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開區:用心用情落實“科教立區”
【長鏡頭】
光明日報記者 劉茜 陳建強
物質綠色創造與(yu) 製造海河實驗室坐落在天津市南開區科研西路6號,青磚白牆的小樓與(yu) 綠蔭掩映的津河岸邊林間小路相鄰,不時有身穿實驗服的工作人員急匆匆走過寧靜的小院。
“一年多以前,我經常從(cong) 這裏走過,那時這裏是雜草叢(cong) 生的破舊廠房。如今,這裏變成了一個(ge) 整潔的園區,成立了海河實驗室。我是學材料化學的,作為(wei) 第一批員工來到這裏工作……”實驗室綜合辦公室孫碧竹告訴記者。
2021年11月,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及中石化等單位合作建立的物創海河實驗室成立。五個(ge) 月的時間,一萬(wan) 多平方米的載體(ti) 搭建成功,供實驗室初期使用。截至目前,已經有37家企業(ye) 入駐,培育了一家瞪羚企業(ye) 、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9家國科小企業(ye) 、8家雛鷹企業(ye) ,3家企業(ye) 獲天津市高成長初創科技企業(ye) 資金支持,企業(ye) 營收總額連續3年持續增長。南開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瞪羚企業(ye) 、科技領軍(jun) (培育)企業(ye) 數量均居天津中心城區首位。
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地處南開區,37個(ge) 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院所,6個(ge)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9個(ge) 國家級工程中心坐落此地。這裏每年吸引的外省市投資注冊(ce) 市場主體(ti) 數量始終位列天津市前列。
“多虧(kui) 了南開區科技局的靈活施策,我們(men) 的科研成果得以落地。這是大學科技成果作價(jia) 投資過程中的關(guan) 鍵一步,有了它,我們(men) 的科技成果就能順利轉化落地。”一份0元技術轉讓合同的認定成功,讓天津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負責合同審核的高華豐(feng) 很開心。
針對企業(ye) 成長過程中遇到的融資難、科技成果轉化難等煩惱,南開區問需於(yu) 企、助企解難,借助精準服務和靈活施策,用心用情為(wei) 企業(ye) 發展排憂解難、加油賦能。“針對0元合同認定問題,在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與(yu) 技術市場處支持下,我們(men) 組織技術合同、法務等專(zhuan) 家召開線上論證會(hui) 進行研討,認為(wei) 0元合同價(jia) 款明確,不違反合同法和技術合同登記法,認定符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符合新推出的科技成果評價(jia) 實施意見,有利於(yu) 促進高校成果轉化,在大學與(yu) 資產(chan) 公司之間轉讓不會(hui) 造成國有資產(chan) 流失。”南開區科技局創新發展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說。
企業(ye) 的成長和發展是最好的成績單。截至2022年底,南開區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達431家,高新技術企業(ye) 達448家,瞪羚企業(ye) 累計達37家,領軍(jun) (培育)企業(ye) 累計達9家,企業(ye) 數均位居天津市內(nei) 六區首位,成為(wei) 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jun) 。
記者了解到,目前南開區已圍繞天開高教科技園建設“三園一基地”,涵蓋博創園、天津大學科技園、南開大學科技園和硬科技創新基地,推動“學城—創城—產(chan) 城”三城融合,加快向中央創新區(CID)轉型發展。同時積極開展招商工作,成立3支專(zhuan) 業(ye) 化招商隊伍,圍繞天開園加強宣傳(chuan) 推介,配合天津市科技局加強和高校院所聯係,做好項目遴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