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台出海
央廣網北京3月27日消息(記者劉夢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我國第一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台——“海油觀瀾號”,26日上午從(cong) 廣東(dong) 珠海福陸碼頭啟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為(wei) 海上油田群供電。這標誌著我國深遠海風電關(guan) 鍵技術取得重大進展,海上油氣開發邁出進軍(jun) “綠電時代”的關(guan) 鍵一步。“十四五”期間,我國規劃了五大千萬(wan) 千瓦海上基地,各地出台的海上風電發展規劃規模已達8000萬(wan) 千瓦,將推動海上風電實現更高速發展。
“海油觀瀾號”將安裝於(yu) 距海南文昌136公裏的海上油田海域,裝機容量7.25兆瓦,整體(ti) 高度超200米,吃水總重達11000噸。葉輪直徑158米,轉動一圈的麵積相當於(yu) 2.7個(ge) 標準足球場的大小。風機所發電力通過動態海纜接入海上油田群電網用於(yu) 油氣生產(chan) ,投產(chan) 後,年發電量可達2200萬(wan) 千瓦時,每年可節約燃料近1000萬(wan) 立方米天然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萬(wan) 噸。
中國海油新能源分公司工程建設中心總經理康思偉(wei) :“海油觀瀾號”是我國第一個(ge) 工作海域距離海岸線100公裏以上、水深超過100米的漂浮式風電平台,為(wei) 我國風電開發從(cong) 淺海走向深遠海奠定堅實基礎。
近年來,我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ti) 係,風電作為(wei) 清潔能源,在我國的能源結構調整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海上風電產(chan) 業(ye) 逐漸向大功率、深遠海挺進。截至2022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並網裝機容量已突破三千萬(wan) 千瓦,持續保持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全球第一。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hui) 風能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秦海岩:無論是陸上還是海上,中國累計裝機量占了全球將近一半,過去十年每年新增的量也是全球的一半。中國市場的進步帶動了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進步,中國為(wei) 全球大規模開發風電提供了基礎。
近幾年,我國近海風電資源開發利用已趨近飽和,深遠海可開發範圍更廣,風能資源更豐(feng) 富,風速風頻更優(you) 質。《“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優(you) 化近海海上風電布局,開展深遠海海上風電規劃,推動近海規模化開發和深遠海示範化開發,重點建設山東(dong) 半島、長三角、閩南、粵東(dong) 、北部灣五大海上風電基地集群。
中國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院長王震:未來,大型化是海上風電發展的一個(ge) 重要趨勢,預計到“十四五”末期,我們(men) 將會(hui) 研發出20兆瓦的風電機組,擁有更優(you) 質風能資源和更少人類活動的深遠海是未來風電的主戰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