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創新調查顯示:我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
光明日報北京2月21日電 記者楊舒從(cong) 20日召開的國家創新調查製度實施10周年工作座談會(hui) 上獲悉,我國創新調查製度監測評價(jia) 顯示,據初步測算,2022年我國全社會(hui) 研發(R&D)經費投入達到3.09萬(wan) 億(yi) 元,是2012年的3倍,穩居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R&D經費投入快速增加,投入強度從(cong) 2012年的1.91%提升至2022年的2.55%,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同時,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穩步增長,2022年基礎研究經費達到1951億(yi) 元,是2012年的3.9倍,基礎研究經費占R&D經費的比重為(wei) 6.32%,連續穩定在6%以上。
監測同時顯示,從(cong) 科技人才上看,2021年我國R&D人員總量為(wei) 572萬(wan) 人年,是2012年的1.8倍,穩居世界第1位。每萬(wan) 名就業(ye) 人員中研發人員數由2012年的43人年提高到2021年的77人年。中國內(nei) 地入選世界高被引科學家數量從(cong) 2014年的111人次,增長到2022年的1169人次,世界頂尖科技人才加速湧現。從(cong) 科技創新產(chan) 出來看,2021年我國高被引論文數為(wei) 42920篇,排名世界第2位,是2012年的5.4倍,占世界比重為(wei) 24.8%,比2012年提高17.5個(ge) 百分點。每萬(wan) 人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從(cong) 2012年的3.2件提升至2021年的19.1件。專(zhuan) 利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PCT專(zhuan) 利申請量從(cong) 2012年的1.9萬(wan) 件增至2021年的6.96萬(wan) 件,連續三年位居世界首位。2021年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37294億(yi) 元,是2012年的5.8倍。
監測表明,中國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更加強化。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ye) 實現技術創新企業(ye) 數達到20.9萬(wan) 家,占全部工業(ye) 企業(ye) 比重為(wei) 47.4%,比2016年提高15.7個(ge) 百分點,整體(ti) 創新活躍度已接近歐盟平均水平。企業(ye) R&D經費占全社會(hui) R&D經費比重達到76.9%,創新主體(ti) 地位進一步鞏固。高新技術企業(ye) 數從(cong) 2012年的4.9萬(wan) 家增加至2021年的33萬(wan) 家。2021年,我國有683家企業(ye) 進入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榜單,在無人機、電子商務、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移動通信等領域成長起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ye) 。
據介紹,我國從(cong) 2012年提出建立國家創新調查製度,是在科學、規範的統計調查基礎上對國家創新能力進行全麵監測和評價(jia) 的製度安排,包括創新活動統計調查、創新能力監測和評價(jia) 。由科技部、國家統計局牽頭負責,建立包括18個(ge) 部門在內(nei) 的工作協調機製統籌實施。目前,符合國情的國家創新調查製度已經建立,全麵係統的創新調查製度體(ti) 係持續完善,協同聯動的工作協調體(ti) 係積極運行,科學規範的標準和質量控製體(ti) 係不斷健全,形式多樣的創新調查產(chan) 品服務體(ti) 係穩步拓展,已成為(wei) 黨(dang) 中央、國務院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監測評價(jia) 國家創新體(ti) 係的重要基礎性製度,為(wei) 創新型國家、世界科技強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