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比過年還熱鬧 讓非遺更閃亮——記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

發布時間:2023-02-24 09:52: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古城老街變非遺長廊,精彩表演引眾(zhong) 人駐足,名家薈萃論守正創新……2月16日至20日,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年會(hui) (簡稱“中國非遺保護年會(hui) ”)在陝西省榆林市舉(ju) 辦,展現精湛非遺技藝,提供專(zhuan) 家學者交流平台,讓市民遊客在豐(feng) 富多彩的文旅活動中充分領略了非遺光彩。

  沉浸體(ti) 驗 非遺玩得轉

  享有“六樓騎街天下名”美譽的榆林老街韻味獨特,承載著榆林的發展史和文化底蘊。2月17日,中國非遺保護年會(hui) 開幕式前夜,非遺大集在榆林老街開集。市民遊客沿著老街一路走去,時常被曲藝表演等吸引,又或深入展館,一探各地非遺特色與(yu) 精妙。

  此次非遺大集設置了4800平方米的非遺精品展館,包括三秦街、河洛街、天府街、齊魯街4條特色非遺街市,與(yu) 榆林老街集市映照相融,此外還推出了非遺展演和紅色非遺展,100多個(ge) 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遺攤鋪、各級非遺傳(chuan) 承人500餘(yu) 人,展示了203個(ge) 非遺項目。作為(wei) 主賓省單位的山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都帶來了當地最具代表性的特色非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非遺大集的參觀人數已達60萬(wan) 。

  “展館中,在參觀的明線外,還有一條遊戲的暗線。您可以從(cong) ‘藝人登記處’取卡進入遊戲,到‘藝人之家’賞民俗,跟著藝人學說唱,走完全程將還會(hui) 獲得一枚紀念章。”河南省非遺保護和智慧化中心副主任白露一邊耐心地介紹著遊戲規則,一邊將參觀者引至“亮書(shu) 台”。台上,國家級非遺項目河南墜子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陳勝利和他6歲的孫女陳尚恩正同台演繹《司馬光砸缸》和《玲瓏塔》片段,落落大方的台風和清新悅耳的說唱,著實出彩,讓觀眾(zhong) 聽得入了神。“我希望將來能成為(wei) 馬街書(shu) 會(hui) 的‘書(shu) 狀元’,在更大的舞台上唱響河南墜子。”陳尚恩這位小小傳(chuan) 承者已經有了明確的奮鬥目標。

  四川天府街按照茶館樣式設計,處處透著“巴適”氣息;山東(dong) 齊魯街仿照書(shu) 院布置沉浸式空間,詮釋孔孟之道……山東(dong) 省菏澤市魯西南鼓吹樂(le) 民間藝人潘愛民專(zhuan) 程來逛精品展館,希望在非遺大集尋覓當地特色樂(le) 器。他認為(wei) ,老街化身實景式非遺商業(ye) 街區,文化氛圍更加濃厚,令人們(men) 在輕鬆愉悅的遊覽和消費中關(guan) 注非遺、愛上非遺。

  碰撞智慧 非遺傳(chuan) 得開

  弘揚時代價(jia) 值是非遺保護的核心命題,守正創新是非遺傳(chuan) 承的重要方式。緊跟非遺研究前沿,中國非遺保護年會(hui) 舉(ju) 辦了非遺論壇,眾(zhong) 多專(zhuan) 家學者、非遺傳(chuan) 承人圍繞非遺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展開了深度交流。

  “非遺具有傳(chuan) 承性、時代性,有利於(yu) 增強民族團結、文化自信,是國家民族的文化標誌和軟實力的重要源泉。”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王蒙認為(wei) ,非遺作為(wei) 無形的文化遺產(chan) ,具有獨特價(jia) 值和魅力。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xi) 委員會(hui) 副主任雒樹剛認為(wei) ,近年來我國吹起了一股強勁的“國潮”之風,非遺元素大量進入產(chan) 品設計領域,將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通過現代審美的方式進行二次創作,讓年輕人普遍接受並喜愛。“保護傳(chuan) 承非遺,就是保護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立藝先立魂,非遺保護傳(chuan) 承,第一緊要的是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這個(ge) 魂立起來。”雒樹剛表示。

  近年來,短視頻和直播電商興(xing) 起,為(wei) 非遺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支持。許多非遺傳(chuan) 承人和老字號試水直播,找到了新賽道。不少年輕人也通過短視頻,找到非遺傳(chuan) 承人拜師學藝。

  “要保護性利用,在利用中傳(chuan) 承,讓非遺動起來、活起來、亮起來;注重技藝傳(chuan) 承,更要注重精神保護;要親(qin) 力、親(qin) 為(wei) 、親(qin) 身感悟,既發揮傳(chuan) 承人主體(ti) 作用,又要注重大眾(zhong) 實踐。”陝西省檔案局原局長、國家級非遺項目陝北民諺省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王建領說。

  接續美好 非遺“火起來”

  “這幾天,從(cong) 全國各地到榆林遊玩的遊客特別多,比過年還要熱鬧,真沒想到能在榆林欣賞到各地非遺。”榆林市民吳玉河感歎。

  80歲高齡的泰山皮影戲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範正安這次來榆林,表演了《泰山石敢當》,很快就收獲了一批新粉絲(si) ,其中不乏青少年。“我從(cong) 8歲就開始學習(xi) 皮影,現在已有70多年了。這幾年,看著年輕人參與(yu) 到皮影製作中,還玩出了不少新花樣,我特別高興(xing) ,非遺保護傳(chuan) 承與(yu) 時俱進,才能傳(chuan) 得開、留得下。”範正安說。

  “山親(qin) 水親(qin) 人最親(qin) ,三弦一彈唱鄉(xiang) 音,咱是說書(shu) 唱曲的人,踩著黃土走千村……”陝北說書(shu) 《咱是說書(shu) 唱曲的人》以流行樂(le) 方式演繹傳(chuan) 統說唱,令人耳目一新。該作品的主要創作者、橫山區文化館業(ye) 務幹部孫占東(dong) 這幾年沒少“折騰”。從(cong) 改變人員編排方式、擴大演出規模,到加入貝斯、吉他、馬頭琴等合奏,廣泛借鑒聲腔,他一直在探索陝北說書(shu) 走近年輕人的方式。“我們(men) 得敢於(yu) 創新,道出新時代新生活的新麵貌。”孫占東(dong) 介紹,每次集中創作,他都盡量讓不同年齡的說唱藝人參與(yu) 進來。大家集思廣益,互相啟發,讓說唱藝術登得上台麵、走得進生活。

  匠心、技藝、精品共聚一堂,搭起了非遺保護成果創意展示的大舞台。技術、創意、傳(chuan) 播實時在線,擴大了非遺保護傳(chuan) 承的影響力。非遺保護傳(chuan) 承“年輕態”也收獲了人們(men) 的熱情支持,形成了線下、線上合力發展的火熱景象。

  非遺大集開集當天,四川參展團統計了當晚非遺產(chan) 品的銷售額,幾個(ge) 小時內(nei) 就達到了5萬(wan) 元。其中,新繁棕編、立江臘肉、龍玲剪紙、成都糖畫等非遺項目的新品,特別受榆林當地群眾(zhong) 喜愛。各大網絡平台的推介也不斷提升中國非遺保護年會(hui) 的熱度。“非遺人之家”平台對中國非遺保護年會(hui) 進行了全程實時轉播,並邀約多位網絡達人助力非遺傳(chuan) 播、直播帶貨等。據統計,線上與(yu) 本屆年會(hui) 相關(guan) 信息的總點擊量已超6億(yi) 。(王彬)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