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議:將HPV疫苗納入適齡女孩接種計劃
宮頸癌、乳腺癌(以下簡稱“兩(liang) 癌”)是影響婦女健康的兩(liang) 大惡性腫瘤。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婦幼保健院腫瘤科副主任胡小青為(wei) “兩(liang) 癌”篩查及救治工作支招。
近年來,中國各地積極推動實施婦女“兩(liang) 癌”篩查服務,加強防治服務體(ti) 係建設,提高綜合防治能力,“兩(liang) 癌”篩查和診療不斷規範,群眾(zhong) 健康意識逐步提升。
胡小青說,就當前“兩(liang) 癌”篩查治療工作情況來看,目前還存在婦女自我篩查意識不強、篩查對象覆蓋麵較窄、資金投入保障不足、篩查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
她進一步分析稱,在廣大農(nong) 村地區,部分農(nong) 村婦女保健意識較差,參加“兩(liang) 癌”檢查的積極性不高;免費“兩(liang) 癌”篩查工作主要麵向農(nong) 村戶籍婦女、城市困難家庭、低保家庭婦女,受工作壓力和生活環境影響,城市婦女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此外,“兩(liang) 癌”免費篩查要求隻能是35歲至64歲的婦女,但是在臨(lin) 床工作中,胡小青遇到多例年齡小於(yu) 35歲或大於(yu) 64歲的宮頸癌、乳腺癌患者,按照政策規定,這些人卻不能享受免費篩查服務。
對此,胡小青建議製定完善適合中國婦女的宮頸癌篩查策略,從(cong) 以“治病為(wei) 中心”向“以健康為(wei) 中心”轉變,完善女性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發揮鄉(xiang) 村基層組織在“兩(liang) 癌”檢查項目中的宣傳(chuan) 動員作用,利用微信、短視頻等農(nong) 村婦女使用率較高的社交平台,宣傳(chuan) 普及“兩(liang) 癌”早期防治知識和理念,科學宣傳(chuan) HPV疫苗接種、乳腺癌自我檢查方法、宮頸癌篩查等知識。
宮頸癌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癌症。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等10部門日前聯合印發的《加速消除宮頸癌行動計劃(2023-2030年)》,提出加強宮頸癌篩查服務,促進早診早治;規範宮頸癌治療,加大醫療救治保障力度。
接種預防性HPV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第一道防線,胡小青建議,應將HPV疫苗納入適齡女孩接種計劃,適當提前宮頸癌疫苗接種年齡,常規接種從(cong) 11歲至12歲開始,最早可提前至9歲接種;盡快提高產(chan) 能和供應,解決(jue) 宮頸癌疫苗短缺問題。
她還說,要加大對農(nong) 村地區“兩(liang) 癌”篩查的財政支持力度,在衛生資源匱乏地區宮頸癌篩查中運用自取樣HPV檢查提高篩查覆蓋率,讓偏遠地區婦女可以采用自己在家取樣的方式接受篩查。
針對基層醫生診斷水平參差不齊和質控困難的現狀,從(cong) 事婦產(chan) 科臨(lin) 床工作30餘(yu) 年的胡小青建議,可利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優(you) 化宮頸癌篩查和診療服務流程,利用“雲(yun) 上婦幼”等遠程醫療技術平台,開展遠程會(hui) 診、線上健康管理和技能培訓。
“推動優(you) 質資源下沉,建議有條件的地區醫院建立新型治療平台,為(wei) 衛生經濟條件欠發達地區‘兩(liang) 癌’防控提供技術支撐。培養(yang) 基層‘兩(liang) 癌’篩查技術人員,確保農(nong) 村地區‘兩(liang) 癌’篩查得以持續發展。”胡小青說。(記者 吳鵬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