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法院電子送達文書可在線核驗
本報北京電(記者魏哲哲)記者從(cong) 最高人民法院獲悉,經各級法院共同努力,全國3500多家法院的電子送達文書(shu) 均支持電子送達文書(shu) 在互聯網司法區塊鏈平台或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小程序進行在線核驗。至此,人民法院今後送達的每一份電子文書(shu) 均將實現區塊鏈技術存證驗證。
如當事人對所接收的電子送達文書(shu) 真實性存疑,或案件審理完成後,當事人依照電子送達文書(shu) 執行需第三方機構參與(yu) ,第三方機構對當事人提交的電子送達文書(shu) 存疑時,可經互聯網司法區塊鏈平台或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小程序對電子送達文書(shu) 進行在線核驗,確保數字時代下每一份電子送達文書(shu) 的真實性、權威性,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電子送達文書(shu) 易篡改、難驗證等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問題,更好地維護當事人訴訟權益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
最高人民法院堅決(jue) 貫徹落實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數字中國建設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應用。2022年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guan) 於(yu) 加強區塊鏈司法應用的意見》,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電子送達文書(shu) 存證驗證從(cong) 而確保司法文書(shu) 權威是其重要場景之一。2022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電子送達文書(shu) 支持實現司法鏈在線核驗。
據了解,下一步人民法院將繼續大力推進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促進法治與(yu) 科技深度融合發展,推動智慧法院建設邁向更高層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