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注冊穩中有升 新興產業增速更快——從企業注冊數據洞察市場主體動向
過去三年市場主體(ti)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新增注冊(ce) 量均在穩步增長,去年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新增注冊(ce) 企業(ye) 增速在20%以上……從(cong) 企業(ye) 注冊(ce) 數據可洞察我國市場主體(ti) 的活力和動向。今年以來,開工率、辦公用品采購量等樣本數據也顯示,市場主體(ti) 發展信心進一步恢複,複工複產(chan) 快馬加鞭。
市場主體(ti) 新增注冊(ce) 量逐年增長
“就我們(men) 的觀察,在過去一兩(liang) 個(ge) 月內(nei) ,有100-300平方米辦公麵積租賃需求的初創型企業(ye) ,成批量出現在北京科技創新行業(ye) 聚集的商圈,如中關(guan) 村、上地和望京區域。”仲量聯行中國區研究部辦公樓市場負責人米陽告訴記者,在整體(ti) 經濟和市場環境複蘇的大基調上,很多有創業(ye) 意願的機構和個(ge) 人都將2023年視為(wei) 設立初創公司的一個(ge) 很好的時間節點。
作為(wei) 國民經濟的細胞,新設企業(ye) 是市場主體(ti) 活力的象征。
過去三年,我國市場主體(ti) 新增注冊(ce) 量逐年增加。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我國新增市場主體(ti) 分別為(wei) 2350餘(yu) 萬(wan) 家、2880餘(yu) 萬(wan) 家和2930餘(yu) 萬(wan) 家,同比增速分別為(wei) 21.95%、15.42%和1.53%。
與(yu) 此同時,作為(wei) 市場主體(ti) 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新增注冊(ce) 量也在穩定增加。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新增注冊(ce) 量分別同比增加13.0%、6.3%、1.6%至1869.6萬(wan) 家、1987.4萬(wan) 家、2018.6萬(wan) 家。
值得一提的是,三年間,注冊(ce) 資本在1000萬(wan) 元以上的個(ge) 體(ti) 工商戶在逐步增多,2020年有300多家,到了2022年,這一數據達到了1.5萬(wan) 餘(yu) 家。
數據增長的背後,離不開扶持政策的持續發力。尤其是2022年以來,以穩住經濟大盤一攬子措施及後續政策為(wei) 代表、針對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扶持政策進一步加碼。
“包括支持對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實行減稅降費、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ye) 力度等。另外,國務院國資委也在推動央企落實麵向服務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房租減免工作。”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這些措施針對疫情衝(chong) 擊下的國民經濟薄弱環節,特別是市場主體(ti) 的難點痛點及時發力,對保民生、穩就業(ye) 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新增企業(ye) 數增速更快
在全部市場主體(ti) 新增注冊(ce) 量逐年增加的同時,部分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企業(ye) 新增注冊(ce) 量增速更快。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2年,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環保節能、生物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產(chan) 業(ye) 新注冊(ce) 企業(ye) 合計258.6萬(wan) 家。其中,人工智能相關(guan) 企業(ye) 新注冊(ce) 75.87萬(wan) 家,同比2021年增加9%;數字經濟相關(guan) 企業(ye) 55.15萬(wan) 家,同比2021年增加12.5%;新能源汽車相關(guan) 企業(ye) 25.52萬(wan) 家,同比增加38.06%;環保節能相關(guan) 企業(ye) 36.09萬(wan) 家,較2021年同比增加33.95%。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指出,有些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企業(ye) 雖然體(ti) 量較小,但是它們(men) 是未來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與(yu) 社會(hui) 進步的重要角色,被視為(wei) 經濟發展的一個(ge) 重要風向標。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與(yu) 企業(ye) 創新能力的提升密切相關(guan) 。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排名從(cong) 2021年的全球第12位升至第11位,連續10年穩步提升。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也得益於(yu) 政策的大力支持。中關(guan) 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大興(xing) 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基地管理委員會(hui) 副主任高岩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大興(xing) 生物醫藥基地聚焦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藥穀”,持續加大對創新型中小企業(ye) 的創新人才、財政金融和公共服務支持力度。下一步,基地將繼續布局前沿產(chan) 業(ye) ,加快北京生物信息智算中心建設等項目的推進力度,形成細胞和基因治療、國際核酸藥物、醫工融合、藥物成果轉化、腦科學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全麵提速產(chan) 業(ye) 集群化發展進程。
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開足馬力
在江西鷹潭,嘉美印鐵製罐公司二期工廠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新廠房內(nei) 智能化設備正在高速運轉。“去年全年辦理留抵退稅2977萬(wan) 元,公司全部投入用於(yu) 企業(ye) 的研發和擴大生產(chan) 。目前新廠還在調試設備,預計年產(chan) 可達16億(yi) 個(ge) 罐,新增就業(ye) 崗位200個(ge) 。”該公司行政總監陳鋒表示。
市場監管總局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1月,我國市場主體(ti) 達1.7億(yi) 戶。而今年1月至2月,多個(ge) 最新樣本數據表明,企業(ye) 信心正逐步恢複,複工複產(chan) 開足馬力。
1月份,中小企業(ye) 發展指數為(wei) 88.9,比上月回升1個(ge) 點,扭轉了去年初以來持續震蕩下行態勢,雖然仍在景氣臨(lin) 界值100以下,但上升幅度達到近兩(liang) 年來最高水平。作為(wei) 反映中小企業(ye) 經濟運行狀況的綜合指數,中小企業(ye) 發展指數通過對國民經濟八大行業(ye) 的3000家中小企業(ye) 進行調查,由中小企業(ye) 對本行業(ye) 運行和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狀況的判斷和預期數據編製而成。
另外,中小企業(ye) 協會(hui) 對樣本企業(ye) 開工率的調查顯示,1月份,開工率在75%及以上的占34.87%,比上月上升4.07個(ge) 百分點;開工率在75%及以下開工的占47.64%,比上月下降8.16個(ge) 百分點;未開工的占17.57%,比上月上升4.17個(ge) 百分點。
來自京東(dong) 的數據也顯示,商用辦公品類春節後出現明顯複蘇的態勢。例如,會(hui) 議大屏成交額同比去年農(nong) 曆同期增長超5倍,攝像頭增長超80%,網絡配件、傳(chuan) 真、對講機等相關(guan) 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均超過100%。
展望全年,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伴隨著經濟的逐步恢複和政策的持續發力,企業(ye) 活力將進一步顯現。“今年上半年,各類針對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扶持政策不會(hui) 明顯退坡,這主要體(ti) 現在2022年出台的一些扶持性政策將適當延期。除了紓困解難之外,2023年政策重點也將進一步放在優(you) 化營商環境、增加市場主體(ti) 活力和動力等方麵。”王青說。(記者張莫 梁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