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培養高端國際化人才——訪大連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宏代表
【兩(liang) 會(hui) 專(zhuan) 訪】
光明日報記者 吳琳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其間中國已與(yu) 151個(ge) 國家和32個(ge) 國際組織簽署200餘(yu) 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作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實踐平台,‘一帶一路’為(wei) 國際人才培養(yang) 與(yu) 合作創造了條件、搭建了橋梁。”大連外國語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校長劉宏代表接受本報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
“十年來,‘一帶一路’不僅(jin) 是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也是後疫情時代的合作之路、健康之路、複蘇之路、增長之路;不僅(jin) 為(wei) 世界經濟發展以及國際區域間的深度合作帶來福音,也為(wei) 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ang) 、科技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麵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內(nei) 在動力和外在機遇。”劉宏代表說。
十年間,大連外國語大學以國際化辦學為(wei) 特色,以人才培養(yang) 為(wei) 中心,為(wei) “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人才與(yu) 智力支撐,努力繪就一幅出彩的教育畫卷。劉宏代表表示:“我們(men) 要把愛國情、強國誌、報國行自覺融入實現偉(wei) 大夢想的奮鬥之中,依托學校國際化辦學平台‘走出去’,勇擔時代重任,服務於(yu) 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與(yu) 文明交流互鑒,努力培養(yang) 具有一流外語水平、廣闊國際視野、深厚人文素養(yang) 的高端國際化人才。”
劉宏代表強調,大連外國語大學主動融入國際學術環境,加強區域國別研究,精準對接和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先後成立了區域國別研究院、東(dong) 北亞(ya) 研究院、東(dong) 北亞(ya) 外交外事協同創新中心、中華文化海外傳(chuan) 播研究中心;與(yu) 遼寧省教育廳合作共建“一帶一路”人文交流機製協同創新中心,與(yu) 大連市發改委合作共建城市與(yu) 區域發展研究院,成立東(dong) 北地區首個(ge) 國家語委科研機構——中國東(dong) 北亞(ya) 語言研究中心;與(yu) 國外友好院校及駐華使領館合作,圍繞“一帶一路”與(yu) 區域國別智庫建設,建立了7個(ge) 區域和國別研究中心,並在教育部門備案,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智庫支撐。2022年,學校舉(ju) 辦了中國—中亞(ya) 論壇教育分論壇、上海合作組織大學校長論壇,積極開拓教育合作新領域;今年,學校將繼續推進與(yu) 中亞(ya) 國家的合作,籌備成立中國—中亞(ya) 國家語言文化交流中心。
劉宏代表表示,大連外國語大學將繼續堅持“請進來”與(yu) “走出去”並重的原則,不斷拓展來華留學教育事業(ye) 。學校目前接受來自世界5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長短期各類留學生來校學習(xi) ,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占比達63%,且人數連年增長,來華留學畢業(ye) 生活躍在各國教育、政治、經濟、外交、文化交流等領域,為(wei) 促進中外人文交流、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文化、促進當地漢語教學、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獻策出力。
“十四五”期間,大連外國語大學確立了“全麵建成東(dong) 北亞(ya) 區域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外國語大學”的戰略目標,更加注重推動“一帶一路”教育合作在東(dong) 北亞(ya) 地區的延伸和落地,全校師生積極服務大連、遼寧和東(dong) 北的高質量發展,持續為(wei) 地方經濟社會(hui) 繁榮發展貢獻力量。劉宏代表說:“我們(men) 將始終秉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理念,為(wei) ‘東(dong) 亞(ya) 文化之都’建設和遼寧深度參與(yu) 東(dong) 亞(ya) 區域合作,提供理論支持、智庫支撐和人才保障。”
麵對時代大潮,劉宏代表對深化“一帶一路”教育合作信心十足,“我們(men) 要著眼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合作的頂層設計與(yu) 宏觀指導,在人才培養(yang) 和科學研究方麵為(wei) ‘一帶一路’建設設立更加務實的項目;依托各類國際合作平台,開展更多實質性合作,探索人才培養(yang) 新模式,解決(jue) 區域人才緊缺問題;大力發展國際中文教育,進一步搭建融產(chan) 學研為(wei) 一體(ti) 的教育合作機製;加強數字化轉型的設施資源、信息平台建設,發動數字化新引擎,為(wei) ‘一帶一路’教育合作供需兩(liang) 端協同持續發力賦能,推動中國教育以更加開放自信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