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顯示有空閑充電樁卻總撲空 新能源車充電APP為啥不好用

發布時間:2023-02-24 09:59:00來源: 北京日報

  如今,繁忙的道路上,新能源汽車的身影隨處可見。最新公布的新車銷量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占比由2021年的1/8增至2022年的1/4,也就是說,新車銷售中每4輛車裏就有1輛新能源汽車。相應的,不論小區內(nei) 、商圈周邊還是道路旁,配建的公共充電樁也越來越多,方便市民了解充電樁位置及使用情況的手機程序應運而生。

  不過,許多新能源車車主反映,出門在外想要用上公共充電樁依舊不容易。明明手機APP上顯示附近有空閑充電樁,跟著導航找過去卻撲了個(ge) 空,這種情況並不少見。這是怎麽(me) 回事兒(er) ?有沒有解決(jue) 辦法?記者展開調查。

  遭遇1

  APP顯示“名不副實”

  打開手機地圖、微信充電小程序或APP,搜索附近的公共充電站,查看哪裏有空閑的充電樁,再導航前往,這是大多數新能源車車主尋找公共充電樁的基本操作。

  新能源車車主李女士近日駕車帶家人到通州區華聯天時名苑購物中心,快到商場時,發現續航電量已經不多。李女士說,她以前很少來這裏,對周邊的充電設施並不熟悉,於(yu) 是打開國家電網的“e充電”APP搜了一下,發現剛好有一個(ge) 公共充電站緊挨著商場,係統上顯示有2個(ge) 充電樁為(wei) “空閑”狀態,而且是快充。“離得這麽(me) 近,我想都沒想就直接開車過去了。”她到達目的地後卻發現,所有充電車位都停滿了車,壓根兒(er) 沒有“空閑”。“本想圖方便,結果白跑一趟。”

  記者根據李女士提供的線索,來到北苑地鐵站停車場公共充電站。該停車場為(wei) 4層立體(ti) 停車場,充電樁均設在1樓。停車場內(nei) 共建有十幾個(ge) 充電樁,多數都貼著“暫停使用”的標誌,僅(jin) 有5個(ge) 充電樁可供使用,而且這些充電車位上停滿了車輛。這時記者打開“e充電” APP,卻發現上麵仍顯示有2個(ge) “空閑”。

  再仔細看停在充電車位上的車輛就會(hui) 發現,其中1個(ge) 正在充電,2個(ge) 已經充滿,另外2個(ge) 則是被未充電的車輛占位。也就是說,APP上顯示的情況,與(yu) 充電車位的實際狀況並不匹配。

  記者撥通了APP上預留的電話,接線人員表示自己是充電樁安裝方,並非管理方,如遇設備損壞,可以聯係他維修,但記者所說的問題,應當谘詢停車場管理人員。

  停車場管理人員表示,記者所說的現象實際上是占位問題。管理人員稱,燃油車占充電車位、新能源車充滿電但不挪車的現象已存在多年,盡管充電站張貼了多個(ge) “充電完畢盡快挪車”“非充電嚴(yan) 禁占用”的提示,但收效甚微。

  遭遇2

  燃油車“霸位”依然嚴(yan) 重

  打開“特來電”微信小程序,可以搜索到朝陽區三間房南裏4號院有10個(ge) 公共充電樁,從(cong) 今年年初至2月23日,記者先後十餘(yu) 次通過小程序查看充電樁的使用狀態,每次查看,大多數充電樁都處於(yu) “空閑”狀態。但刷一下小程序上的評論區就會(hui) 發現,幾乎全部是吐槽燃油車占位嚴(yan) 重的留言,最早的一則評論在2022年11月份,顯示“充電樁不少,但全被不充電的車占了位置,成了免費停車位,真正要充電的車很難靠近充電樁”。

  市民張先生就有這樣的遭遇。“小程序上顯示,這附近有好幾處公共充電站,但三間房南裏4號院的樁最多,空閑也最多,”張先生本來盤算著,這麽(me) 多空位置,怎麽(me) 也能充上電,一來卻傻眼了,小程序上的“空閑”車位全部被燃油車占據,無奈隻好再去尋找其他充電站。

  記者跟隨張先生重溫了一遍“被坑”之旅。打開小程序搜索“三間房南裏4號院充電樁”,點擊進入頁麵後,可以看到10台終端中僅(jin) 有2台為(wei) “充電中”,其餘(yu) 8台均為(wei) “空閑”。“很多車主和我一樣,平時依賴小程序上的提示尋找充電樁,按理說,哪裏有‘空閑’,就說明哪裏的充電樁可以用,但事實並非如此。”緊接著張先生駕車帶記者來到該充電站。充電站停得滿滿當當,8個(ge) “空閑”車位上停放著燃油車、三輪代步車及未充電的新能源車。

  “你看,和我上次遇到的情況一樣。”張先生歎了口氣,“車輛‘霸位’導致這些充電小程序形同虛設。”

  遭遇3

  小區裏找充電車位全憑運氣

  不僅(jin) 出門在外依賴手機上的程序尋找充電樁,不少車主回自家小區充電也少不了先拿出手機看一看。家住房山區富燕新村小區的李先生下班時總要先打開手機地圖,從(cong) 上邊查看小區哪裏有空閑充電樁。

  記者發現,富燕新村共有4個(ge) 區,二區和四區都有公共充電站,這兩(liang) 個(ge) 區緊緊相鄰,互相連通,兩(liang) 座充電站雖然直線距離不足百米,但二區和四區之間高度落差較大,兩(liang) 區交界處是十餘(yu) 米高的台階,隻有行人可以直接從(cong) 台階穿行,車輛則必須繞到小區外轉一圈。為(wei) 了少繞路,李先生每次都先從(cong) 地圖上搜索這兩(liang) 座充電站,確定哪座充電站有空位後再開車前往。

  “下班越晚,這種方法的成功率就越低。”李先生說,他常常遇到根據提示來到四區充電站,發現位置全部被占,又隻好繞到二區,“運氣差的話連二區的空位也都被占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無論二區還是四區的充電站,都豎著“充電車位請勿占停”的牌子,但兩(liang) 座充電站都占位嚴(yan) 重,占據“空閑”車位的,既有燃油車,也有充滿電後一直沒有開走的新能源車。

  對此,物業(ye) 工作人員表示,居民已多次反映占位問題,物業(ye) 方也已經加大了巡查力度,如果車主著急充電,物業(ye) 可以幫忙挪車。

  問因

  小程序隻能識別充電樁狀態

  經過探訪記者了解到,不論手機導航、微信充電小程序還是APP,普遍都存在數據不準確、顯示與(yu) 實際不符的情況,而這些數據偏差都指向同一個(ge) 原因——車輛占位。

  為(wei) 何充電車位被占,係統卻仍顯示“空閑”?記者聯係了多家充電樁公司的客服人員尋求答案,解釋是一致的:手機程序上的數據並非不準確,從(cong) 車主使用體(ti) 驗上看,充電車位和充電設備往往是一體(ti) 的,但手機程序隻能與(yu) 充電設備連接,暫時還不具備能夠識別車位是否被占用的功能。在車主所查看的程序中,一般有三種狀態:空閑、充電和故障,部分程序還會(hui) 顯示“已插槍”。不論哪一種狀態,顯示的都是充電樁的使用狀態,無法體(ti) 現充電樁所在車位是否被占用。

  客服人員表示,一般情況下,充電樁公司所提供的服務是維護維修,無法解決(jue) 車輛占位導致手機程序的數據“不準確”的問題。

  尋方

  智能地鎖緩解燃油車占位

  因為(wei) 車輛占位,充電小程序的便捷功能難以派上用場,這是很多新能源車主的充電痛點。不過這一問題並非無藥可救。

  在豐(feng) 台區萬(wan) 達廣場西鐵營店地下三層的停車場裏,記者發現一排帶有地鎖的公共充電樁。正在充電的車主陳先生說,這裏有10個(ge) 公共充電樁,都安有地鎖,但這些地鎖並不是私人安裝的,而是由充電樁公司統一安裝的智能地鎖。“地鎖平時是立著的,隻有掃碼以後才能落鎖,所以不會(hui) 出現燃油車占位的問題。”

  安裝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這種升級後的充電設備正是為(wei) 了防止燃油車占位而設計的。打開智能地鎖的方式有兩(liang) 種,一種是車主通過微信、支付寶或小程序掃碼後自動落鎖,一種是攝像頭自動識別新能源車牌號後落鎖。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彌補手機程序上無法顯示充電車位狀態的問題。

  記者發現,升級後的公共充電站占位現象確實少了很多。但可惜的是,這10台充電設備中,半數地鎖已經損壞,就在記者觀察的半個(ge) 小時內(nei) ,先後有兩(liang) 輛燃油車停在了地鎖損壞的充電車位上。市民反映,遇到節假日或周末客流高峰期,占位情況會(hui) 更加嚴(yan) 重。

  小區裏、道路旁等其他公共區域是否也能安裝這種帶有智能地鎖的充電設施?安裝公司的工作人員說,這種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公共充電樁的建設一般由安裝公司和場地提供方合作完成,是否能夠安裝,還要看場地提供方的意願。“例如在小區裏建設公共充電樁,一般是物業(ye) 公司提供場地,我們(men) 負責安裝和維護。所以要在小區裏安裝這種充電樁,需要征得物業(ye) 和業(ye) 主們(men) 的同意。”本報記者 鹿藝佳 文並攝

  記者手記

  解決(jue) 充電痛點需“複方藥”

  這次民生調查讓記者欣慰的是,雖然新能源車充電目前還存在各種不便,車輛“霸位”的老現象還未得到有力遏製,但解決(jue) 痛點的探索腳步從(cong) 未停止,“藥方”已越來越多。

  從(cong) 北苑地鐵站停車場公共充電站、富燕新村小區公共充電站的情況來看,單純依賴設立提示牌、工作人員勸阻等方式,對治理車輛占位收效甚微;而萬(wan) 達廣場西鐵營店公共充電站的設備升級,確實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一種解題思路。但倘若服務沒跟上、維護沒跟上,升級的設備也會(hui) 失去用武之地。因此,去除燃油車“霸位”的病根需要“複方藥”,既依賴設施的不斷智能化,也需要服務管理措施的不斷細化。

  當然,我們(men) 也看到,車輛占位的背後是停車資源與(yu) 充電需求之間的矛盾。因此,升級的設備也並非適用於(yu) 所有公共場所,仍需相關(guan) 各方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對症開方,讓燃油車和新能源車能合理共享公共空間。

  《北京日報》2023年2月24日第9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