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高質量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聖 李 宏
從(cong) 改善社會(hui) 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guan) 鍵環節,綱舉(ju) 目張做好2023年經濟工作;加快推動實現變革性實踐、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標誌性成果,鞏固拓展高質量發展良好態勢。
重慶市委六屆二次全會(hui) 、市委經濟工作會(hui) 、市兩(liang) 會(hui)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hui) ……2022年12月以來,重慶召開的幾次全市性會(hui) 議,都確定了“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
目標更明了,任務更重了,節奏更快了。有人形容:整個(ge) 重慶都“跑”起來了。
重大項目支撐 引領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
2月18日,重慶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當天開工的354個(ge) 重大項目,涵蓋電子產(chan) 業(ye)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數字經濟等26個(ge) 行業(ye) 和領域,總投資超過3194億(yi) 元。
在江北區視頻連線分現場開工的21個(ge) 重大項目中,計劃投資28億(yi) 元的江北華能國際能源先行區西南區域總部,將通過龍頭企業(ye) 的產(chan) 業(ye) 集聚效應形成中國(重慶)能源企業(ye) 總部,提升重慶的能源保障能力,助推全市新能源建設。這個(ge) 項目還有利於(yu) 豐(feng) 富商貿和金融業(ye) 態,助推江北以“營商環境最優(you) 區”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首選區。
“這次354個(ge) 同時‘起跑’的項目,體(ti) 量大、領域廣,示範效應好、投資引領強。”重慶市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的背後,是重慶錨定高質量發展補齊短板、強化優(you) 勢的努力。2022年12月以來,重慶聚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促進“一區兩(liang) 群”協調發展等重點工作,加緊謀劃確定了計劃今年實施的1146個(ge) 重點項目,其中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項目計劃投資將成倍增長,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
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站上熱合機套好鞋套,再去風淋區吹1分鍾,這是璧山區青山工業(ye) 變速器項目部員工每次進入生產(chan) 車間的必經程序。“我們(men) 已經通過工業(ye) 互聯網實現了全過程智能精細管控,操作人員隻需點擊‘零件’‘工序’和‘生成’等指令,一套打磨成型的變速器產(chan) 品就能順利下線。”據青山工業(ye) 數字化帶頭人廖政高介紹,圍繞打造千億(yi) 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璧山今年啟動了“千億(yi) 集群、百億(yi) 鏈主、億(yi) 元規上、萬(wan) 家創新”四大產(chan) 業(ye) 培育工程,1月初便集中簽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等領域的重點項目46個(ge) ,總投資419億(yi) 元。
綦江區通過“重特色、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促創新”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ye) 基地,去年共引進新材料加工、裝備製造等主導產(chan) 業(ye) 鏈項目42個(ge) ,全年工業(ye) 投資增長30%,新增規模以上企業(ye) 19家。2月18日,全區又有總投資424億(yi) 元的65個(ge) 項目集中開工。“這裏營商環境好,平台活力強、發展空間大。我們(men) 簽訂投資協議後,隻過了4個(ge) 月就正式投產(chan) 了。”重慶新視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強說,公司去年的營業(ye) 額已經超過4億(yi) 元,今年還將繼續投入10億(yi) 元,項目建成後年產(chan) 值將超過30億(yi) 元。
智能引領製造 創新驅動發展
1月9日,全國首個(ge) 國家級氫能動力質量檢測中心(一期)在重慶兩(liang) 江新區投入運營。中汽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國家氫能中心副主任鄧波表示,檢測中心可有效滿足重慶氫能企業(ye) 對檢驗檢測等各項服務的需求,標誌著重慶具備了氫能全產(chan) 業(ye) 鏈檢測和服務能力,將促進成渝“氫走廊”向縱深發展。
錨定“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目標,兩(liang) 江新區圍繞產(chan) 業(ye) 鏈布局創新鏈、依托創新鏈延伸產(chan) 業(ye) 鏈,著力提升創新平台能級;瞄準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創設開放式、國際化商端研發機構,推動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建立多層次創投服務體(ti) 係,促進創新鏈與(yu) 人才鏈、產(chan) 業(ye) 鏈、資本鏈有效互動;在重慶率先設立4個(ge) “專(zhuan) 精特新”產(chan) 業(ye) 園區,加大“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培育力度。
在兩(liang) 江新區,可以看到很多標誌著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之最”和“第一”:全球首創的車用六合一車規級功率半導體(ti) ,全球最強的電子玻璃、全球首款載人級兩(liang) 座智能分體(ti) 式飛行汽車工程樣車、全球首個(ge) 全電數字平台,還有全國首個(ge) 功能型無人車標準創新研究中心、國內(nei) 最大的固態電池生產(chan) 基地……重慶是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chan) 基地,兩(liang) 江新區加快構建整車高端化、供應鏈高級化、創新自主化、生態協同化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2022年新能源整車產(chan) 值和產(chan) 量分別增長了502%、283%。
2月16日上午,重慶美萊德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濤參加了一種國產(chan) 新藥國際多中心臨(lin) 床試驗方案的視頻連線討論會(hui) 。王濤和他的研究團隊在位於(yu) 重慶國際生物城的公司總部視頻會(hui) 議室,與(yu) 他們(men) “屏對屏”的,是公司海外研究團隊和國外一些醫院的專(zhuan) 家。
美萊德是一家發展迅速的全鏈條醫藥研發服務企業(ye) ,已與(yu) 國內(nei) 外近百家藥企簽訂了藥物、醫療器械臨(lin) 床前安全性評價(jia) 和臨(lin) 床研究服務協議,過去3年內(nei) 銷售收入增長了10倍。“我們(men) 正搶抓經濟複蘇的機遇,積極拓展我國自主研發新藥的海外市場。”公司總經理劉顏說。
重慶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深度融合。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戰略性新興(xing) 製造業(ye) 和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分別增長7%、5%,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占GDP的比重達到8%。記者在位於(yu) 西部(重慶)科學城江津片區的重慶潤通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全長150米的垂直軸動力智能化生產(chan) 線上,產(chan) 品似乎是在無縫銜接的各道工序中“自動生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製造部部長甘建偉(wei) 介紹,公司已被認定為(wei) 重慶的數字化車間和市級重點實驗室,正式開啟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生產(chan) ”。
城鄉(xiang) 區域統籌共譜“發展協奏曲”
初春時節,銅梁區的“巴嶽農(nong) 莊”裏,處處都是“人勤春早農(nong) 事忙”的勞動場景。在侶(lv) 俸鎮保鄉(xiang) 村蔬菜基地,劉福瓊和幾個(ge) 要好的鄉(xiang) 親(qin) 一邊飛快地采摘螺絲(si) 椒,一邊給記者介紹村裏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車間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流水線”。
重慶是集大城市、大農(nong) 村、大山區、大庫區於(yu) 一體(ti) 的直轄市,城鄉(xiang) 區域統籌協調既是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動力。銅梁區以建設國家城鄉(xiang) 融合發展試驗區為(wei) 引領,完善城鎮功能,創建和美鄉(xiang) 村,促進城鄉(xiang) 融合共富。“巴嶽農(nong) 莊”依托村集體(ti) 經濟組織搭建股權平台,推動農(nong) 工商、農(nong) 文旅融合,當地居民“家門口的工作”更穩定了,分紅和工資收入越來越多了。“‘地裏季季有菜,我們(men) 月月有活兒(er) ’,城裏人豐(feng) 富了菜籃子,村裏人鼓了錢袋子。”劉福瓊說。
1月28日,春節假期後上班第一天,重慶召開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大會(hui) ,明確提出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wei) 市委的“一號工程”和全市工作的總牽引總抓手。全市各區縣找準定位,努力通過“以一域服務全局”崛起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新興(xing) 戰略支點”。
過去被稱為(wei) “重慶西大門”的潼南區和榮昌區,利用雙城經濟圈建設形成的“腹心區位”新優(you) 勢,聚集兩(liang) 地資源構建更具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格局。潼南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綠色製造業(ye) 、高效化特色化做強現代農(nong) 業(ye) ,重點培育了裝備製造、新材料、大眾(zhong) 消費品三個(ge) 200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集群和綠色裝配式建築、節能環保兩(liang) 個(ge) 100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集群,2022年的農(nong) 業(ye) 總產(chan) 值突破200億(yi) 元,成為(wei) 全國農(nong) 業(ye) 現代化示範區。榮昌推動川渝共建重慶電子電路產(chan) 業(ye) 園,2022年通過以商招商吸引了56家企業(ye) 入駐。重慶北碚區與(yu) 四川綿陽市共同設立2億(yi) 元的綿碚科創基金,聯合開展“創新金三角·智匯科技城”係列活動,目前已促成兩(liang) 地開展了7項技術合作,帶動研發投入1000餘(yu) 萬(wan) 元。
高素質技能人才是加快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月6日至8日,永川組織區內(nei) 職業(ye) 院校主動走訪對接渝東(dong) 北三峽庫區的奉節縣和渝東(dong) 南武陵山區的彭水縣,簽訂職業(ye) 院校幹部互派、教師互聘、學生交流、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等全方位合作協議,三地協同啟動了職業(ye) 教育“春天的列車”。“永川是我國的西部職教基地,必須主動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積極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永川高新區管委會(hui) 主任盛逵表示,將通過組建“職業(ye) 教育協同發展聯盟”等方式,加速推進成渝地區職業(ye) 教育協同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