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科普:動物為什麽也能“百折不撓”

發布時間:2023-03-20 10:13: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東(dong) 京3月19日電(記者錢錚)當我們(men) 遇到挫折時,依然能克服困難繼續努力。不僅(jin) 是人類,動物也能為(wei) 實現目標“百折不撓”。日本一項研究發現,大鼠遇挫後短時間內(nei) 大腦相關(guan) 的多巴胺的釋放就會(hui) 增加,從(cong) 而讓其“有幹勁”去克服困難。

  日本京都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研究人員訓練大鼠持續努力地去獲取獲得概率並不確定的報酬——甜水,訓練結果是,即使有時出現不能獲得甜水這種“偏離期待”的情況,大鼠也會(hui) 為(wei) 獲得報酬能動地進入下一輪的行動。

  在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利用鈣離子成像技術等方法精確觀測大鼠腦內(nei) 多巴胺神經細胞活動。他們(men) 發現大鼠腦內(nei) 一些多巴胺神經細胞會(hui) 在發生“偏離期待”的情況後瞬間變得活躍起來。使用最新的多巴胺量計測法進一步分析發現,大腦伏隔核會(hui) 在發生“偏離期待”的情況後馬上增加多巴胺的釋放量。伏隔核在大腦處理獎賞、快樂(le) 等活動中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還在發生“偏離期待”的情況後,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經回路,結果成功驅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難。

  這項研究稱,多巴胺神經細胞對動物的“幹勁”來說非常重要,以往人們(men) 認為(wei) 事情進展順利,多巴胺的釋放量會(hui) 增加,而當遇到挫折時多巴胺神經細胞的活動會(hui) 減弱,多巴胺釋放量相應減少。但這無法解釋為(wei) 何動物也具有克服困難的能力。

  在這項實驗中,研究人員找到了動物大腦克服“偏離期待”的機製,有望幫助人們(men) 研究抑鬱症、依賴症等精神或神經疾病,並尋找新的治療方法。

  相關(guan) 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