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西北師範大學: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西北大地

發布時間:2022-12-27 10:4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宋喜群 王冰雅 光明日報通訊員 邱小鋒

  在西部重鎮蘭(lan) 州,坐落在黃河岸邊的西北師範大學日前迎來了它的第120個(ge) 生日。

  西北師範大學發端於(yu) 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1941年遷往蘭(lan) 州,一座國立西北師範學院在黃河北岸的沙灘荒地上拔地而起,自此,西北的師範教育有了“拓荒者”。

  在蘭(lan) 州辦學的80餘(yu) 年中,西北師範大學紮根隴原、服務西部。在基礎教育第一線、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最前沿、在服務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征途上,到處都有西師人的身影。這所百廿老校將自身使命擔當與(yu) 腳下這片厚重的黃土地緊緊相連。

  “我是土生土長的東(dong) 鄉(xiang) 女孩,在國家和學校的優(you) 惠政策扶持下完成了學業(ye) 。回到東(dong) 鄉(xiang) 、紮根東(dong) 鄉(xiang) ,這是我作為(wei) 一個(ge) 東(dong) 鄉(xiang) 人和一名師大學子義(yi) 無反顧的選擇。”今年夏天,西北師範大學2022屆畢業(ye) 生汪青走進新建的東(dong) 鄉(xiang) 中學,成為(wei) 這裏的第一批教師。

  2015年以來,西北師範大學共組織400餘(yu) 名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學生赴甘南州幼兒(er) 園支教;依托甘肅省高校教師教育聯盟,對口臨(lin) 夏州開展“千人援教頂崗”計劃;聯合社會(hui) 力量,籌資近3000萬(wan) 元,在優(you) 質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臨(lin) 夏州、隴南市等地,建設了524個(ge) 專(zhuan) 遞課堂、60個(ge) 同步課堂。

  從(cong) 隴東(dong) 老區到天山腳下,從(cong) 大漠戈壁到青藏高原,28萬(wan) 餘(yu) 名默默奉獻、辛勤耕耘的西師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西北師範大學每年派出兩(liang) 批優(you) 秀師範生遠赴新疆,以聯合編隊的形式在阿克蘇支教,先後共有27批6300餘(yu) 名學子接力這場“支教馬拉鬆”,把優(you) 質教育的種子撒播在邊疆熱土。

  首批支教新疆阿克蘇市的學子石鈺智在2009年畢業(ye) 後,選擇投身當地基礎教育事業(ye) ,紮根祖國邊陲十餘(yu) 載,被當地授予“最美阿克蘇人”的榮譽。

  立足西部教育前沿,西北師範大學構建了集“培養(yang) 、研究、實驗、示範”為(wei) 一體(ti) 、適應西部農(nong) 村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實際的教師教育模式。十多年來,共有4000多名西北師範大學學子同石鈺智一樣,選擇在新疆就業(ye) 紮根。

  多年來,西北師範大學用真心、舉(ju) 全力,積極融入甘肅省脫貧攻堅主戰場。一代又一代西師人接續奮鬥,針對性地在貧困地區梯次推進教育扶貧、文化扶貧、產(chan) 業(ye) 扶貧、消費扶貧,形成了幫扶隴南禮縣“誌智雙扶”的“西北師範大學模式”。

  近年來,西北師範大學以“互聯網+”體(ti) 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助力鄉(xiang) 村教育發展,累計組織2000餘(yu) 名師生在甘肅省400多所中小學開展體(ti) 育藝術教育普及活動;開展“百名鄉(xiang) 村體(ti) 育美育教師”專(zhuan) 項培訓,幫助198名鄉(xiang) 村教師提升了體(ti) 育美育教學能力,取得了豐(feng) 碩的教育教學成果。

  進入新時代,西北師範大學站在了新的曆史起點上。“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繼承弘揚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共同開創新時代學校事業(ye) 發展新局麵。”西北師範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賈寧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