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科技館資源聯動共享
【網言】
3月起,由中國科學技術館和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hui) 科技館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牽頭、全國各地科技館協同參與(yu) 的2023年度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全麵開展,強化全國科技館聯動共享,推進現代科技館體(ti) 係高質量發展。
以科技館為(wei) 代表的科普場所是科學普及的重要陣地,也是越來越多青少年了解科學、愛上科學的“第二課堂”。優(you) 質科普資源連接共享是科技館建設的新動能。今年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將動員引導各級科普場館積極參與(yu) ,開展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動。通過加強各場館間的聯合協作,優(you) 化科普資源配置,科技館體(ti) 係整體(ti) 科普供給和服務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協同發展的新時代科普生態將日益明朗。
科普人才隊伍是科技館建設的生力軍(jun) 。從(cong) 科普展品設計到科普活動開發,從(cong) 科學教育到數字化運營,科技館體(ti) 係的方方麵麵離不開素質優(you) 良、專(zhuan) 兼並重的人才隊伍。要加強科技館體(ti) 係從(cong) 業(ye) 人員科普培訓,不斷壯大科普人才隊伍,完善激勵機製,打通職業(ye) 發展通道,更大程度釋放“第一資源”效能。
科普立足科技館,還要走出科技館。要樹立大科普理念,推動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dang) 群服務中心、社區科普大學等成為(wei) 開展科普活動的重要陣地,讓公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參與(yu) 科普、體(ti) 驗科普;創新探索“科普+教育”“科普+文化”等融合建設模式,推進科技館體(ti) 係與(yu) 中小學、博物館、圖書(shu) 館、文化館等開放共享和資源融通,加快構建政府、社會(hui) 、市場等協同推進的社會(hui) 化科普發展格局。
(原載於(yu) 新華網 作者:溫競華 摘編:項鋒、楊心悅)
《光明日報》( 2023年03月20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