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擔當就會有辦法(一線行走)
幹事創業(ye) ,要勇於(yu) 邁出第一步,才有機會(hui) 找到破解難題的路子
“嚐嚐我們(men) 山泉水泡的茶。”端上一杯香醇的熱茶,江西省會(hui) 昌縣梓坑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趙懷誌感歎,“過去老表們(men) 想喝杯茶,可得花個(ge) 把小時從(cong) 山上挑水。”
2021年5月,單位派趙懷誌駐點幫扶梓坑村。進村後,趙懷誌和駐村工作隊走遍全村,梳理出22條為(wei) 民辦實事清單。可沒想到,村幹部看著清單直搖頭,建議趙懷誌不要上牆公示。
“細聊後才知道,這清單裏麵涉及的,有不少是懸而未決(jue) 的老問題。”趙懷誌回憶。比如飲水問題,梓坑村是集中安置區,供水保障屬於(yu) 市政供水,但是村子水源地在40多公裏以外的縣城,屬於(yu) 供水管網的末端,在用水高峰期就會(hui) 存在水壓不足導致停水等問題。“老表們(men) 又愛喝口山泉水,希望村子能夠將山泉水引下來作為(wei) 市政生產(chan) 生活用水的補充。不過工程比較麻煩,一直沒有解決(jue) 。”趙懷誌說。
“群眾(zhong) 有訴求,咱就得想辦法。”趙懷誌和駐村隊員們(men) 在心裏鼓勁。在公示了22條建議後,趙懷誌從(cong) 飲水問題破題:一邊帶著駐村工作隊捐款集資,一邊不斷與(yu) 縣水利部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溝通,忙前忙後好幾個(ge) 月,最終爭(zheng) 取到近50萬(wan) 元的資金,在梓坑村兩(liang) 個(ge) 安置區設置了15個(ge) 飲水點。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幹部要擔當,群眾(zhong) 也要齊參與(yu) 。過去村民們(men) 對於(yu) 村居環境不上心,有時還要花錢從(cong) 外麵雇請環衛人員。趙懷誌利用會(hui) 昌縣每周開展的誌願服務活動,帶著駐村隊員、村幹部對全村進行大掃除。耳濡目染下,村民們(men) 也主動拿起工具,與(yu) 村幹部們(men) 一起打掃。
敢擔當就會(hui) 有辦法。不隻是喝一口山泉水,從(cong) 養(yang) 老保險到全村產(chan) 業(ye) 發展,駐村工作隊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對著22條實事清單逐項攻關(guan) 。如今,除了1項問題仍在協調解決(jue) 中,其他21項已經解決(jue) 。“肯動腦筋,願意擔當,就一定能夠找到解決(jue) 問題的辦法。”趙懷誌說。
幹事創業(ye) ,要勇於(yu) 邁出第一步,才有機會(hui) 找到破解難題的路子。怕就怕步子還沒邁,先打退堂鼓,這不是“三思後行”,而是不敢擔當、不善作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千頭萬(wan) 緒,基層幹部麵對困難勇於(yu) 擔當、集納眾(zhong) 智,帶動群眾(zhong) 參與(yu) ,就能形成幹成事、幹好事的良好氛圍。
(作者為(wei) 本報江西分社記者朱 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