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陝西西安:小劇場蓬勃發展的三大“燃”動能

發布時間:2022-12-27 10:37: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在古城西安,近年來,小劇場提速發展,在展示古城文化特色和魅力的同時,成為(wei) 主客共享的新興(xing) 文化傳(chuan) 播載體(ti) 和文旅消費空間,在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需要、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且不斷釋放出創新發展的“燃”動能。

  動能一:暖民心

  小劇場就是市民會(hui) 客廳

  小劇場座位少、場地小,演員和觀眾(zhong) 互動性更強,也更具有代入感和震撼力,是沉浸式了解一個(ge) 城市文化的會(hui) 客廳。

  在西安鍾樓腳下,秦腔老字號的金字招牌——百年秦腔劇社易俗社屹立百年。易俗社以小劇場為(wei) 媒,讓秦腔成為(wei) 西安對外交流的亮麗(li) 名片。

  “秦腔太美了,妝容、服裝、動作、表演,都讓我著迷。”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留學生王蘭(lan) 在西安易俗社看完秦腔演出後表示。近年來,借助區位優(you) 勢及文化品牌,易俗社小劇場已經成為(wei) 西安對外宣傳(chuan) 窗口和傳(chuan) 統文化體(ti) 驗地,吸引著海內(nei) 外遊客的眼球。

  “在這裏可以登城牆、看花燈、聽秦腔,非常舒適!”來自江蘇的遊客馬超對西安的小劇場表演讚不絕口。每周末,緊鄰西安城牆的三意社小劇場都有好戲開場,精彩的折子戲和名家清唱讓觀眾(zhong) 感受秦腔的魅力。這個(ge) 小劇場由有100多年演藝史的三意社與(yu) 西安城牆景區聯手打造,讓更多遊客領略秦腔藝術和關(guan) 中文化。

  西安天禧苑相聲會(hui) 館布置簡約雅致,演出接地氣,票價(jia) 也不高。班主李小龍告訴記者,他們(men) 的作品較多用方言演繹,很多都是取材於(yu) 生活,很受公眾(zhong) 喜歡。“不用正襟危坐,邊吃,邊聊,邊叫好,很喜歡這樣的氛圍。”在西安天禧苑相聲會(hui) 館看表演的市民沈騰宇表示,到小劇場聽相聲、喝茶已成為(wei) 自己熱衷的娛樂(le) 方式,特別是有外地的親(qin) 戚朋友到西安時,邀請他們(men) 走進相聲小劇場比下館子更有麵子。

  同樣,由盧鑫、玉浩創辦的相聲新勢力,憑借年輕時尚的風格贏得了年輕觀眾(zhong) 的青睞。這裏的節目以原創相聲為(wei) 主,同時夾雜有新鮮的網絡語言、外語等。創新推出的相聲劇《諸葛亮不亮》將相聲文本與(yu) 京劇表演結合,廣受好評。

  近年來,西安相聲人對相聲形式大膽創新,在全國相聲商演市場中勢頭強勁。西安天禧苑相聲會(hui) 館、青曲社、相聲新勢力、西安珍友社等相聲小劇場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小劇場。

  動能二:接地氣

  文化惠民讓觀劇成為(wei) 習(xi) 慣

  絢麗(li) 的燈光、歡快的音樂(le) 、美酒美食……走進LIVE HOUSE,可以享受近距離觀演的真實感和煙火氣。

  “這種親(qin) 眼見證、親(qin) 耳聆聽,才能最為(wei) 貼近地感受一首歌曲想表達的感情。”談及對於(yu) LIVE HOUSE的體(ti) 驗,從(cong) 事設計行業(ye) 的市民羅振興(xing) 表示,在小劇場現場,曾經蕩漾於(yu) 青春年華的樂(le) 章緩緩淌入心底,溫暖而真實。

  小劇場能走多遠,關(guan) 鍵在於(yu) 觀眾(zhong) 是否“買(mai) 單”。對此,除價(jia) 格實惠外,眾(zhong) 多小劇場經營者在“煙火氣”上下功夫,以“回頭客”群體(ti) 的壯大夯實發展之路。

  如今,戲曲、脫口秀、兒(er) 童劇、說唱等類型的小劇場活躍在西安商業(ye) 街區、旅遊打卡熱門區域內(nei) ,為(wei) 不同受眾(zhong) 開展形式多樣的演出服務。特別是節假日期間,“接地氣”的小劇場裏常常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劇情緊湊,特效逼真,孩子們(men) 都特別喜歡!”在曲江海洋極地公園看過創意兒(er) 童舞台劇《哪吒》的朱麗(li) 表示,帶孩子重溫經典傳(chuan) 奇的體(ti) 驗非常好,她9歲的女兒(er) 也成了小劇場的“新晉粉絲(si) ”。

  “西安的文化底蘊深厚,市民也有多樣的藝術需求,大家都想在忙碌的生活中享受藝術的滋潤,小劇場便應運而生。”西安市文旅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他們(men) 將進一步鼓勵各單位以演出為(wei) 中心,把優(you) 質、實惠的表演送到群眾(zhong) 身邊。

  動能三:有創意

  深化文旅融合讓市民邂逅藝術

  “劇院在變多,很多街區也成了‘新舞台’,我在家門口的老菜場就看過西安戰士戰旗雜技團的雜技。”文藝愛好者張梅說。

  這是張梅與(yu) 藝術的一場浪漫邂逅,更是西安戰士戰旗雜技團探索“文藝+街區”演出模式帶給廣大市民和遊客的福利。近年來,這一多次登上央視春晚的雜技團,以“演出小分隊”的方式,與(yu) 西安市老鋼廠設計創意產(chan) 業(ye) 園、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攜手,用“絕活”擁抱觀眾(zhong) ,演員們(men) 也在和市民遊客麵對麵的過程中,深入群眾(zhong) ,磨煉技藝,堅定藝術為(wei) 民初心。“文藝+”的新思路,讓“劇場”置身於(yu) 群眾(zhong) 之中,打開了更廣闊的舞台。

  9月29日,由西安廣播電視台(產(chan) 業(ye) 集團)、西安演藝集團主辦的“首屆西安石榴原創樂(le) 隊音樂(le) 季”,在西安大華1935劇場啟動。這場小劇場與(yu) 音樂(le) 的碰撞,搭建起了流行音樂(le) 事業(ye) 新舞台,集結了西安音樂(le) 新生力量,他們(men) 正用好聲音講好西安故事。

  巍巍秦嶺腳下,西安周至樓觀台旁,陣陣秦聲或慷慨激昂或綿柔婉約。自從(cong) 西演·西安周至劇團秦腔小劇場正式對外開放以來,不但為(wei) 市民遊客提供了一個(ge) 近距離了解秦腔藝術的好去處,也為(wei) 當地文旅融合發展開辟出一條新路。

  小劇場的實驗性和探索性,給予了創作人員更高的自由度和包容度,也讓小劇場更加適合年輕人的口味,為(wei) 小劇場演藝深入人心、提升城市文化氛圍發揮了重要作用。西安市正圍繞推出新產(chan) 品、壯大新業(ye) 態、打造新場景、叫響新推介、做精新文創、做實新消費的“六個(ge) 新”主題,豐(feng) 富產(chan) 品供給,整合優(you) 勢資源,加強景區聯動,創新推介宣傳(chuan) ,讓小劇場新業(ye) 態釋放新活力。

  作為(wei) 促進文旅消費、豐(feng) 富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小劇場在文藝產(chan) 品供給、深化文旅融合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要進一步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工作導向,推動小劇場演出線下線上融合、演出演播並舉(ju) ,以更加藝術化的方式,詮釋對真善美的認識、對家國情懷的認識,推動西安文旅業(ye) 高質量發展。(秦毅)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