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北京實施重點領域改革——營造高標準國際化營商環境

發布時間:2022-12-27 10:56:00來源: 經濟日報

  營商環境既是發展軟實力,更是核心競爭(zheng) 力。北京作為(wei) 首都,肩負著率先營造高標準國際化營商環境、構建與(yu) 國際通行規則銜接的製度體(ti) 係、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增強我國國際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的重要使命。

  從(cong) “政府端菜”到“企業(ye) 點菜”,從(cong) “串聯審批”到“並聯審批”,從(cong) 部門之間“各自為(wei) 戰”到“協同作戰”……近年來,北京強力推進5個(ge) 版本營商環境改革,千餘(yu) 創新舉(ju) 措接茬落地,改革經驗也向全國推廣。在中國營商環境評價(jia) 中,北京綜合排名連續3年成績優(you) 異,營商環境改革實現了從(cong) 跟跑摸索到領先示範的轉變。

  快速審批一氣嗬成

  有這樣一組數據,展示了京華大地的市場活力:今年1月至11月,北京市新設企業(ye) 23.10萬(wan) 戶,同比增長7.36%;截至目前,全市電子營業(ye) 執照累計調用量9100餘(yu) 萬(wan) 次,居全國首位;截至11月底,84萬(wan) 餘(yu) 戶企業(ye) 通過全程電子化辦理企業(ye) 開辦,全程網辦率超95%……

  越來越多企業(ye) 相信北京、選擇北京、紮根北京,一個(ge) 關(guan) 鍵因素便是營商環境。

  企業(ye) 開辦是企業(ye) 進入市場運營的第一步,也是感受營商環境的第一環節。今年,北京通州城市建設運行集團有限公司正式落地北京城市副中心,經辦人趙梓堯感受到了企業(ye) 開辦審批的提速,“非常快!流程上,網端登記、手機APP端認證、現場視頻一對一答疑、當日提交立等取件,整個(ge) 經辦流程銜接緊密、可謂一氣嗬成”!

  企業(ye) 開辦1天即可全部辦結,這隻是北京推進商事製度改革的“一角”。針對企業(ye) 反映強烈的行政審批環節多、時間長、成本高等問題,北京大刀闊斧再造審批流程,過去5年北京市在企業(ye) 開辦、辦理建築許可、獲得電力、不動產(chan) 登記、跨境貿易、納稅等領域共壓減審批環節42個(ge) 、壓縮審批時間656天,企業(ye) “準入不準營”現象得到明顯改善。

  政府審批效率大幅提高,直接帶來的是企業(ye) 製度性交易成本逐步降低。5年來,北京通過實施重點領域一係列突破性改革,僅(jin) 由於(yu) 營商環境改革措施的出台,直接減少企業(ye) 經營成本約60億(yi) 元。

  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近日發布的《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一體(ti) 化政務服務能力調查評估報告(2022)》顯示,北京市一體(ti) 化政務服務能力持續保持全國領先,連續三年總體(ti) 指數為(wei) “非常高”。而政務服務能力的提高,得益於(yu) 北京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電子印章在政務服務業(ye) 務受理、補正、審批、出證等環節加蓋3360萬(wan) 次,身份證、戶口簿、營業(ye) 執照等226類電子證照在1481個(ge) 事項中累計應用2352萬(wan) 次,企業(ye) 、群眾(zhong) 可在北京市政務服務網用戶空間複用已歸檔的電子材料……近年來,北京市依托國家和北京市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大力推行申請、受理、審批、歸檔等政務服務全流程電子化,企業(ye) 從(cong) 開辦、變更到注銷全部在線辦理。目前,北京建成了覆蓋市、區、鎮街、村居四級的網上政務服務體(ti) 係,68個(ge) 市級部門和16區、經濟開發區全部入駐北京市政務服務網,線上用戶總數達3970餘(yu) 萬(wan) 個(ge) ,98.81%的市級事項及97.82%的區級事項實現“全程網辦”。

  “現在辦理食品生產(chan) 許可證太方便了,不用再跑去大廳,網上就能解決(jue) 。”今年9月份,領到北京市平穀區新辦食品生產(chan) 許可證的企業(ye) 負責人赫凱告訴記者,今年公司計劃在平穀區開辦新廠,在網上提交所需申請材料後,僅(jin) 用3天便拿到了新的食品生產(chan) 許可證電子證書(shu) 。

  數據“自動”,省去企業(ye) “跑動”,“一門、一網、一窗、一次”改革,用越來越多的“一”讓企業(ye) 感受到方便。

  “隻進一門”,壓減各部門專(zhuan) 業(ye) 審批大廳,市級60個(ge) 部門的2500餘(yu) 項政務服務進駐市級政務服務大廳,實現了從(cong) “跑部門”向“跑政府”的轉變,解決(jue) 企業(ye) 群眾(zhong) 辦事“多頭跑”“來回跑”的問題。

  “一網通辦”,覆蓋市、區、鄉(xiang) 街、村居四級的網上政務服務大廳建成,公積金、社保等1000餘(yu) 項事項掌上可辦。

  “一窗通辦”,為(wei) 了避免企業(ye) 群眾(zhong) 重複取號、排隊,奔波於(yu) 不同窗口,北京市全麵實施“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審批、窗口統一出件”的綜合窗口工作模式,取消過去的部門擺攤設窗,實現所有事項均可在任一窗口辦理。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開展市場主體(ti) 歇業(ye) 備案,讓經營困難的主體(ti) 能夠暫時“休眠”,已為(wei) 300多個(ge) 經營困難市場主體(ti) 辦理歇業(ye) 備案。

  投資興(xing) 業(ye) 一流環境

  “北京雲(yun) 法庭”實現網上庭審累計超過117.75萬(wan) 次,位居全國前列;北京破產(chan) 法庭對全市破產(chan) 案件集中管轄,自2018年至2022年7月已受理破產(chan) 案件2823件、審結案件2181件;商事訴訟全流程提速,僅(jin) 2021年以來累計通過簡易程序審結案件44.6萬(wan) 件,簡易程序適用率達到58%,平均審理周期為(wei) 47天,比法定審限縮短近50%。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戴穎表示,北京注重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作用,努力為(wei) 市場主體(ti) 營造公平公正、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見微知著。北京以規範高效監管,增強企業(ye) 精耕細作信心:全麵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39個(ge) 部門、792個(ge) 行政檢查事項納入雙隨機抽查清單,覆蓋率超過90%;構建貫穿市場主體(ti) 全生命周期和銜接事前、事中、事後全監管環節的信用監管機製;針對“直播帶貨”等新興(xing) 業(ye) 態主體(ti) 適用監管規則不清晰的問題,將中關(guan) 村科學城範圍內(nei) 的直播和短視頻購物納入“沙盒監管”機製,引導新消費模式健康發展;在市場監管、人力社保、文化市場等領域出台輕微違法行為(wei) 容錯糾錯清單,223項輕微違法行為(wei) 可依法免予或減輕處罰……

  外資企業(ye) 需要更國際化的投資環境。“投資北京地圖”數字服務平台集成北京市投資領域的政策、空間和服務資源;外商投資企業(ye) 一站式服務體(ti) 係實現境外投資企業(ye) 備案“全程網辦”;國際商事法庭和國際商事糾紛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為(wei) 企業(ye) 提供涉外商事案件訴訟、調解、仲裁“一站式”服務,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實現外籍人才工作許可、居留許可“一窗受理”。2021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155.6億(yi) 美元,為(wei) 2012年的2.3倍,新設外資企業(ye) 1924家,為(wei) 2008年以來的最高值。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正讓北京逐漸成為(wei) 企業(ye) 成長的沃土。

  “北京市堅持首善標準,率先探索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戴穎說,下一步將繼續以市場主體(ti) 需求為(wei) 導向,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一體(ti) 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ou) 化服務,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wei) 促進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記者 韓秉誌)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