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重慶:“渝事好商量”有呼必有應

發布時間:2023-03-23 10:1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聖 李宏

  自從(cong) 香榭街公交站後麵那塊荒地被圍起來後,蘇鋼每次路過都會(hui) 留意。進入3月,每天都能聽到圍擋裏麵施工的聲音。“荒地終於(yu) 要變成真正的‘綠地’了,我們(men) 都翹首以盼。”蘇鋼說。

  蘇鋼家就在重慶市九龍坡區渝州路街道香榭街。他所說的“荒地”,原本是開發商給小區配套的綠地,由於(yu) 長時間無人管理,已經雜草叢(cong) 生,一些堡坎還出現了滑坡。還有人在那裏開荒種菜,施肥時的臭味讓大家苦不堪言。

  2022年底,附近居民通過渝州路第一社區“渝事好商量”協商廳,將“荒地”問題反映到了九龍坡區政協委員張啟智那裏。張啟智將收集到的線索通過社情民意“直通車”報給區政協,區政協隨即將推進“荒地”改造提升列為(wei) 重要協商議題。區政協主席宋泓帶隊,與(yu) 居民代表麵對麵協商,詳細了解群眾(zhong) 的訴求。經過區政協牽頭組織多次溝通協商,最終敲定了將荒地建成遊園綠地和“口袋公園”的改造方案。今年3月初,改造項目正式開工,預計1個(ge) 月後便能建成開放。

  荒地變成遊園綠地和“口袋公園”,是重慶市政協創新開展“渝事好商量”協商工作的縮影。重慶市政協在全市政協係統推廣“渝事好商量”協商平台,讓政協委員與(yu) 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群眾(zhong) 代表更直接地溝通交流,實現“有事好商量、眾(zhong) 人的事情由眾(zhong) 人商量”,推動政協協商與(yu) 基層協商有機銜接。

  自2021年以來,重慶市政協已指導全市38個(ge) 區縣在鎮街就地就近建立了集學習(xi) 研討、接訪群眾(zhong) 、宣講政策、協商議事於(yu) 一體(ti) 的議事場所1000餘(yu) 個(ge) ,累計開展協商活動2000餘(yu) 場,助解難題3000餘(yu) 件,實現了“矛盾在商量中化解,人心在商量中凝聚”。

  江北區聚焦群眾(zhong) 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民生實事,2022年共開展“渝事好商量”協商活動85場,各級政協委員參與(yu) 300餘(yu) 人次,助推解決(jue) 民生問題120餘(yu) 個(ge) 。“軌道四號線2期開通是大好事,但是間隔太長,收班太早,沒有真正做到便民利民。”“興(xing) 盛路拓寬路麵,改為(wei) 雙向車道,曙光工業(ye) 園要設置公交站點。”“增設充電樁,建設公交停車站場。”……在江北區政協組織的“兩(liang) 江魚複新城軌道交通四號線站點與(yu) 公交接駁問題”專(zhuan) 題協商現場,政協委員、企業(ye) 代表與(yu) 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通過多方對話協商,形成了優(you) 化公交線路、加密公交班次、開通企業(ye) 定線車、延遲收班時間等協商意見。“這不僅(jin) 解決(jue) 了附近片區10萬(wan) 職工群眾(zhong) 便捷出行的民生問題,也助推解決(jue) 了影響招商引資環境的發展問題。”一位企業(ye) 代表感慨地說。

  渝中區近年來大力發展兒(er) 童友好型社區,2022年6月成立了全市首個(ge) 兒(er) 童友好館。但區政協委員實地調研時發現,隻靠街道和社區的力量,兒(er) 童友好型社區建設成了紙上談兵。2022年7月,渝中區政協上清寺街道聯絡委組織召開“渝事好商量”協商會(hui) ,區政協委員、區發改委、區婦聯、德精小學、曾家岩社區和居民代表就“加強兒(er) 童友好型社區建設”一事進行現場協商。在各方達成一致意見後,簽訂了由區發改委提供政策保障、區婦聯提供人財物資源支持兒(er) 童友好館、兒(er) 童友好社區建設的協商意見書(shu) 。

  新學期開學後,隨著“渝事好商量”協商議定的事項逐步落實,一些社區開設托管班,解決(jue) 了孩子課餘(yu) “無處去”“無人看”的難題。兒(er) 童友好館開展的“小小體(ti) 驗官”係列活動,能夠讓孩子通過不同主題的活動項目,體(ti) 驗12種不同的職業(ye) 。“‘渝事好商量’逐漸實現了有‘呼’必有‘應’。”重慶市政協委員、渝中區政協主席王誌宏表示,協商活動就是要在聚焦改革發展大事的同時,不忘百姓身邊的“關(guan) 鍵小事”,讓高質量發展更加“惠民有感”。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