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生育高峰後人口下降 多出來的學校怎麽辦

發布時間:2023-03-01 09:5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據《中國新聞周刊》等媒體(ti) 報道,2023年以來,北京、廣州、濟南、大連多地發布了義(yi) 務教育學位預警。北京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7至2022年,北京已累計增加18萬(wan) 個(ge) 中小學學位,並計劃在2023年繼續增加2萬(wan) 個(ge) 中小學學位。這些學位壓力源自2016年“全麵二孩”政策實施當年出生人口的大幅增長。

  然而,故事的另一麵是,短短一年生育高峰後,從(cong) 2017年起,我國出生人口持續快速下滑,從(cong) 當年的1723萬(wan) 人降至2022年的956萬(wan) 。出生人口大幅波動,對不同階段的教育資源造成一係列連鎖反應。出生人數下降,首先影響的自然是幼兒(er) 園,據報道,首輪幼兒(er) 園關(guan) 停潮已經出現。不難推算,小學、中學和高校將會(hui) 次第直麵人口波動,最終影響勞動力市場。

  簡單按出生人口推算,今年多地發布學位預警,是因為(wei) 2016、2017年是21世紀以來的出生人口高峰年。與(yu) 此同時,因為(wei) 2020年出生的幼兒(er) 隻有1200萬(wan) ,比2017年少了523萬(wan) ,今年一些地方的幼兒(er) 園已“一孩難求”。按照出生人口變化情況,倘若保持目前的高校招生規模不變,到2039年,我國的高校招生數很可能將超過出生人口數。

  今後幾年,會(hui) 不會(hui) 有一批幼兒(er) 園、學校關(guan) 停?這是輿論頗為(wei) 關(guan) 注的問題。顯然,應對出生人口變化,相關(guan) 部門應該做出有前瞻性的頂層設計,科學布局學校發展,應以出生人口減少為(wei) 契機,提高學校(幼兒(er) 園)建設標準,推進小校(園)小班建設,實施小班化教學、個(ge) 性化教育,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緩解社會(hui) 的教育焦慮,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hui) 。

  以幼兒(er) 園為(wei) 例。根據出生人口數,到2024年,我國幼兒(er) 園學位數可能多出幾百上千萬(wan) 個(ge) 。如果維持現在的幼兒(er) 園班額、師幼比不變,會(hui) 有相當數量的幼兒(er) 園因招不滿而減聘教師,甚至關(guan) 停。但是,我國當前幼兒(er) 園的師幼比明顯偏低的,根據全國教育事業(ye) 發展統計公報,2021年,我國學前教育在園幼兒(er) 4805.21萬(wan) 人,學前教育專(zhuan) 任教師為(wei) 319.10萬(wan) 人,專(zhuan) 任教師師幼比為(wei) 1∶15。而發達國家的這一比例約在1∶10,1∶9左右,部分國家甚至可以達到1∶7。

  提高師幼比,既能改善幼師的工作環境,也能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如果把專(zhuan) 任教師師幼比提高到1∶10,我國的幼師並不會(hui) 因出生人口減少而多出來。但要實現這一點,需要有關(guan) 部門提高學前教育生均撥款,增加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如果按照當前的生均撥款標準撥款,就會(hui) 出現在園幼兒(er) 減少,導致幼兒(er) 園難以為(wei) 繼。

  其他教育階段的師資隊伍建設、學校發展同樣如此。根據全國教育事業(ye) 發展統計公報,2021年,我國小學階段56人以上大班和超大班2.10萬(wan) 個(ge) ,占總班數的比例0.73%。其中,66人以上的超大班482個(ge) ,占總班數的比例0.02%。據統計,我國普通小學平均班額38人,初中46人。而發達國家小學和初中的班額在20人到25人之間。因此,當在學學生減少時,按照現在的班額,發展小學教育,還是降低班額,把小學班額降低到20人到25人之間,就需要各地作出決(jue) 策。

  減小班額,提高師生比(師幼比),是應對出生人口減少的正確選擇。此舉(ju) 既能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又可讓學校辦學規模、學位數富有彈性。未來,隨著鼓勵生育的措施落地,如果出生人口再次上漲,學校也有充分的空間接受新增的適齡學童。

  熊丙奇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