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舞起來
原標題:湖北來鳳縣傳(chuan) 承發展非遺擺手舞——美好生活舞起來
群山之間,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百福司鎮合光村,茶堰坪擺手堂內(nei) 分外寧靜。村民彭大丙屏住呼吸,雙手握槌,突然一聲呐喊,再猛地一擊,“咚”——鼓點落,銅鑼響,在他身邊圍成一圈的20多名舞者瞬間動了起來。踩著鼓點,甩手、側(ce) 身、抬腳、拍手,舞者頭戴布帕,身體(ti) 在鼓聲的節奏中歡快地來回擺動,藏青色的長布衫也跟著跳動起來。
“隻要有時間,我們(men) 就聚在一起跳擺手舞,這已經成為(wei) 我們(men) 生活的一部分。”休息間隙,彭大丙介紹,土家族擺手舞有1000多年曆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發源地就在百福司鎮,74歲的他已經跳了60多年。
擺手舞是來鳳縣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精神財富,過去,每逢重要節日,隻要聽到擺手堂的鼓鑼聲響起,附近村寨的男女老少就會(hui) 身著盛裝聚到擺手堂來跳舞慶祝。然而,擺手舞一度麵臨(lin) 傳(chuan) 承和發揚的困難。
2018年,來鳳整縣脫貧,黃精、油茶、生薑等產(chan) 業(ye) 不斷發展,許多當初走出大山的村民又回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不僅(jin) 要讓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更要讓他們(men) 的心情樂(le) 起來。”來鳳縣委書(shu) 記李偉(wei) 介紹,在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來鳳縣依托民族特色文化優(you) 勢,以擺手舞的傳(chuan) 承、拓展和融合發展來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
2022年,來鳳縣大力推進非遺傳(chuan) 承發展,擺手舞走進了機關(guan) 、學校、企業(ye) 、社區,成為(wei) 人們(men) 茶餘(yu) 飯後喜愛的健身舞、廣場舞。同時,各鄉(xiang) 鎮成立擺手舞保護領導小組,依托村(社區)“兩(liang) 委”,組建村民擺手舞隊伍,融入村級文藝演出。
目前,來鳳縣已形成由國家級傳(chuan) 承人1人、省級2人、州級7人、縣級45人等構成的4級擺手舞傳(chuan) 承人體(ti) 係。“我們(men) 全縣196個(ge) 村(社區),每一個(ge) 都至少有1名擺手舞文化工作者,開展擺手舞‘送上門’服務。”來鳳縣文旅局局長向壽剛介紹,來鳳縣現有各類擺手舞表演隊伍136支5000餘(yu) 人,擺手舞協會(hui) 12個(ge) 。此外,來鳳縣依托非遺進行延伸探索,出版了《擺手舞與(yu) 普舍樹》等書(shu) 籍,創作音樂(le) 、舞蹈等藝術作品10餘(yu) 件,引進社會(hui) 企業(ye) 建設擺手舞文創產(chan) 業(ye) 鏈,開發擺手舞相關(guan) 服裝、服飾、紀念品等產(chan) 品20餘(yu) 種。
不僅(jin) 如此,來鳳縣以服務旅遊為(wei) 切入點,將擺手舞打造成了特色文旅品牌。李偉(wei) 介紹,2022年,因擺手舞慕名而來的遊客就達5萬(wan) 餘(yu) 人次,當地通過擺手舞展演帶動3萬(wan) 多人實現增收。
如今,擺手舞從(cong) 民間走向更大的舞台,除了在村裏跳,還跳到了中國農(nong) 民春節聯歡會(hui) 、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上海市旅遊節開幕式等。不僅(jin) 如此,他們(men) 還走出國門,在澳大利亞(ya) 、法國、波蘭(lan) 、泰國等國家演出,向世界展示中國特色濃鬱的民族文化。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跳起了擺手舞,擺手舞逐漸成為(wei) 一種文化潮流,民族文化正在煥發時代光彩。”彭大丙笑著說。鼓槌敲擊,鼓點陣陣,歡快的擺手舞又舞動起來。(本報記者 吳 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