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孩子總跟家長“對著幹”?
微信公眾(zhong) 提問
我們(men) 家孩子今年剛上初二,最近特別喜歡跟我們(men) 家長“對著幹”,我們(men) 給他的建議,總是不聽,表現得非常煩躁,還總是衝(chong) 著我們(men) 喊“別總拿你們(men) 方式要求我,別管我”……作為(wei) 家長,我們(men) 應該怎麽(me) 做?
專(zhuan) 家觀點
北京教育學院豐(feng) 台分院心理教研室主任、正高級教師程忠智:家長遇到孩子跟自己“對著幹”時,一般會(hui) 有兩(liang) 種反應,一是家長會(hui) 感到很憤怒,感到自己的權威被挑戰,會(hui) 通過更為(wei) 強力的壓製來迫使孩子聽話。二是家長會(hui) 感到很無奈,感到對孩子無可奈何。
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意識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已經有了獨立的意識。他們(men) 會(hui) 認為(wei) 自己長大成人了,成熟了,遇事也不太願意受到更多的約束,希望能夠獲得解決(jue) 事情的主導權。
因此,家長應從(cong) 三個(ge) 方麵關(guan) 注孩子。首先,給孩子選擇的自主權。青春期的孩子在麵對事情時,希望有自主的權利。在遇到事情時,家長可以提前讓孩子了解不同解決(jue) 事情的方法的利弊,讓孩子自主選擇如何解決(jue) 。如果家長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解決(jue) 問題,孩子會(hui) 感到選擇權被剝奪,很可能會(hui) 逆反,會(hui) 產(chan) 生對抗家長的情緒。比如,周末與(yu) 孩子一同外出吃飯,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餐廳的權利,把主導權給孩子;孩子發展什麽(me) 樣的興(xing) 趣愛好,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意願等。
第二,對孩子的能力給予認可。孩子內(nei) 心非常希望得到家長的認可。家長可以跟孩子“示弱”,在與(yu) 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有意多向孩子“求助”,讓孩子有機會(hui) 幫助家長,給孩子被認可的感覺。比如,家中的電器壞了,可以請孩子幫忙修理……在遇到困難時,可以請孩子運用所學,以及他們(men) 的經驗,提出解決(jue) 問題的方案或建議。讓孩子感受到他們(men) 是有能力的、有價(jia) 值的。
第三,家長要學會(hui) 尊重孩子。孩子頂撞家長很多時候是感受到來自家長的不尊重。如何尊重孩子?家長首先要保護孩子的“麵子”,不要輕易在外人麵前暴露孩子的缺點,不要在有外人的情況下批評孩子、否定孩子,讓孩子“沒麵子”。反而,有外人在現場時,要給足孩子麵子。在保護孩子的“麵子”的同時,還要關(guan) 照到孩子的“裏子”。所謂“裏子”,是指孩子的創意、想法、價(jia) 值觀等。每個(ge) 孩子都有自己處世的方式和解決(jue) 問題的方法,都有自己習(xi) 慣性的思維方式。隻要孩子在這些方麵都得到了家長的充分尊重,孩子才能夠做到尊重家長。此外,家長還要尊重孩子的勞動成果。比如,有時孩子成績雖不理想,但確是他努力的成果,家長應該看到孩子的努力付出,表揚孩子的努力過程和智慧。再如,孩子的家務勞動成果、手工作品成果等,隻要是孩子努力付出的就要被正視,都值得家長尊重。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當孩子正處於(yu) 情緒激動、煩躁狀態時,家長這時候一定要冷靜,或者暫時離開當時的環境,否則會(hui) 使矛盾激化。文/記者 武文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