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外資積極作用 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範黎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
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把“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作為(wei) 2023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強調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外資對促進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持作用。2022年10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發布《關(guan) 於(yu) 以製造業(ye) 為(wei) 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幹政策措施》,強調進一步加大製造業(ye) 引資力度,著力解決(jue) 外商投資企業(ye) 麵臨(lin) 的突出問題,更好發揮利用外資在促進我國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更深融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積極作用。
一
從(cong) 整體(ti) 引資情況、細分行業(ye) 引資情況及外資利用區域來看,我國製造業(ye) 實際利用外資的整體(ti) 水平不斷提高,取得了積極效果,呈現出更加高端化的特點。隨著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以及國內(nei) 產(chan) 業(ye) 結構的不斷升級,製造業(ye) 利用外資也麵臨(lin) 一些挑戰。
從(cong) 整體(ti) 引資情況來看,隨著我國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升級、製造業(ye) 服務化的快速推進,外商投資逐漸向服務業(ye) 傾(qing) 斜。2021年服務業(ye) 利用外資金額再創新高,達約1368.2億(yi) 美元,較2012年的538.4億(yi) 美元增長1.5倍。與(yu) 此同時,發達經濟體(ti) 對我國製造業(ye) 投資力度有所下降。但從(cong) 細分行業(ye) 引資情況來看,外商投資呈現出由中低端加工製造業(ye) 向高技術製造業(ye) 延伸,由低技術、低附加值生產(chan) 環節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生產(chan) 環節轉變的趨勢。2021年,我國高技術製造業(ye)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120.6億(yi) 美元,較2012年增長34.44%,占製造業(ye)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比重由18.35%提升至35.8%。以製造業(ye) 新舊動能轉換為(wei) 契機,緊密依附於(yu) 高端製造業(ye) 的高技術服務業(ye) ,在過去10多年中引資增速尤為(wei) 迅猛。其中,信息傳(chuan) 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ye) 的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由2012年的27億(yi) 美元增至2020年的164億(yi) 美元,增長超過5倍。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ye) 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由25億(yi) 美元增至2020年的179億(yi) 美元,增長超過6倍。細分行業(ye) 吸引外資結構的變化與(yu) 我國近年來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趨勢一致,隨著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ye) 、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ye) 等高技術製造業(ye) 的發展,製造業(ye) 利用外資高端化特點將更加明顯。
從(cong) 外資利用區域來看,東(dong) 部地區仍是全國製造業(ye) 利用外資的核心區域。2021年,東(dong) 部製造業(ye) 實際利用外資占全國比重達87.9%,較2017年提高8.9個(ge) 百分點。中西部地區製造業(ye) 利用外資占全國比重雖然並不突出,但區域內(nei) 利用外資仍以製造業(ye) 為(wei) 主,服務業(ye) 占比提升緩慢。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利用外資技術含量相對東(dong) 部而言依舊較低,2021年全國高新技術企業(ye) 中位於(yu) 東(dong) 部地區的占比達71.9%,中西部地區僅(jin) 占28.1%。雖然我國針對中西部地區引進外資出台了密集的優(you) 惠政策,但由於(yu) 中西部地區配套基礎設施尚不夠健全,在我國產(chan) 業(ye) 結構全麵轉型升級的大環境下,從(cong) 東(dong) 部地區撤離的製造業(ye) 外資並未完全轉向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的引資政策亟須尋找新的增長點。
二
進一步提升引進外資工作水平,發揮好製造業(ye) 利用外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作用,需要重點關(guan) 注以下方麵的政策舉(ju) 措。
以穩存量、提質量、擴增量為(wei) 目標進一步優(you) 化投資環境,加強投資服務,引導製造業(ye) 外資回流。包括落實新版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及時掃除負麵清單之外的限製性障礙;積極推動具有標誌性意義(yi) 的重點外資項目落地,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為(wei) 外商來華從(cong) 事貿易投資洽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動外資標誌性項目落地建設”,為(wei) 此,應著力加強“全生命周期”服務和全方位保障,高效高質促成相關(guan) 項目落地。
引導外資流向先進製造業(ye) 和高新技術製造業(ye) 。根據《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繼續引導外資投向先進製造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以及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領域。地方政府應積極出台促進外資企業(ye) 主動設立研發中心的激勵政策,在引進科技人才、產(chan) 品創新、保護知識產(chan) 權等方麵加強政策支持力度。
秉持平等有效的溝通原則,維係與(yu) 拓展對外貿易“朋友圈”。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guan) 係”,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實踐中,應繼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持續完善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邊投資協定;深化中歐綠色經濟合作、數字合作,繼續擴大中歐雙向投資規模;積極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促進亞(ya) 洲區域經濟一體(ti) 化發展。
結合區域資源稟賦和戰略定位,提高中西部地區製造業(ye) 的外資吸引力。中西部地區一方麵應主動對接東(dong) 部製造業(ye) 的轉型項目,積極參與(yu) “一帶一路”相關(guan) “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盡可能縮小與(yu) 東(dong) 部地區差距;另一方麵,結合區域戰略定位,將引資項目與(yu) 當地產(chan) 業(ye) 鏈的嵌入程度以及與(yu) 產(chan) 業(ye) 升級目標的契合度放在外資評價(jia) 首位,切實保障外資工作從(cong) “引資”向“引智”轉變。
繼續完善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製度和實施細則,對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外商投資進行安全審查。在創造穩定、透明和可預期的投資環境的同時,有效防範國家安全風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