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點打造體係化、高水平的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平台
新華網北京3月23日電今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ye) 發展基本情況。發布會(hui) 現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武世興(xing) 介紹了2022年推進構建高質量高等教育體(ti) 係的有關(guan) 情況並回答了相關(guan) 提問。
據悉,2022年,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4655萬(wan) ,毛入學率達到59.6%。“普及化水平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多樣化、個(ge) 性化、學習(xi) 化、現代化等普及化階段的發展特征更加顯著,高等教育布局結構繼續優(you) 化。”
武世興(xing) 介紹說,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關(guan) 於(yu) 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ang) 的意見》,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對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ang) 進行謀劃和設計。2022年,教育部深入推進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ang) 計劃,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學累計建設288個(ge)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ang) 基地,共吸引3萬(wan) 餘(yu) 名優(you) 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推進實施計算機、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中藥學、經濟學、哲學領域教育教學改革“101計劃”,加強核心課程、核心教材、核心實踐項目和核心師資隊伍建設。
他表示,加強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yang) ,是當前高等教育麵臨(lin) 的一個(ge) 很重要的問題,教育部近期也正在圍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yang) 、如何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密集地開展調研。“從(cong) 2009年開始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ang) 計劃,先推出1.0,後來又推出2.0計劃,接續實施,可以說現在格局進一步完善。”
武世興(xing) 表示:“從(cong) 下一步深化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yang) 的模式改革來說,將重點打造體(ti) 係化、高水平的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ang) 平台。主要分三個(ge) 方麵:
一是在選育機製上,做好向下銜接和向上貫通。“向下銜接,就是開辟從(cong) 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一體(ti) 化的識別、選拔、培養(yang) 、升學的通道,讓有天分、有潛力、有誌趣的學生能夠脫穎而出;向上貫通,主要是做好本碩博貫通培養(yang) ,通過一生一策製定個(ge) 性化培養(yang) 計劃,培養(yang) 學生的學術素養(yang) 和潛力。”
二是在育人要素上,重點是把核心課程建設作為(wei) 深化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ang) 改革的重中之重。正如我剛才介紹的,實施基礎學科係列“101計劃”,通過建強一流核心課程、核心教材、核心師資和核心實踐項目等基礎要素,用課程改革的小切口來帶動解決(jue) 我們(men) 人才培養(yang) 模式的大問題。
三是建立協同機製,構建“一部六院”科教融匯的協同育人機製,實施“百所千室萬(wan) 人”行動,構建基礎學科培養(yang) 的生態環境和有效的支撐機製,通過有組織的人才培養(yang) 和有組織的科研創新,實現人才和成果雙豐(feng) 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