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機器人更好地服務於人

發布時間:2023-02-16 10:0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財經論語】

  作者:陳晨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革命加速演進,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應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刷新人們(men) 的認知。在這種背景下,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5G等與(yu) 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機器人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極大地改變著人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日前,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門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推動機器人在製造業(ye) 、農(nong) 業(ye) 、建築、商貿物流、醫療健康、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未來,機器人無疑將出現在更多場景。

  其實,如若仔細複盤我們(men) 現在的生活,機器人的身影已不鮮見。現實生活中,我們(men) 和很多看得見、摸得著的機器人打過交道。餐廳裏,為(wei) 你端來菜品的是“呆萌”的送餐機器人,甚至負責烹調美食的“大廚”都可能是炒菜機器人;田野裏,除草機器人像長了眼睛一般,不但能準確分辨出草和農(nong) 作物,還能精準地除去雜草;車間裏,一排排機械臂整齊劃一地揮舞著,將一個(ge) 個(ge) 零部件組裝成成品;醫院裏,醫生熟練地運用手術機器人實現精密的手術操作……這些與(yu) 生產(chan)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行業(ye) ,正是“機器人+”要深化應用的場景所在,也因此,人們(men) 對將融入千行萬(wan) 業(ye) 的機器人產(chan) 業(ye) 所能創造的美好生活充滿期待。

  當然,關(guan) 於(yu) 機器人產(chan) 業(ye) 並非沒有爭(zheng) 議。人們(men) 憂慮最多的,莫過於(yu) 機器人將取代一些工種和崗位。誠然,技術創新會(hui) 淘汰一些相對落後的生產(chan) 方式,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但與(yu) 此同時,更先進的生產(chan) 方式也將應運而生,進而創造新的就業(ye) 機會(hui) 。因此,與(yu) 其說是取代,不如說是轉換。比如,對需要高空作業(ye) 的電力維修人員、建築工人而言,機器人的出現不僅(jin) 可以把他們(men) 從(cong) 帶有一定風險的勞動和相對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解脫出來,還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他們(men) 則可以轉崗成為(wei) 機器人的維護、操作人員。當然,要實現這種轉化,就需要有關(guan) 部門和企業(ye) ,在推動機器人行業(ye) 迅猛發展的同時,主動創造更多教育培訓的機會(hui) ,提供更多就業(ye) 渠道,培養(yang) 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幫助工人適應新的崗位和環境。

  歸根到底,發展機器人產(chan) 業(ye) ,是為(wei) 了滿足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經濟社會(hui) 數字化發展需要。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拓展機器人的應用深度和廣度,要拿出給力的政策、創造給力的環境,以開展覆蓋產(chan) 品設計、技術開發、工藝優(you) 化、批量生產(chan) 和示範推廣全過程的應用創新,完善機器人技術支撐服務,不斷提升機器人產(chan) 品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易用性等水平,推進我國機器人產(chan) 業(ye) 自立自強。未來,出現在各行各業(ye) 的機器人將帶來哪些驚喜?答案或許可以用“一切皆有可能”來概括,而所有這些可能,落點都應該是機器人以好夥(huo) 伴、好助手的身份更好地服務於(yu) 人、服務於(yu) 行業(ye) 、服務於(yu) 產(chan) 業(ye) 。人機協作時代,我們(men) 拭目以待。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16日 15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