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三農”壓艙石 力爭產能再上新台階
強國必先強農(nong) ,農(nong) 強方能國強。近日召開的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錨定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目標,對“三農(nong) ”工作作出一係列重要部署,強調“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頭等大事,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抓住耕地和種子兩(liang) 個(ge) 要害”“健全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等。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我國糧食安全形勢總體(ti) 向好,推動糧食產(chan) 能邁上新台階,進一步挖掘糧食增產(chan) 潛力,糧食安全的根基將進一步夯實。為(wei) 此,要抓住耕地和種子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提高農(nong) 民種糧綜合收益,持續激發農(nong) 民種糧的內(nei) 生動力。
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
悠悠萬(wan) 事,吃飯為(wei) 大。會(hui) 議將“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wei)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頭等大事,指出要“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抓緊製定實施方案。
近年來,我國糧食產(chan) 能穩定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糧食實現增產(chan) 豐(feng) 收,全國糧食總產(chan) 量達13731億(yi) 斤,比上年增加74億(yi) 斤,增長0.5%,糧食產(chan) 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達483公斤,高於(yu) 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我國糧食安全形勢總體(ti) 是好的,不過,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我國保障糧食安全仍麵臨(lin) 一些風險挑戰。”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研究院院長程國強說,必須未雨綢繆,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更好地保障糧食安全。
“據測算,我國糧食產(chan) 量在‘十四五’期間有望達到1.4萬(wan) 億(yi) 斤。”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國家農(nong) 業(ye) 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小麥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室主任韓一軍(jun) 說,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進一步挖掘糧食增產(chan) 潛力,推動糧食產(chan) 能邁上新台階,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夯實基礎。
韓一軍(jun) 還表示,會(hui) 議強調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這是在當前國際國內(nei) 形勢下對保障糧食安全作出的重要部署。下一步,要統籌好穩定與(yu) 安全的關(guan) 係,增強我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韌性,切實提升大豆油料等產(chan) 能和自給率,保障我國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全球供應鏈的安全穩定。
抓住耕地和種子兩(liang) 個(ge) 要害
會(hui) 議強調,要抓住耕地和種子兩(liang) 個(ge) 要害,堅決(jue) 守住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把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切實抓出成效,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裏。
韓一軍(jun) 表示,繼續提高糧食產(chan) 能,耕地和種子是關(guan) 鍵。其中,在耕地方麵,除了守住“18億(yi) 畝(mu) ”紅線之外,還要抓好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黑土地保護,這是提高糧食產(chan) 能的根基。
近年來,各地加緊推進旱澇保收、穩產(chan) 高產(chan) 的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不斷改善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到2022年底,我國高標準農(nong) 田將累計建成10億(yi) 畝(mu) 。
“但要繼續提高產(chan) 量,靠擴大麵積空間有限,重點還要提高單產(chan) ,種子就成了關(guan) 鍵中的關(guan) 鍵。”韓一軍(jun) 說,所以要把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切實抓出成效,要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裏。
記者從(cong)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獲悉,在我國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中,80%的種子是靠企業(ye) 提供的。近年來,我國種業(ye) 企業(ye) 發展較快,已經擁有兩(liang) 家全球前10強的農(nong) 作物種業(ye) 企業(ye) ,但是多數企業(ye) 規模小、競爭(zheng) 力不強。
2021年7月,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二十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方案》,明確要扶持優(you) 勢種業(ye) 企業(ye) 發展。2022年8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發文表示要做優(you) 做強一批種業(ye) 龍頭公司,加快打造種業(ye) 振興(xing) 骨幹力量。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業(ye) 管理司相關(guan) 負責人指出,隻有讓更多擁有自有品種的優(you) 勢企業(ye) 成為(wei) 種業(ye) 市場的供應者、品種更新的推動者,才能真正落實種源自主可控的目標要求。
健全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
要豐(feng) 收,也要增收,才能持續激發農(nong) 民種糧的內(nei) 生動力。
會(hui) 議提出,要健全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健全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保障糧食安全,要在增產(chan) 和減損兩(liang) 端同時發力,持續深化食物節約各項行動。
“健全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和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讓農(nong) 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chan) 區抓糧有積極性。”程國強說。
一直以來,種糧成本高、收益低,是影響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的重要原因。此外,糧食生產(chan) 還麵臨(lin) 市場波動、自然災害等風險挑戰。
為(wei) 了確保農(nong) 民種糧賣得出、有錢掙,近年來我國不斷強化糧食生產(chan) 政策扶持,加快建立健全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農(nong) 業(ye) 補貼、農(nong) 業(ye) 保險等保障機製。2022年,中央先後向實際種糧農(nong) 民發放一次性農(nong) 資補貼資金400億(yi) 元,緩解農(nong) 資價(jia) 格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繼續提高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jia) ,穩定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和稻穀補貼政策,提高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在繼續實施政策性農(nong) 業(ye) 保險的基礎上,實現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益保險在主產(chan) 區產(chan) 糧大縣全覆蓋。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經濟研究中心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室主任曹慧表示,健全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要構建價(jia) 格、補貼、保險“三位一體(ti) ”的扶持政策體(ti) 係,完善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采取有效措施鞏固糧食功能區生產(chan) 能力,防止出現功能弱化趨勢。此外,還要大力發展收購、存儲(chu) 等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減少糧食產(chan) 後損耗,推動節本增效,提高農(nong) 民種糧綜合收益。(汪子旭 班娟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