(yi) 元。其中,已退到納稅人賬戶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達23097億(yi) 元,超過去年全年退稅規模的3.5倍;新增減稅降費7896億(yi) 元;累計辦理緩稅緩費6797億(yi) 元。

  “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是今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重頭戲。”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兼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表示,從(cong) 政策效應看,留抵退稅是真金白銀,發揮了為(wei) 企業(ye) “輸血”“活血”的積極作用。

  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麵臨(lin) 較多困難,一係列政策措施有效進行“精準滴灌”。比如,將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對小規模納稅人階段性免征增值稅;延續實施扶持製造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並提高減免幅度、擴大適用範圍。

  各項稅費支持政策有效減輕了企業(ye) 稅費負擔。稅務部門監測的全國10萬(wan) 戶重點稅源企業(ye) 每百元營業(ye) 收入稅費負擔下降了5.3%,其中裝備製造業(ye) 下降9.6%,幫助市場主體(ti) 爬坡過坎、紓困解難。

  據統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和退稅緩稅緩費預計超過4萬(wan) 億(yi) 元。“一係列稅費支持政策有效實施,穩經濟效果持續顯現。特別是中小企業(ye) 量大麵廣,支撐就業(ye) 人口多,在穩定經濟、改善民生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實施了多項針對中小企業(ye) 的稅收優(you) 惠政策,有助於(yu) 緩解中小企業(ye) 經營壓力,促進穩就業(ye) 、保民生。”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財稅政策與(yu) 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說。

  優(you) 化專(zhuan) 項債(zhai) 券投向

  今年以來,廣東(dong)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的各項建設加速推進。作為(wei) 灣區又一大跨海工程,廣東(dong) 已為(wei) 該項目發行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27.72億(yi) 元,有力支持項目建設。

  作為(wei) 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專(zhuan) 項債(zhai) 券正發揮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今年,我國加快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使用進度,優(you) 化專(zhuan) 項債(zhai) 券投向領域,持續強化專(zhuan) 項債(zhai) 券管理,有效帶動擴大有效投資、助力穩定宏觀經濟。

  在總量上,專(zhuan) 項債(zhai) 券保持較大規模。2022年全國人大批準新增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限額3.65萬(wan) 億(yi) 元,與(yu) 上年持平。三季度,又依法盤活5000多億(yi) 元結存限額,全部用於(yu) 黨(dang) 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重大項目和重點領域。

  同時,優(you) 化專(zhuan) 項債(zhai) 券額度分配,充分考慮各地財力狀況、債(zhai) 務風險水平、項目儲(chu) 備情況等因素,分配時向償(chang) 債(zhai) 能力強、項目儲(chu) 備足的地區傾(qing) 斜。用好用足專(zhuan) 項債(zhai) 券作為(wei) 重大項目資本金政策,優(you) 化專(zhuan) 項債(zhai) 券投向領域,資金優(you) 先用於(yu) 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和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重點項目,堅決(jue) 不撒“胡椒麵”。

  統計顯示,用於(yu) 項目建設的3.45萬(wan) 億(yi) 元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券於(yu) 上半年基本發行完畢,節奏大幅提前,前11個(ge) 月累計發行超過4萬(wan) 億(yi) 元,有力支撐基礎設施投資增長。

  “今年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及實際使用規模更大、發行節奏更快、撬動作用更強、投向基建比例更多、資金使用效率更高。”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誌恒說。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時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專(zhuan) 家表示,預計明年財政政策將通過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專(zhuan) 項債(zhai) 券、調入資金等,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完善減稅退稅降費政策,增強精準性和針對性;進一步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重點領域投入。

  “財政部門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加力提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明確傳(chuan) 遞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和高質量發展的信號,大力提振市場信心。”許宏才說。(曾金華)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