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過緊日子”不是權宜之計

發布時間:2023-03-06 10:48:00來源: 經濟日報

  每年兩(liang) 會(hui) ,黨(dang) 政機關(guan) 過緊日子都成為(wei) 受關(guan) 注的話題。一再提出和強調這個(ge) 原則,原因在於(yu) 這不僅(jin) 是應對當前財政收支矛盾之舉(ju) ,更是弘揚艱苦奮鬥、勤儉(jian) 節約精神的需要。

  “一錢之費,宜重宜慎”。艱苦奮鬥、勤儉(jian)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美德,也是我們(men) 黨(dang) 的事業(ye) 興(xing) 旺發達的寶貴經驗。如今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政府財力、社會(hui) 財富日益雄厚,“過緊日子”這根弦是否可以鬆一鬆?答案是否定的。從(cong) 現實因素看,雖然我國經濟實力越來越強,但麵對各種風險挑戰,加之發展事業(ye) 、保障民生的剛性支出需求,“錢袋子”並不寬鬆,財政收支還會(hui) 長時間處於(yu) 緊平衡狀態。從(cong) 我黨(dang) 的本質屬性和奮鬥經驗看,艱苦奮鬥、勤儉(jian) 節約是堅持人民至上的必然要求,也是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重要保證。由此可見,黨(dang) 政機關(guan) “過緊日子”必須作為(wei) 常態化紀律要求,形成一種習(xi) 慣和自覺。在新的時期,要結合新情況把“過緊日子”的要求進一步貫徹落實到位。

  “過緊日子”,要注重“節用裕民”。黨(dang) 政機關(guan) 要堅持勤儉(jian) 辦一切事業(ye) ,精打細算地花每一分錢,從(cong) 嚴(yan) 控製非重點、非剛性支出,特別是要大力壓減“三公”經費支出、遏製違規興(xing) 建樓堂館所等。在“節用”的同時,要想方設法“裕民”,也就是通過壓減行政開支,把資金更多用來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民生福祉。應該說,落實“過緊日子”的成效頗為(wei) 顯著,中央本級和各地區“三公”經費等行政開支預算持續壓減,與(yu) 此同時,企業(ye) 稅費負擔輕了、民生保障水平提升了,這正是“節用裕民”的生動實踐。還要看到,近年來我國受一係列超預期因素衝(chong) 擊,經營主體(ti) 麵臨(lin) 不少新的困難,群眾(zhong) 生活也受到較大影響,需進一步加力實施“節用裕民”。

  “過緊日子”,要提升資金效益。“過緊日子”並非意味著少辦事、不辦事,而是要求在有限資金內(nei) ,多辦事、辦好事。這實際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就是在嚴(yan) 格支出管理的同時,努力實現管理效能和資金效益雙提升,注重結果導向、強調成本效益。科技、教育、就業(ye) 、醫療衛生、社會(hui) 保障……一係列民生重點領域都需要資金的持續投入,要把每一分錢花在關(guan) 鍵處、花出最大效益,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

  “過緊日子”,要強化製度約束。“過緊日子”既要成為(wei) 一種自覺,也需要有強有力的製度約束,給各級單位花錢戴上“緊箍咒”。我國持續推進建立現代預算製度,任何支出必須以列入預算為(wei) 前提。一方麵,要把艱苦奮鬥、勤儉(jian) 節約作為(wei) 預算收支安排的基本原則,從(cong) 嚴(yan) 從(cong) 緊編製預算,削減和取消低效無效支出。另一方麵,要硬化預算約束,把牢預算支出關(guan) 口,做到“無預算,不支出”。預算通過後,必須嚴(yan) 格執行,不得隨意進行追加,嚴(yan) 禁超預算、超標準安排支出。一些地方和官員違規建設樓堂館所、揮霍浪費公款的現象屢禁不止,有的甚至觸目驚心。對此,要加強財會(hui) 監督,對違法違規行為(wei) 要嚴(yan) 肅查處,依法依規開展追責問責,使財經紀律真正成為(wei) 不可碰觸的“高壓線”。

  “曆覽前賢國與(yu) 家,成由勤儉(jian) 破由奢”。黨(dang) 政機關(guan) 過緊日子不是一時之需、權宜之計,而是一貫的方針政策和長久的製度安排。用黨(dang) 政機關(guan) “緊日子”助力人民群眾(zhong) “好日子”,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的成色一定會(hui) 越來越足。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曾金華)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