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大山深處“雪茶”香

發布時間:2023-02-10 10:23: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南方,雪是農(nong) 人的至寶。一場大雪如期而至,一夜間,貴州省遵義(yi) 市鳳岡(gang) 縣新建鎮橋塘村的山鄉(xiang) 茶園裏,沿山脊鋪展的叢(cong) 叢(cong) 茶樹蓋上了厚厚的棉被。俯瞰全景,四麵靠山、溪水環繞的村莊仿佛坐落在一個(ge) 聚寶盆裏,一棵棵青岡(gang) 、桂花、水杉、楠木銀裝素裹,雪俏枝頭。一群山雀子叫得格外喜慶,展翅掠過白雪皚皚的田壟、房舍和茫茫大地。

  此時,村民王權和哥哥王豐(feng) ,在飄灑的雪粒中俯身茶壟,正帶著一家人抓緊采摘今冬的第一批茶芽。此時,茶樹在低溫下,糖類物質增加,呈現口感回甘的特點。這時采摘製茶,不僅(jin) 香甜甘洌,意味綿長,還能生津止渴,清喉潤肺,深得大眾(zhong) 喜愛。

  隨手翻開茶壟上蓬鬆的積雪,一顆顆茶花苞探出圓圓的腦袋,像一串串珍珠點綴其間。寒冰刺骨,在雪堆裏尋找柔嫩的茶芽十分艱辛,可他們(men) 勞動的興(xing) 致依然不減。像往年一樣,他們(men) 要趕製一款最新研發的“雪茶”,再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銷往全國各地。

  位於(yu) 黔北的鳳岡(gang) 縣是全國有名的鋅硒茶鄉(xiang) ,茶產(chan) 業(ye) 已經成為(wei) 全縣農(nong) 業(ye) 經濟的主導產(chan) 業(ye) 。那些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的茶莊、茶舍、茶廠房,遍布在大山深處,如星辰輝映,見證著人們(men) 越過越好的日子。

  王權一家人將精心挑選的茶青,分別放在幾個(ge) 小竹簍裏。為(wei) 了保證芽頭下樹後的純正口感,采摘運茶時,他們(men) 全程使用竹背簍、竹籮筐、竹篩等竹木器皿,杜絕使用塑料袋、編織袋等器具。寒風撲打著紅彤彤的臉頰,大夥(huo) 手腳早已凍僵,可風雪無法阻止他們(men) 釀製生活的甜蜜。終於(yu) 完工,王權一家人歡躍著奔下山路,一串腳印深深地烙在了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山道上。

  王權72歲的老父親(qin) 王誌興(xing) ,此時早已在茶坊裏沏茶等候,爐火熾熱,窗外漫天卷雪,看著質樸勤快的孩子們(men) ,王誌興(xing) 無比欣慰。他教過書(shu) ,當過村幹部,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曾帶領村裏百姓種茶致富。近些年,隨著家鄉(xiang) 修好路,架起橋,建起飛機場,茶葉的銷路更暢了。接過父親(qin) 接力棒的返鄉(xiang) 創業(ye) 者王權、王豐(feng) 兄弟倆(lia) ,秉持著做幹淨茶、良心茶的規矩,堅持按“雙有機”理念管護,有機認證的茶園麵積從(cong) 最初的幾畝(mu) 發展到現在的200餘(yu) 畝(mu) 。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攤開竹篩子,一片片碧玉般的茶葉滾落鐵鍋中,經過輕抓慢抖,原本碧綠堅硬易碎的雪茶在王權手中越來越柔軟,褪去光澤,變得柔和而深沉。隨著縷縷茶香飄散,甜香、清爽的味道撲鼻而來,茶坊裏仿佛回到春天。王權擦拭額頭上滲出的粒粒汗珠,身後的父親(qin) 默默地送上一盞熱茶,香茗嫋嫋,充滿溫馨。

  敬畏自然,珍愛土地,勤勞質樸的茶鄉(xiang) 人,精心嗬護著這鬱鬱蔥蔥的南方嘉木,獨具匠心地研製出四季新茶,最大限度開發了茶樹資源,收獲著富足和美滿,這正是對幸福生活最好的詮釋。(冉小江)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