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連續6個月維持不變
為(wei) 經濟修複創造有利貨幣金融環境——
LPR連續6個(ge) 月維持不變
2月20日,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公布,1年期LPR為(wei) 3.65%、5年期以上LPR為(wei) 4.3%,均與(yu) 上月持平。這是LPR自2022年8月份下降之後,連續6個(ge) 月維持不變。專(zhuan) 家表示,多重因素促使本月LPR維持不變。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wei) ,2月15日央行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為(wei) 2.75%,維持不變。LPR在MLF基礎上加點而來,MLF維持不變,LPR下降的可能性較小。近期一係列穩增長、促發展的措施已經出台,各地因地製宜加快優(you) 化調整住房信貸政策,其效果正在顯現,部分地區首套住房貸款利率已經低於(yu) 4%。因此,當前可能並不是調降政策利率、引導市場利率下降的最佳時機。
“受貸款高增、經濟回暖預期升溫等因素影響,近期市場利率上行較快。其中,進入2月以來,短端利率DR007多數時間運行在央行7天期逆回購利率上方,商業(ye) 銀行(AAA級)1年期同業(ye) 存單到期收益率均值也較上月同期上行0.1個(ge) 百分點。這意味著銀行邊際資金成本上升,報價(jia) 行壓縮LPR報價(jia) 加點的動力削弱。”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
此外,董希淼認為(wei) ,本月LPR維持不變,還可能考慮到貸款利率已經處於(yu) 曆史低位以及內(nei) 外均衡等問題。2022年以來,我國LPR已經下降3次,貸款利率處於(yu) 相對較低的水平。在美聯儲(chu) 仍然進行加息的情況下,LPR維持不變,有助於(yu) 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
不過,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wei) ,美聯儲(chu) 收緊政策對我國政策影響有限。“主要是中美處於(yu) 不同經濟和政策周期,我國政策重心是促進有效需求恢複,推動經濟加快恢複平衡;而美國政策重心仍是抑製需求;同時,我國物價(jia) 繼續保持溫和可控,國際收支平衡,人民幣匯率彈性顯著增強,貨幣政策以我為(wei) 主。”
LPR直接影響各類市場主體(ti) 融資成本,LPR報價(jia) “按兵不動”是否會(hui) 影響企業(ye) 綜合融資成本壓降?對此,王青認為(wei) ,LPR報價(jia) 持穩,短期內(nei) 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
“當前經濟轉入回升過程,但基礎仍不牢固,短期內(nei) 仍需將企業(ye) 融資成本和個(ge) 人消費信貸成本保持在低位,為(wei) 經濟修複創造有利的貨幣金融環境。”王青說,這是2月以來央行持續實施“天量”逆回購、遏製市場利率快速上升勢頭的原因。盡管2月LPR報價(jia) 保持穩定,且1月信貸投放規模大幅上升並創出曆史新高,但在去年12月降準以及去年9月存款利率普遍下調推動下,今年上半年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仍有望保持在低位,出現類似近期短端市場利率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其中,2月新發放企業(ye)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將繼續停留在曆史最低點附近,新發放個(ge) 人消費貸款和居民房貸利率還有望延續小幅下行勢頭。
董希淼認為(wei) ,1月金融數據雖然較為(wei) 亮眼,宏觀經濟加快恢複,但貸款需求“企業(ye) 強,居民弱”的情況仍然存在。下一步,應采取綜合措施,繼續推動融資成本下降,努力提振居民消費、投資的意願和能力。
“1月金融數據整體(ti) 表現超預期,經濟複蘇趨勢明顯,近期公布樓市數據展現回暖跡象,市場對短期央行降準、降息預期有所降溫。”周茂華說,降準、降息可能仍在,主要是複蘇基礎仍需夯實,加之國內(nei) 財政政策積極,需要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尤其是降準仍有必要,通過降準或定向降準,釋放銀行體(ti) 係長期限、低成本穩定的流動性,有助於(yu) 穩定銀行負債(zhai) 成本,增強銀行放貸能力,引導銀行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ti) 經濟薄弱環節、重點新興(xing) 領域支持力度,優(you) 化信貸結構。(記者姚 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