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務工人員權益保障是道“必答題”
作者:鄧海建
近日,60歲中通快遞分揀工淩晨在崗位上猝死引發熱議。浙江寧波的孫先生稱,60歲的大伯在浙江寧波中通快遞分揀中心工作,2月15日淩晨3:50左右,因心髒驟停猝死在崗位。21日,對此事,中通方麵回應稱,正與(yu) 家屬協商。
勞動猝死在工位究竟算不算工傷(shang) ?這個(ge) 問題,似乎因為(wei) “年齡”的區隔而成了難題。
當地人社部門表示,60周歲本身不屬於(yu) 勞動者範疇,如果沒繳納工傷(shang) 保險,就不能認定為(wei) 工傷(shang) 。60歲以上人群分兩(liang) 種情況,一種是已經退休不屬於(yu) 勞動者,參加商業(ye) 保險的按商業(ye) 保險賠償(chang) ;另一種是沒有養(yang) 老金,單獨繳納工傷(shang) 保險的人群需要認定是否為(wei) 工傷(shang) ,如果是將按照正常流程賠償(chang) 。換句話說,在現行的法律和製度層麵,60歲勞動者甚至不能稱之為(wei) “勞動者”。
快遞行業(ye) 是個(ge) 高強度勞動行業(ye) ,且存在著事實上的大量外包人員。以中通為(wei) 例,根據其2021財報披露的信息,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23865名雇員,超過57000名外包人員。在這些外包人員中,高齡務工人員並不鮮見。正因為(wei) 早已窺見其間的風險苗頭,近年來,國家相關(guan) 部門、各省市多次發文,強調保障快遞員權益。2021年,交通運輸部等還專(zhuan) 門聯合發布了《關(guan) 於(yu) 做好快遞員群體(ti) 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到“十四五”末期要實現的主要目標,即快遞員群體(ti) 合法權益保障的相關(guan) 製度機製基本健全。
海量的快遞包裹如約抵達的背後,是無數快遞人員勤懇的努力與(yu) 付出。在快遞員們(men) 所在的行業(ye) 交流群裏,猝死事件後有人感喟:“活過今天,熬過明天,頂過後天,或許可以迎來春天。”不過,權益不是抒情喚來的,責任也不是教條推走的。勞動關(guan) 係即便不成立,勞務關(guan) 係也是可以舉(ju) 證的。換句話說,實在沒法在勞動法體(ti) 係內(nei) 尋求救急,還可在侵權責任領域請求賠償(chang) 。
法律需要費腦筋的事情,自然有更長遠的考量。當延遲退休政策的“最後一隻靴子”快要落地的時候,高齡務工人員權益保障顯然不再是“附加題”,而是就業(ye) 領域的“必答題”。
隨著中國社會(hui) 老齡化進程加快,老齡人口就業(ye) 問題也更為(wei) 突出。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量2.64億(yi) 人,占總人口18.7%,中國已經處於(yu) 深度老齡化社會(hui) 的邊緣。有數據顯示,25%的老年人仍在打工。更有甚者,還有70歲以上的老人在網上求職。2022年8月24日,中國老年人才網正式上線。網站首頁的宣傳(chuan) 語便是“新時代、新老年、新作為(wei) ”。今天,“老人”不老、老年就業(ye) 越發司空見慣,高齡務工人員權益保障問題就成了前置性的社會(hui) 課題。
高齡務工人員倒在工位,但是權益保障須立起來。(鄧海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