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要堅持“三個共”
作者:劉仁有(江西旅遊商貿職業(ye) 學院黨(dang) 委委員、組織部部長)
職業(ye) 院校建設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是推進虛擬仿真技術與(yu) 職業(ye) 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技術技能實訓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有效舉(ju) 措,需要堅持共商、共建、共用,以技術革新賦能職業(ye) 院校高質量發展。
堅持共商,更多視角謀劃
職業(ye) 院校謀劃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須妥善處理好遠近、虛實、供需等三對關(guan) 係。
一要處理好遠和近的關(guan) 係。謀劃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既要著眼長遠,也要立足當下。著眼長遠要求準確把握未來發展趨勢,明確方向。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深刻改變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態,誰能因勢而謀、順勢而為(wei) ,誰就能搶占先機、贏得未來。因此,職業(ye) 院校要準確把握、前瞻預判未來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趨勢,在“十四五”事業(ye) 發展規劃中通盤考慮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立足當下要求客觀評估院校基礎,穩步推進,堅持“成熟先上、分步實施”的科學策略,區分各專(zhuan) 業(ye) 課程的特點,科學評估必要性和可行性,不盲目冒進、不貪大求全。
二要處理好虛和實的關(guan) 係。謀劃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既要以虛助實,也要以實助虛。以虛助實要求緊扣實訓主線,以虛擬仿真技術助力職業(ye) 院校技能教學。以實助虛要求緊盯育人主題,以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需要引領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建設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應圍繞培養(yang)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現實目標,對傳(chuan) 統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再造,服務教師的“教”、學生的“學”。
三要處理好供和需的關(guan) 係。謀劃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既要以需導供,也要以供保需。以需導供要求根據先進行業(ye) 企業(ye) 崗位技能新需求,搭建具有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構想性、智能性的輕量化平台,線上線下結合,滿足師生實訓教學需要。以供保需要求以豐(feng) 富的供應滿足多樣的需求,吸收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新標準,持續推進虛擬仿真實訓資源建設,為(wei) 師生提供智能化、個(ge) 性化、多樣化的虛擬仿真實訓服務。
堅持共建,更多主體(ti) 推進
虛擬仿真技術是集成人工智能、網絡、傳(chuan) 感、顯示等最新科技成果的綜合技術,對多元協作的要求非常高。建設虛擬仿真實訓中心不能單打獨鬥,而要堅持校企、校校、校本合作,協調聯動、凝聚合力。
一要堅持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是職業(ye) 院校的辦學模式,也是獨特優(you) 勢。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要發揮好這一優(you) 勢,在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麵持續深化校企協同。資金方麵,積極探索混合式、共建式、讚助式經費籌措形式,聚集合作企業(ye) 資金。技術方麵,由職業(ye) 院校撰寫(xie) 虛擬仿真實訓中心開發方案和腳本,委托合作企業(ye) 開發,彌補職業(ye) 院校技術儲(chu) 備不足、不全、不夠的問題。人才方麵,積極探索顧問指導、兼職引進、合作引進、客座特聘等柔性引進人才機製,借力合作企業(ye) ,培育壯大職業(ye) 院校虛擬仿真教師隊伍。
二要堅持校校合作。校校合作既是職業(ye) 院校的展示之窗,也是學習(xi) 之橋。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要積極與(yu) 普通高校、優(you) 秀職業(ye) 院校、普通中學合作。與(yu) 普通高校合作,重點在專(zhuan) 業(ye) 課程、教育教學、虛擬仿真技術和資源等領域,發揮普通高校在學習(xi) 者理論素養(yang) 提升方麵的優(you) 勢,增強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的理論深度。與(yu) 優(you) 秀職業(ye) 院校合作,重點在理念經驗、技能實訓、虛擬仿真技術和應用等領域,學習(xi) 優(you) 秀職業(ye) 院校在學習(xi) 者技術技能素養(yang) 提升方麵的典型案例和特色經驗,提高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的實踐深度。與(yu) 普通中學合作,重點在職業(ye) 啟蒙、技術習(xi) 得、分段培養(yang) 等領域,有針對性地布局虛擬仿真實訓資源,服務學習(xi) 者不同階段技術技能提升需要,擴大受眾(zhong) 覆蓋麵。
三要堅持校本合作。校本合作既是職業(ye) 院校的發展所需,也是使命使然。在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工作中,要統籌調度院校內(nei) 部二級學院、職能部門的力量,突出校本協力。要注重跨二級學院整合師資力量、實訓設備等資源,集中優(you) 勢力量攻堅。二級學院與(yu) 職能部門之間要統一規劃、統籌推進,消除建設中的政策和流程障礙。專(zhuan) 業(ye) 與(yu) 專(zhuan) 業(ye) 之間,要深度分析現有專(zhuan) 業(ye) 與(yu) 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建設的高密點、交叉點,跨專(zhuan) 業(ye) 統合現有力量,盤活現有資源。
堅持共享,更多維度應用
虛擬仿真實訓中心的價(jia) 值跟使用頻率成正比。虛擬仿真實訓中心要堅持開放共享、應用為(wei) 王的理念,從(cong) 自用、他用、多用等方麵,持續豐(feng) 富多維度、多視角、多功能的應用場景。
一要聚焦多功能,服務“自用”。建設虛擬仿真實訓中心的目的在於(yu) 支撐本校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yang) ,服務教師用,緊扣實訓課堂準備、課中實施、課後練習(xi) 、測評分析等全流程,助力教師自主編輯場景、資源屬性、腳本和事件,快速創作AVR課件及多形態教學內(nei) 容。服務學生用,搭建虛擬仿真學習(xi) 終端,開發更便捷、更智能、更個(ge) 性的搜索引擎,提供虛擬仿真實訓資源精準推送服務。服務管理用,搭建虛擬仿真資源管理與(yu) 共享係統,加強管理數據的全方位采集、全過程匯總、全鏈條分析和全口徑挖掘,支撐科學決(jue) 策。服務評價(jia) 用,搭建虛擬仿真實訓管理係統,實現對師生實訓形成性、過程性的科學評價(jia) 。
二要聚焦多領域,支持“他用”。建設虛擬仿真實訓中心除了服務本校外,還應通過國家職業(ye) 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或預留接口等形式,外向提供更多服務。支持企業(ye) 用,規劃開發虛擬仿真實訓資源,支持有學習(xi) 意願並具備學習(xi) 條件的企業(ye) 員工進行係統化、個(ge) 性化的技能學習(xi) 提升。支持其他學校使用,進一步密切校校合作,豐(feng) 富集團化辦學內(nei) 容。支持其他專(zhuan) 業(ye) 用,以共享優(you) 質實訓教學資源為(wei) 核心,推進虛擬仿真實訓資源跨專(zhuan) 業(ye) 應用。支持社會(hui) 使用,麵向大眾(zhong) 開放虛擬仿真實訓中心資源,持續增強影響力、引領力。
三要聚焦多場景,鼓勵“多用”。建設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既要緊扣實訓的主線,又不能局限於(yu) 實訓,應積極拓展更豐(feng) 富的應用場景。鼓勵培訓用,發揮虛擬仿真實訓技術在技能訓練過程中可重複、可觀摩、可再現等優(you) 勢,提升各類培訓效果。鼓勵考評用,在職業(ye) 院校招生考試技能等級評定和技能競賽等場景中,發揮虛擬仿真實訓技術規模化、標準化、規範化的優(you) 勢,增強考評競賽工作的公平性和科學性。鼓勵科研用,探索建設虛擬仿真實驗室,提升實驗教學質量。鼓勵科普用,結合職業(ye) 教育活動周、校園開放日、職業(ye) 技能競賽等活動,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開放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展示職業(ye) 院校內(nei) 涵質量、提升職業(ye) 院校品牌形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