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機器人+”鏈接百業千家

發布時間:2023-03-23 10:1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晶泰科技自動化實驗室裏,一台台小巧靈動的自動導向車穿梭於(yu) 不同的工作站間,將物料、耗材放在指定位置,再由機械臂“接手”進行粉末加料、恒溫震蕩、反應監測等,這種新型研發模式正助力更多新藥實現“從(cong) 0到1”的突破……記者近日在上海張江科學城走訪時了解到,“機器人+”正在百餘(yu) 個(ge) 行業(ye) 裏大顯身手,促進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今年年初,工信部等17部門聯合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製造業(ye) 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行業(ye) 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

  正著力打造機器人產(chan) 業(ye) 發展高地的上海,2022年工業(ye) 機器人年產(chan) 量預計達到7.5萬(wan) 台以上,產(chan) 量居國內(nei) 城市前列。近期發布的《上海市智能機器人標杆企業(ye) 與(yu) 應用場景推薦目錄》,涉及醫療、物流等多個(ge) 領域。“推動機器人應用十分有必要,不僅(jin) 能讓產(chan) 品加速被市場認識、熟知,而且能讓機器人的零部件、整機、產(chan) 業(ye) 鏈更高效地轉起來,形成一個(ge) 良性循環的生態。”上海機器人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院長黃慧潔說。

  比如,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協助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打造了智能機器人康複醫學中心。記者在這裏看到,用於(yu) 人體(ti) 上肢、下肢康複等不同功能的康複機器人整齊排列,患者在機器人“手把手”幫助下,可以做上下左右移動的姿勢,配合著屏幕裏多元的場景,如磨麵粉、煎三文魚、抓小魚等,讓康複過程更加高效。

  “過去需要兩(liang) 三個(ge) 治療師幫助一個(ge) 中風患者站起來走路,現在有了下肢康複機器人,隻需要一個(ge) 治療師就能方便操作。”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康複醫學中心副主任吳緒波說,通過智能係統集群,可以精準調整治療方案並提升治療效果。

  根據規劃,上海力爭(zheng) 到2025年打造10家行業(ye) 一流的機器人頭部品牌、100個(ge) 標杆示範的機器人應用場景、1000億(yi) 元機器人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規模。“智能化、集成化、類人化、服務化成為(wei) 機器人發展的新趨勢。上海將緊抓產(chan) 業(ye) 變革新機遇,到2025年力爭(zheng) 打造成為(wei)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製造業(ye) 創新中心。”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湯文侃說。

  目前,上海浦東(dong) 新區集聚機器人企業(ye) 超過100家,機器人核心企業(ye) 產(chan) 值達100多億(yi) 元。為(wei) 了推動機器人產(chan) 業(ye) 更好實現“產(chan) 學研用”協同發展,張江機器人穀產(chan) 業(ye) 聯盟於(yu) 3月17日成立。同日公布的還有ABB賦能中心,作為(wei) 跨國企業(ye) ABB機器人在中國建設的首個(ge) 醫療應用賦能中心,將助力張江機器人穀生態建設。

  據介紹,張江機器人穀正在加快各類功能型服務平台建設,推進機器人與(yu) 5G、工業(ye) 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等產(chan) 業(ye) 加速融合。

  (據新華社上海電 記者龔雯)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