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今後,企業將自動獲得外貿經營權——這項備案被取消,意味著什麽?

發布時間:2023-02-14 10:10: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年以來,重慶市商務委外貿管理處蔣玫霞上班期間接到的電話少了。“以前每天都要接到企業(ye) 電話詢問外貿備案,現在不需要了。”蔣玫霞說。

  去年12月30日起,國家正式取消外貿經營者備案登記的規定。企業(ye) 想從(cong) 事外貿業(ye) 務,自動獲得外貿經營權,再不用到商務部門進行備案登記了。

  這項改革將帶來哪些利好?未來,企業(ye) 和主管部門應該如何應對?

  一項重要的製度創新

  ——取消備案登記,有利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釋放外貿增長潛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外貿經營備案登記是什麽(me) ?為(wei) 啥要備案登記?

  記者了解到,外貿經營者備案登記製度在2004年確立,根據該製度,新進入或者準備進入外貿領域的企業(ye) 需經過備案登記才能從(cong) 事外貿業(ye) 務。

  “外貿經營權是國家賦予外貿經營者的一項基本權利。2004年以前,想要從(cong) 事外貿業(ye) 務的企業(ye) 是需要國家審批的。”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資深專(zhuan) 家楊建文說,“中國加入WTO後,逐步履行承諾,與(yu) 國際規則接軌。相關(guan) 審批逐漸放開,建立了外貿經營者備案登記製度。”

  為(wei) 優(you) 化營商環境,2019年10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四次會(hui) 議通過決(jue) 定,授權國務院在自貿試驗區暫時調整適用對外貿易法第九條,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試點三年。

  試點在自貿試驗區穩步推進,受到企業(ye) 歡迎。國務院提出,上述改革試點實施以來,對外貿易經營者相關(guan) 手續辦理流程得以精簡,便利度顯著提升,受到市場主體(ti) 廣泛認可;有關(guan) 政府部門著重加強監管,在管理上未發現風險隱患。改革舉(ju) 措經實踐證明可行,具備了在全國範圍內(nei) 複製推廣的條件。因此,建議修改對外貿易法。“通過對三年試點實踐經驗進行全麵總結評估,我們(men) 認為(wei) 在全國範圍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的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1月初這樣解釋說。

  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八次會(hui) 議經表決(jue) ,通過了關(guan) 於(yu) 修改對外貿易法的決(jue) 定,刪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九條關(guan) 於(yu) 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的規定。

  2022年12月30日起,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停止辦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對於(yu) 申請進出口環節許可證、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證書(shu) 、配額、國營貿易資格等相關(guan) 證件和資格的市場主體(ti) ,有關(guan) 部門不再要求其提供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材料。

  商務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這是外貿經營管理領域重大改革舉(ju) 措,是中國政府堅定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製度創新,將有利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釋放外貿增長潛力,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更好服務市場主體(ti)

  ——節省企業(ye) 的時間和成本,激勵更多民營企業(ye) 走出國門,開拓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

  取消這項備案登記,將對企業(ye) 形成實實在在的利好。

  上海財經大學中國自貿區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zhuan) 家孫元欣介紹,以往企業(ye) 需通過備案登記,獲得外貿業(ye) 務資質,而辦理備案登記需前往多個(ge) 部門,耗時4-5天時間。

  具體(ti) 來看,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需要先在商務部相關(guan) 網站注冊(ce) 申請,線上填寫(xie) 材料,攜帶相關(guan) 材料至線下審核後,領取備案登記。有了這一備案登記表的紙質版原件,才能辦理下一環節的海關(guan) 注冊(ce) 。

  “取消備案登記,意味著企業(ye) 可以自動獲得外貿經營權。”孫元欣說,“這不僅(jin) 能夠節省企業(ye) 的時間和成本,提高辦事效率,更重要的是將激勵更多民營企業(ye) 走出國門,開拓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目前,中國市場主體(ti) 數量從(cong) 2018年的1.1億(yi) 戶快速增長到2022年底的1.69億(yi) 戶,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分別曆史性地躍上5000萬(wan) 戶和1億(yi) 戶的大台階。“民營企業(ye) 在我國外貿交易中發揮著主力軍(jun) 作用。”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徐愷認為(wei) ,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給廣大經營者吃下了“定心丸”,之後對外貿易不再是一個(ge) 特殊的經營項目,而是日常業(ye) 務的一部分。

  “取消外貿經營者登記,主要目的就是服務企業(ye) 主體(ti) 。這對於(yu) 剛進入或未來想開展外貿業(ye) 務的中小型公司意義(yi) 較大,增強了市場透明度,進一步提升信息化程度。”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hui) 副主任張建平說。(記者 孔德晨)

  采訪中,多位專(zhuan) 家談到,免去辦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手續是國際通行做法,符合中國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也是中國從(cong) 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的需要。

  今年,服務外貿企業(ye) 主體(ti) 將有更多實招。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xing) 乾介紹,今年將優(you) 化出台新的貿易政策,助力企業(ye) 降本增效、解決(jue) 問題,持續提高外貿綜合競爭(zheng) 力:

  ——強化貿易促進。密切供應商和采購商對接,穩住出口貿易。全麵恢複舉(ju) 辦廣交會(hui) 等一係列國內(nei) 出口展會(hui) 線下展。同時,全力支持外貿企業(ye) 參加境外各類專(zhuan) 業(ye) 展,從(cong) 而創造更多貿易機會(hui) 。

  ——合理擴大進口。密切同貿易夥(huo) 伴的合作關(guan) 係,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擴大各國優(you) 質產(chan) 品進口,從(cong) 而穩定全球貿易供應鏈。

  ——深化貿易創新。促進跨境電商、海外倉(cang) 等新業(ye) 態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此外,還將穩定外貿產(chan) 業(ye) 基礎,持續優(you) 化外貿產(chan) 業(ye) 結構,在做強一般貿易的同時,支持加工貿易向中西部、東(dong) 北地區梯度轉移,升級發展。

  繼續提升外貿便利度

  ——商務部將指導各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做好取消備案登記後的工作銜接

  據海關(guan) 統計,2022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2.07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首次突破了40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關(guan) 口,比2021年增長7.7%。

  “我國外貿發展領域中的結構性亮點突出,國際市場的‘朋友圈’也越來越大。”張建平說,“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是我國製度型開放的內(nei) 生要求和必然結果。今後,繼續在穩外貿穩外資方麵下工夫,提升外貿便利度,將為(wei) 我國外貿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製度環境。”張建平說。

  但也需注意,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取消後,企業(ye) 如果從(cong) 事進出口業(ye) 務,目前仍需辦理海關(guan) 登記,在海關(guan) 進行留底和備案,以獲取報關(guan) 權限。此外,企業(ye) 還需在外匯管理局進行企業(ye) 名錄備案。

  取消備案登記後,企業(ye) 該怎麽(me) 做?

  多位專(zhuan) 家建議,企業(ye) 應該抓好機遇,主動適應國外市場,通過加強創新搶占市場。

  中國貿促會(hui) 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認為(wei) ,外貿企業(ye) 應探索“鏈式發展”,通過延長產(chan) 業(ye) 鏈、聯接供應鏈、提升價(jia) 值鏈、整合利益鏈、應用技術鏈、培育生態鏈,降本提效,提升競爭(zheng) 力。“企業(ye) 特別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線上線下融合,促進產(chan) 銷銜接、供需匹配,提升供應鏈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整合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趙萍說。

  取消備案登記以後,主管部門對外貿企業(ye) 的監管由過去的市場準入為(wei) 主逐步轉向服務和引導。

  放寬準入限製以後,監管工作如何落到實處?海關(guan) 的信息從(cong) 哪裏來?海關(guan) 辦理外貿企業(ye) 進出口貨物的報關(guan) 驗放手續依據什麽(me) 信息?孫元欣說:“主管部門與(yu) 海關(guan) 等有關(guan) 部門工作上的協調銜接和信息共享問題要研究解決(jue) 好,不應簡單一‘刪’了之。”

  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取消備案登記後,主管部門不僅(jin) 要主動沉到基層一線,更多摸底和了解企業(ye) 情況,還要加大與(yu) 海關(guan) 、貿促會(hui) 等單位的協同聯動,以獲取更多信息。“具體(ti) 來看,可以通過舉(ju) 行各類外貿企業(ye) 交流會(hui) 、對接會(hui) 等方式,邀請更多有興(xing) 趣的企業(ye) 來座談,從(cong) 而了解情況。這種方式更適合大中型企業(ye) 。”張建平說,“也可依托區縣,讓各區縣商務委了解本區外貿企業(ye) 新增情況,最後匯總歸類。這種方式,更適合獲取小型企業(ye) 。”

  束玨婷表示,商務部將繼續加強部門協作和信息共享,及時掌握外貿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情況,強化外貿形勢分析,完善外貿政策措施,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記者 孔德晨)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