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你的頸椎還好嗎 頭痛為什麽會和頸椎有關?

發布時間:2023-03-13 10:2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從(cong) 28歲開始,張佳(化名)就經常頭痛,痛得厲害時脖子也會(hui) 僵痛。著涼或勞累時,頭痛會(hui) 更加嚴(yan) 重。張佳是一名教師,平時工作很忙,曾經她覺得頭痛可能是因為(wei) “累了”,“休息一下就好”,所以沒太在意。這個(ge) 毛病到現在已經持續了5年。疫情期間,張佳每日在家裏備課、上網課,她感到頭痛明顯加重,嚴(yan) 重時甚至會(hui) 嘔吐,每次頭痛發作她都要靠吃止疼藥緩解。她去醫院做了頭部核磁檢查,卻沒有發現問題。後來,她去了中日友好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李輝檢查發現,在按壓她頸枕部的時候,有明顯疼痛,而且還有放射痛,放射痛的位置就是她頭痛的位置。李輝告訴她,她患的是頸源性頭痛。

  頭痛為(wei) 什麽(me) 會(hui) 和頸椎有關(guan) ?李輝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頸源性疾病的發病大多與(yu) 不良生活習(xi) 慣有關(guan) ,比如長時間在電腦前埋頭工作或低頭看手機、夏天長時間吹空調等。傳(chuan) 統醫學認為(wei) ,頭頸部肌肉長期勞損,或受到風寒侵襲,就會(hui) 經脈拘攣、絡脈不通,這就是常說的“不通則痛”。現代醫學認為(wei) ,頸部肌肉和筋膜由於(yu) 長期受到牽拉,張力增高,產(chan) 生無菌性炎症,在這種情況下,穿行於(yu) 肌肉和筋膜之間的頸枕部神經不可避免地會(hui) 受到機械性卡壓,在炎症刺激下,就會(hui) 產(chan) 生疼痛。頸源性疾病的症狀不隻有頭痛,常見的還有肩痛、手麻、頭暈等。

  “臨(lin) 床發現,頸源性疾病在年輕人中已是一個(ge) 普遍問題,很多年輕人會(hui) 受到落枕、脖子疼、肩膀疼的困擾,而他們(men) 幾乎都存在頸椎曲度變直、骨質增生的情況。”李輝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近年來,頸源性疾病的發病年齡還有降低趨勢。在接受記者采訪的當天,李輝剛接診了一名隻有十四五歲的頸源性頭痛患者,他因為(wei) 長時間低頭使用電腦和手機上網而發病,“我們(men) 在臨(lin) 床上看到,十幾歲就患上頸椎病的孩子有很多,基本上都是長時間保持一個(ge) 姿勢看電腦或手機導致的。”李輝說。

  頸椎病無法根治,隻能采取相應手段針對症狀進行緩解。對此,中日友好醫院推拿科主任唐學章表示,針灸和推拿都有一定的效果。

  唐學章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頸椎病的病因,第一是內(nei) 因,伴隨著年齡增加而出現的頸椎退行性改變,包括椎間盤變薄,椎間隙變窄,椎體(ti) 邊緣骨質增生等。第二是外部因素,外傷(shang) 、勞損和寒冷刺激。頸椎長期保持同一個(ge) 姿勢而造成的勞損,例如長期伏案工作、用電腦、玩手機等。寒冷刺激可引起頸部肌肉筋膜的緊張。頸椎病無論是頸肩部肌肉緊張,還是椎間盤骨質增生,都會(hui) 對神經或血管形成直接壓迫和刺激,神經或血管受到激惹,導致相應部位的組織受壓,從(cong) 而出現一係列不同的症狀。比如當神經受壓時,會(hui) 出現上肢疼痛、手麻的症狀,當椎動脈受刺激時,會(hui) 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從(cong) 而出現偏頭痛、眩暈、失眠、看東(dong) 西模糊、聽力下降、耳鳴等一係列症狀。

  唐學章說,在頸椎病的保守治療中,推拿是最常用、效果最好、見效最快的方式之一。推拿為(wei) 什麽(me) 可以治療頸椎病呢?他解釋說,首先,頸椎病的外在表現是肌肉緊張,推拿治療可以疏經通絡,通過手法使肌肉放鬆,經脈順暢。中醫常說,不通則痛,經脈通順了,很多疼痛都會(hui) 緩解。其次,推拿可以通過手法使錯位的筋骨恢複到正常位置,特別是對於(yu) 頸椎曲度的改變,隨著年齡增加以及長期伏案工作等原因,原本向前彎曲的頸椎生理曲度慢慢變直了,甚至向後反突。通過推拿治療,可以讓頸椎恢複到正常的生理曲度,從(cong) 而使經脈通順,疼痛問題也就解決(jue) 了。最後,推拿手法還可以活血化瘀,使瘀滯的血流動起來,達到使血脈運行通暢的效果。

  用針灸或針刀治療頸椎病也有不錯的效果。李輝介紹說,當症狀比較輕的時候,可以選擇傳(chuan) 統的針灸針。針灸針可以疏通筋絡,調暢氣血,肌肉緊張被解除了,疼痛也得到緩解了。當筋膜緊張、變性比較嚴(yan) 重時,則可以選擇針刀進行治療。針刀可以緩解肌肉和筋膜的緊張、痙攣,解除神經的卡壓,減輕炎症反應,從(cong) 而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李輝提醒,頸源性疾病容易反複發作,因而對待頸椎病需要防重於(yu) 治。“日常防護做得好,就可以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或者延緩頸椎病的進展。”

  養(yang) 成良好的習(xi) 慣可以保護頸椎,預防頸椎病的發生。對此,兩(liang) 位醫生給出以下建議:首先,在日常生活裏要注意站姿和坐姿。站立的時候,要挺胸、收腹、提臀、收下頜,讓身體(ti) 保持正直。坐著的時候要注意調整坐姿。正確的坐姿應該是:臀部坐實,整個(ge) 後背立直,頸、胸、腰保持正直,下頜微收,兩(liang) 腿平放,肩膀下垂。

  其次,要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個(ge) 姿勢,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長時間保持同一個(ge) 姿勢都容易誘發頸椎病,因此每隔一小時就要活動一下,換個(ge) 姿勢。

  再者,要進行適度的頸部運動,加強頸部功能鍛煉,可以通過做頸部操來放鬆頸部肌肉,練習(xi) 頸部屈肌力量。

  最後,要注意防寒保暖。受寒後,頸椎附近的肌肉、筋膜和血管會(hui) 收縮,從(cong) 而誘發或加重頸椎病的發生。因此,夏天要格外注意避免讓空調直接吹到脖子,可以借助絲(si) 巾、衣領等保護脖子。冬天戴圍巾時要把後枕部一起護住。

  “做到這些,就可以預防頸椎病的發生。”唐學章說。(記者 夏瑾)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