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農民增收保“價”護航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做好2023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意見》對做好2023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作出總體(ti) 部署,其中提出,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nong) 作用,優(you) 化“保險+期貨”。值得關(guan) 注的是,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8年提及“保險+期貨”。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保險+期貨”模式已成為(wei) 服務“三農(nong) ”的重要抓手,隨著該模式進一步普及和發展,期貨行業(ye) 有望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多助力。
服務優(you) 勢逐漸顯現
“保險+期貨”自2016年提出以來,連續8年寫(xie) 入中央一號文件。什麽(me) 是“保險+期貨”業(ye) 務模式?簡單講,就是農(nong) 民通過從(cong) 保險公司購買(mai) 以期貨價(jia) 格為(wei) 標的物的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保險或者收入保險產(chan) 品,將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波動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再購買(mai) 期貨公司風險子公司的場外期權,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再在期貨市場進行對衝(chong) ,將風險轉移給期貨市場,期貨市場相當於(yu) 為(wei) 保險公司提供了“再保險”。
銀河期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保險+期貨”融合了保險、期貨等行業(ye) 在信息、智力、資金等方麵優(you) 勢,提升了期貨市場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深度和廣度。農(nong) 戶通過購買(mai) 項目保險這種簡單易懂的操作,能規避價(jia) 格大幅波動所帶來的衝(chong) 擊,穩定生產(chan) 。而對於(yu) 期貨公司來說,“保險+期貨”是一種新的場外業(ye) 務,拓寬了其業(ye) 務來源,幫助期貨公司在未來發展中具備多樣化、差異化服務優(you) 勢。
“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及農(nong) 業(ye) 現代化發展,合作社、托管組織等規模化新型經營主體(ti) 逐步增多,風險管理訴求急劇上升,在政策性資金支持有限的情況下,催生了商業(ye) 化‘保險+期貨’的出現。”中糧期貨“保險+期貨”業(ye) 務總監陳馳表示。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先提“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nong) 作用”,再提“優(you) 化‘保險+期貨’”,而不是直接提出優(you) 化“保險+期貨”模式。在陳馳看來,這為(wei) 模式的優(you) 化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期貨作為(wei) 金融市場的重要分支之一,如何與(yu) 保險、銀行等金融機構多層次結合將是今後資本市場服務“三農(nong) ”的著力點。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多層次資本市場、“保險+期貨”模式均能夠有力服務“三農(nong) ”。而“保險+期貨”模式經過幾年的探索,各級政府、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期貨與(yu) 保險經營機構參與(yu) 程度不斷提高,模式創新穩步推進。
據了解,作為(wei) “保險+期貨”模式的探路者,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通過“保險+期貨”項目幫助農(nong) 戶安心種植、養(yang) 殖。2022年全年,大商所引導64家期貨公司聯合保險公司開展了11個(ge) 大豆振興(xing) 專(zhuan) 項、19個(ge) 生豬專(zhuan) 項、23個(ge) 地區專(zhuan) 項和309個(ge) 養(yang) 殖分散項目,共開展362個(ge) 項目,共計理賠約3.5億(yi) 元。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多年推廣和完善,“保險+期貨”項目保費來源已逐步實現向“多方共擔”升級,各界認可度和參與(yu) 度不斷提高。
業(ye) 務模式不斷創新
近年來,在監管部門不斷推動、交易所有力支持下,“保險+期貨”模式加速完善,保障品種持續豐(feng) 富、規模實現穩步擴大,覆蓋地域得以進一步拓寬,期貨市場也積累了豐(feng) 富的農(nong) 產(chan) 品期貨、期權服務“三農(nong) ”經驗,創新出了個(ge) 性化、多元化的業(ye) 務模式。
據悉,鄭州商品交易所結合自身品種特點,以貼近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需求和品種產(chan) 業(ye) 特征為(wei) 導向,不斷推進“保險+期貨”業(ye) 務模式、組織模式優(you) 化創新。2022年共開展項目21個(ge) ,涉及白糖、蘋果、紅棗、花生、棉花5個(ge) 特色品種,覆蓋陝西、甘肅、雲(yun) 南、廣西、山東(dong) 、河南、遼寧、新疆8省(自治區)。7年來,鄭商所累計推動承保相關(guan) 品種種植麵積520.09萬(wan) 畝(mu) ,服務參保農(nong) 戶41.43萬(wan) 戶,在提升農(nong) 戶市場風險管理能力、穩定種植收入方麵發揮了良好作用,豐(feng) 富了特色農(nong) 業(ye) 補貼政策工具箱。
南華期貨總經理賈曉龍認為(wei) ,隨著“保險+期貨”不斷試點,期貨與(yu) 農(nong) 業(ye) 的關(guan) 聯愈加緊密。同時,監管機構也表示,將支持地方優(you) 勢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期貨期權品種研發,提升現有品種運行質量,為(wei) “保險+期貨”項目對衝(chong) 提供便利性高、流動性強的風險對衝(chong) 交易平台。商品交易所正陸續開發如馬鈴薯、溫度指數、咖啡、高粱等期貨品種。隨著我國商品期貨品種體(ti) 係不斷豐(feng) 富和完善,將進一步強化市場服務能力,更好滿足實體(ti) 經濟風險管理需要。相信“保險+期貨”模式將服務和惠及更多農(nong) 戶、產(chan) 業(ye) 和地區,“保險+期貨”的道路將越走越遠。
在期貨公司層麵,興(xing) 業(ye) 期貨通過自有出資、期貨交易所支持、集團銀期協同等多種模式,充分發揮期貨風險管理“穩定器”作用,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的價(jia) 格波動上“保險”,出台相關(guan) 扶持政策,大力支持“銀行+保險+期貨”業(ye) 務,積極探索通過價(jia) 格風險管理,推進金融創新服務“三農(nong)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例如,2022年7月,興(xing) 業(ye) 期貨聯合人保財險在甘肅省安定區開展了保險標的為(wei) 生豬的“保險+期貨”項目。該項目為(wei) 生豬養(yang) 殖戶提供了約1550萬(wan) 元的生豬價(jia) 格保險,保障方向是下跌,約定了保險價(jia) 格,一旦生豬價(jia) 格下跌,導致最終結算價(jia) 格低於(yu) 保險價(jia) 格,對於(yu) 每噸生豬保險公司將賠付被保養(yang) 殖戶結算價(jia) 格低於(yu) 保險價(jia) 格的價(jia) 差部分,避免了因“豬周期”導致的養(yang) 殖戶損失。
銀河期貨作為(wei) 頭部期貨公司之一,因地製宜運用“保險+期貨”提升運用金融工具規避風險的能力。據介紹,銀河期貨自2016年起開展“保險+期貨”業(ye) 務,2022年,銀河期貨共開展“保險+期貨”業(ye) 務418筆,覆蓋玉米、生豬等農(nong) 產(chan) 品58.21萬(wan) 噸,名義(yi) 本金48.34億(yi) 元,產(chan) 生賠付3.8億(yi) 元,惠及農(nong) 戶超4萬(wan) 戶。
配套製度仍需完善
盡管“保險+期貨”模式已經取得長足發展,但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在業(ye) 務的具體(ti) 開展中依然會(hui) 麵臨(lin) 一些難點和挑戰。
“在業(ye) 務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困擾主要有三點:一是部分地區對‘保險+期貨’了解較少,農(nong) 戶接受程度低,很多項目都嚴(yan) 重依賴交易所資金和幫扶資金,且農(nong) 戶對賠付率尤其看重,往往要求項目有保底賠付;二是很多偏遠地區的農(nong) 戶往往較為(wei) 分散,規模較小;三是目前‘保險+期貨’的保費補貼主要來源於(yu) 交易所補貼、地方專(zhuan) 項補貼、期貨公司等捐贈資金,這種補貼不具有可持續性。”銀河期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針對上述困擾,該銀河期貨有關(guan) 負責人建議,未來發展應當加大相關(guan) 培訓及宣傳(chuan) 普及,培養(yang) 當地風險管理意識,同時引入更多財政資金和社會(hui) 資金的參與(yu) ,降低農(nong) 戶對幫扶資金的依賴;未來還應豐(feng) 富“保險+期貨”模式,尤其是引入訂單農(nong) 業(ye) ,推動中小農(nong) 戶加入合作社或龍頭企業(ye) ,向職業(ye) 農(nong) 民轉化;此外,還應建立長期、完善的保費補貼機製,明確資金補貼機製,比如將更多“保險+期貨”納入“以獎代補”等財政補貼支持範圍內(nei) 。
談及如何優(you) 化“保險+期貨”模式,田利輝認為(wei) ,盡管該業(ye) 務模式發展迅速,但保險公司購買(mai) 根據農(nong) 產(chan) 品期貨價(jia) 格開發的價(jia) 格保險產(chan) 品尚需進一步豐(feng) 富,要更貼合農(nong) 民、農(nong) 村、農(nong) 業(ye) 的實際需求,而且要實現普惠發展。期貨公司風險子公司則需要提供更為(wei) 適宜的場外期權,在互惠的情況下協助保險公司轉移自身承擔的風險。期貨公司風險子公司需要更好地設計和開展對衝(chong) 交易,實現自身發展。
賈曉龍建議,首先,從(cong) 產(chan) 品內(nei) 部設計來說,需要進一步增強項目方案設計和對衝(chong) 交易能力,優(you) 化對衝(chong) 策略,切實提升項目保障效果,穩定服務對象收益。其次,從(cong) 項目結構創新與(yu) 完善著眼,積極探索創新“保險+期貨+N”服務鏈條,進一步強化試點服務深度,在原有模式基礎上實現延伸和拓展,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各方主體(ti) 參與(yu) 其中,提升試點綜合服務質效。此外,還要加深渠道合作、廣借外力,豐(feng) 富保費結構,推動“保險+期貨”獲得財政資金常態化、機製化支持,提升農(nong) 戶及相關(guan) 政府部門對該模式的理解,使得“保險+期貨”模式可以持續性發展。(馬春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