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巷陌間,繪生活畫卷(藝術為城市添彩)
核心閱讀
走進老式茶館品茗,漫步潮流市集感受藝術氣息……近年來,四川成都高新區以城市有機更新為(wei) 契機,深挖曆史文脈,加強場景營造,打造特色文化商業(ye) 街區,讓曆史文化與(yu) 現代時尚相得益彰。
在餐廳享受美食,挑一家茶鋪淺斟慢飲,沉浸在各式書(shu) 店、畫廊來一趟藝術之旅……走進位於(yu) 四川成都高新區的鐵像寺水街,古色古香的亭台水榭錯落有致,在閑適雅靜的開放式、低密度特色文化商業(ye) 街區移步換景,如同展開一幅美好的藝術生活畫卷。
一邊是傳(chuan) 統建築,一邊是高樓大廈;一邊是老式茶館,一邊是藝術潮流,寧靜與(yu) 熱鬧、古樸與(yu) 繁華在水街巧妙碰撞、深度融合,提升公共服務品質的同時彰顯著城市的獨特魅力。
留住茶鋪,再現老成都生活場景
竹椅子、蓋碗茶、戲台子、露天壩,穿過水街的牌坊,沒走幾步,一塊擺滿了竹桌竹椅的壩子躍然眼前,喝茶、看戲,這是水街開業(ye) 最早、生意也最好的陳錦茶鋪。喧鬧的市井場麵,再現老成都的生活場景,留住城市的煙火氣息。
“我們(men) 努力保留著成都老茶鋪的樣子,盡量為(wei) 大家提供一個(ge) 成都茶文化體(ti) 驗地。”陳錦茶鋪負責人包靜介紹,掏耳匠、散打評書(shu) 等各類民間傳(chuan) 統手藝人展示著各自的技藝,成為(wei) 茶鋪一道獨特風景。
“現在的水街非常舒適,環境優(you) 美,我的很多朋友專(zhuan) 門從(cong) 市區跑到這裏喝茶。”家住附近的陳嵐說。
特色街區對提升城市品質、激發消費活力、推動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我們(men) 堅持差異化、創新化發展思路,構建可欣賞、可遊玩、可共享的街區業(ye) 態,不斷提升特色街區的吸引力和帶動力。”水街運營方相關(guan) 負責人劉人源表示,通過水岸、街道、院落和園林景觀,打造出一個(ge) 開放式的公園城市公共空間,以別致的空間體(ti) 驗和多維的業(ye) 態規劃,為(wei) 市民遊客提供更好的休閑娛樂(le) 環境。
繽紛的活動和濃鬱的文化氣息,為(wei) 水街帶來了高人氣。“這裏有別於(yu) 傳(chuan) 統商場,獨特的建築風格、富有川西人文色彩的開放式街區,能夠讓顧客體(ti) 驗感更好。”一家創意餐飲店店長張正說,水街多樣化的味蕾享受、多維度的休閑生活場景,讓市民和遊客能夠感受成都的煙火氣。
嵌入藝術空間,街巷之間品味文化氣息
走進水街的茶美學空間,展示區內(nei) 陳列著各類茶品和茶器,如同走進了一家博物館,在靜心品茶之餘(yu) ,還能一賞器物之美。
除了豐(feng) 富的品牌業(ye) 態和公園景觀,水街裏像這樣的藝術空間也不少。這裏既有曆史悠久的“西蜀畫院”,也有由文化名人題名贈聯的“散花書(shu) 院”,還有充滿設計巧思的藝術裝置、讓人眼前一亮的彩繪……眾(zhong) 多的藝術空間,為(wei) 城市帶來更多人文氣息與(yu) 發展活力,讓成都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詩和遠方”。
“整條街的藝術氛圍都很濃鬱,平時會(hui) 有很多藝術活動,每次來都有新收獲。”何枝樹是這裏的老客人,幾乎每周都會(hui) 和朋友來水街聚會(hui) 。他說:“充滿煙火氣的街邊小吃、談笑風生的茶樓、藝術空間裏駐足欣賞的人們(men) ,這樣的畫麵和氛圍,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水街融入了傳(chuan) 統、潮流等文化藝術元素,用藝術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整體(ti) 形象和發展品質,既賦予了城市街區特有的精神內(nei) 涵和藝術氣息,又熏陶著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劉人源說,通過打造潮流市集、藝術家書(shu) 畫展、星空音樂(le) 節、國潮演出、街舞表演等豐(feng) 富多元的活動,滿足人民群眾(zhong) 藝術審美和文化需求,讓一盞茶、一餐飯、一次散步都能成為(wei) 個(ge) 人化的藝術體(ti) 驗。
用藝術點亮空間,不斷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品質。近年來,成都高新區以城市有機更新為(wei) 契機,深挖曆史文脈,融合商業(ye) 運營邏輯,加強場景營造,打造成都旅遊的新地標和消費目的地。
一街區一特色,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相得益彰
依托牌坊、古橋、街巷、水岸等元素,水街已打造成為(wei) 具備遊園觀賞、活力運動、潮流時尚、藝術文化等功能的生活空間。不僅(jin) 是水街,在成都,還有很多城市空間朝著傳(chuan) 統與(yu) 現代、本土與(yu) 國際相結合的方向不斷發展,煥發出新活力,給市民帶來文化休憩新空間、新場景。
走進成都市錦江區望福街,濃厚的文藝氣息、潮流範兒(er) 撲麵而來。創意十足的精致小店與(yu) 經曆歲月沉澱的市井小鋪錯落相鄰,每家店鋪別具一格的招牌,讓人眼前一亮,成為(wei) 社交平台上推薦的“網紅”打卡地標。
“曾經,老舊低端是擺在街區改造麵前的一道難題。”成都市錦江區書(shu) 院街道辦城市更新科負責人葉浩表示,解決(jue) 難題的關(guan) 鍵詞是“共治”,通過和店主一一溝通,優(you) 化設計方案,最終呈現出的效果,“既符合望福街風貌,也讓小店更有特色。”葉浩說。
不斷變美的街巷,離不開政策的推動和支持。“成都市在特色街區打造和風貌提升等方麵,堅持繼承與(yu) 發展、保護與(yu) 利用相結合,讓曆史文化與(yu) 現代時尚相得益彰,場景打造與(yu) 業(ye) 態升級相輔相成。”成都市住建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通過遵循“一街區一特色”的原則,明確各街區的定位、特色、規模和發展目標,突出產(chan) 業(ye) 特色、區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等優(you) 勢,將空間載體(ti) 提升與(yu) 業(ye) 態提升結合,強化街區獨特性、差異性,使其成為(wei) 成都發展的新名片、新亮點、新景觀。
同時,成都市探索社會(hui) 力量共建共營共享機製,引導企業(ye) 商家自主改造、提升業(ye) 態,整合街區可利用空間,引導培育文旅消費、都市工業(ye) 、社區商業(ye) 、生活服務等新業(ye) 態,營造多元消費活力場景。2017年以來,成都市累計打造特色街區120餘(yu) 條,進一步優(you) 化了城市街道空間,激發了街區消費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