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幸福之城,成都真巴適
光明日報記者 周洪雙 李曉東(dong)
持續穩居“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連續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蟬聯“外籍人士眼中最具吸引力城市”,新獲評“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近來,四川成都接連捧回沉甸甸的榮譽,每一次都“刷爆”了成都人的社交網絡。
這些榮譽為(wei) 何花落成都?生活在成都的人最有發言權。2022年,成都高質高效完成重點民生項目,第三方調查滿意率達93.3%,同比提升兩(liang) 個(ge) 百分點。作為(wei) 常住人口突破2100萬(wan) 人的超大城市,成都如何破解治理難題,長期霸榜“幸福第一城”?
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成都的治理導向,也是成都的溫情堅守。成都提出,將把更優(you) 美的環境、更高效的服務、更文明的城市作為(wei) 增強人民幸福感的著力點,繼續延展幸福成都的廣度和深度。
公園城市,更宜居
“成都真巴適,能夠兼顧宜居宜業(ye) 。”來自湖北的曾夔用一口地道的成都話,暢談對這座城市的熱愛。曾輾轉三個(ge) 大城市工作而最後定居成都的他,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說起成都這些年的變化,曾夔最大的感受就是,身邊的公園更多了,周圍的環境更美了。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給人們(men) 帶來觸手可及的幸福感。成都始終把生態優(you) 先的理念融入城市高質量發展實踐之中,一步步把公園城市的“藍圖”轉化為(wei) 真實存在的“綠景”。
數據顯示,成都已建成各類公園1514個(ge) ,各級綠道6158公裏,累計實施增綠項目1.1萬(wan) 個(ge) ,新增綠地麵積11500餘(yu) 公頃,森林覆蓋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分別提升至40.5%、44.3%。
隨處可見的公園綠道,深刻改變著成都人的生活習(xi) 慣。沿著綠道騎行,去龍泉山看日出,在公園裏露營、圍爐煮茶等新場景,不斷刷新著成都人的美好生活新體(ti) 驗。
“公園城市建設,不僅(jin) 要優(you) 化群眾(zhong) 身邊的生態環境,還要破解城市的發展難題。”成都市公園城市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成都對城市的空間、風貌等進行合理規劃,以青山綠道藍網優(you) 化城市生態空間格局,以重大生態工程為(wei) 牽引,做優(you) 做強中心城區、城市新區、郊區新城,塑造公園城市優(you) 美形態。
今年,成都還將開工建設天府藍網300公裏,新建、提升改造各類公園108個(ge) ,新建天府綠道800公裏,打造“金角銀邊”200個(ge) 、“口袋公園”20個(ge) 。
智慧蓉城,更便捷
“在小區門口路邊的停車位就可以充電,真是太方便了。”家住成都青羊區的李女士,通過鼓樓北四街路麵停車場的“智慧多功能路燈”完成了新能源汽車充電後,讚不絕口。
“我們(men) 以路燈燈杆作為(wei) 載體(ti) ,整合智慧環保、智慧通信、智慧停車、智慧充電等眾(zhong) 多智慧城市功能,實現智慧化管理城市、便捷服務群眾(zhong) 的目的。”成都市城管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智慧”賦能的路燈,可進行智慧城市物聯感知數據、視頻數據等數據流的采集與(yu) 分析處理。
大城之治,千頭萬(wan) 緒。成都以“智慧蓉城”建設為(wei) 牽引,全麵深化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公共服務“一網通享”、社會(hui) 訴求“一鍵回應”,投入運行智慧蓉城運行管理平台,提升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學治理的水平,實現由“治理”到“智理”的轉變。
如今,成都實現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100%“最多跑一次”、90%以上“可全程網辦”,線上服務平台“天府市民雲(yun) ”匯聚便民服務840項、服務市民6.6億(yi) 人次。12345熱線平台受理社會(hui) 訴求超2800萬(wan) 件,訴求解決(jue) 率、群眾(zhong) 滿意率均達90%以上,成為(wei) 親(qin) 民便民連心線、暖心線。
在智慧蓉城建設框架下,成都以智慧防疫、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應急管理等八大領域為(wei) 重點,構建“8+N”應用場景體(ti) 係。隨著越來越多的“智慧+”服務出現在人們(men) 身邊,“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想,越來越成為(wei) 人們(men) 的切身體(ti) 驗。
文明成都,更溫暖
“家門口就有高品質的閱讀空間,每個(ge) 月還有豐(feng) 富的文化活動,大家都喜歡來。”陽光明媚的周末,成都溫江區金馬街道濱河公園旁的圖南·留燈書(shu) 屋內(nei) 座無虛席。書(shu) 屋負責人說,書(shu) 屋投用後,受到附近群眾(zhong) 熱烈歡迎,很多人在這裏讀書(shu) 讀到很晚才回家。
留燈書(shu) 屋,顧名思義(yi) 就是24小時營業(ye) 的書(shu) 屋,為(wei) 市民提供了一個(ge) “慢閱讀”的空間。目前,溫江區已建成18個(ge) 留燈書(shu) 屋,平均藏書(shu) 2000冊(ce) ,並不定期更新,所有書(shu) 籍均可免費借閱。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nei) 在氣質,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近年來,成都將“創建為(wei) 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的根本理念貫穿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市的始終,先後出台成都爭(zheng) 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十條措施、成都市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市行動方案,統籌布局,協同實施。
“通過建立每周一巡查、半月一拉練、一月一調度、一季度一測評‘四個(ge) 一’常態推進機製,推進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成都市文明辦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成都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推動發現問題並及時整改到位,真正讓人民群眾(zhong) 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人以城為(wei) 家,城以人為(wei) 本。成都將創城與(yu) 育人有機結合,通過常態化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係列評選活動,引領著越來越多的普通人積極踐行善舉(ju) 。在“文明興(xing) 蓉”平台上,成都市注冊(ce) 誌願者突破345萬(wan) 人,每天800餘(yu) 場文明實踐誌願服務活動常態開展,讓群眾(zhong) 充分感受到幸福成都的文明之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