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式”選題 “菜單式”點講
群眾(zhong) 在哪裏,理論宣講就要跟進到哪裏。近來,山東(dong) 省濟寧市汶上縣緊緊圍繞黨(dang) 與(yu) 政府的中心工作,用“小故事”闡釋“大道理”,讓黨(dang) 的好聲音更加響亮,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都街道宣講隊成員趙愛國是一名退休老黨(dang) 員,他黨(dang) 史知識豐(feng) 富,宣講生動自然,大家都喜歡聽。社區隻要有黨(dang) 組織活動,就會(hui) 請趙愛國講上一段。麵對青少年學生,他從(cong) 雞毛信、小兵張嘎的故事開講,分享英雄的成長曆程;麵向社區群眾(zhong) ,他從(cong)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講起,解讀軍(jun) 民魚水情……周末閑暇時間他也閑不住,總會(hui) 找社區居民們(men) 嘮一嘮,講兩(liang) 會(hui) 精神、文明城市創建、黨(dang) 的方針政策,他說話接地氣,講的又是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ti) 事,總能吸引不少群眾(zhong) 。
汶上縣以“講政治、懂理論、會(hui) 宣講”為(wei) 標準,放手發動群眾(zhong) 身邊的人、親(qin) 身經曆的人、德高望重的人參與(yu) 到宣講中來,鼓勵他們(men) 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說事拉理。宣講員來自各行各業(ye) ,既有機關(guan) 工作人員、退休教師、退休老黨(dang) 員,也有鄉(xiang) 村創業(ye) 人員和本村村民。他們(men) 的宣講通俗接地氣。當前,汶上縣共組建“鄉(xiang) 土講師”隊伍80支,成員820餘(yu) 人。各類宣講隊伍實行動態管理,結合時代需求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熱點“量體(ti) 裁衣”,按期調整充實宣講隊伍,進一步拓寬宣講受眾(zhong) 麵,提升宣講精準度。
汶上縣指導各級宣講員注重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切的問題,采取“雙向式”選題和“菜單式”點講。“民法典有哪些變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政策包括哪些?”“文明城市創建需要我們(men) 居民做什麽(me) ?”……宣講員在收集了居民關(guan) 心的一係列問題後,根據成員自身職業(ye) 特點和特長製作設計了47個(ge) 宣講主題,並在後續的宣講過程中,不斷豐(feng) 富和完善課程內(nei) 容。
“前段時間,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始實施,社區好多居民都想詳細了解這部法律規定了什麽(me) 內(nei) 容,於(yu) 是我們(men) 就想著能不能找宣講員來給我們(men) 講講,結果很快就有了回應。”3月16日,汶上縣中都街道南門社區居民張紅梅向社區反映了自己的宣講需求,兩(liang) 天之後,經過細致備課的宣講員王澤台來到南門社區,就家庭教育促進法的相關(guan) 內(nei) 容為(wei) 大家進行了詳細解讀。
汶上縣各宣講隊伍線下積極深入農(nong) 村、社區、學校、企業(ye) 、機關(guan) ,依托縣委黨(dang) 校、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理論宣講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農(nong) 家書(shu) 屋、儒學講堂等宣講陣地,麵向不同宣講對象開展分眾(zhong) 化百姓宣講活動。與(yu) 此同時,汶上縣圍繞“怎樣能夠讓更多群眾(zhong) 聽到,就打通什麽(me) 傳(chuan) 播渠道”理念,積極打造“汶水之上·宣講雲(yun) ”,推出線上法治宣講等係列宣講視頻,讓宣講潤澤百姓心田。
汶上“德和”梆子藝術團利用汶上傳(chuan) 統文化、特色文化、鄉(xiang) 土文化等豐(feng) 富資源,通過基層采風汲取素材,內(nei) 引外聯、多方合作,把群眾(zhong) 身邊的好人好事、典型經驗編寫(xie) 成戲曲小品,及時編排和演出一些順應時代要求的劇目,目前已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身邊的榜樣王國福》《婆媳情》等熱演劇目受到社區居民普遍歡迎。
截至目前,汶上縣已有原創戲曲、三句半、歌曲、舞台劇等鄉(xiang) 土文藝宣講節目110餘(yu) 部,通過基層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方式,使理論宣講春風化雨、潤人心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