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山西省朔州市:“塞上綠洲”“旅遊+”

發布時間:2023-04-06 10:18: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西出雁門關(guan) ,像是推開另外一個(ge) 空間的大門。“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畫麵感迎麵而來;連綿的廣武長城無聲講述著曾經的狼煙烽火……在山西省朔州市這片古老土地上,曆史與(yu) 現實交相呼應,成就了“塞上綠洲”的獨特魅力。

  近年來,朔州市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探索“旅遊+”模式,以高品質文旅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

  不毛之地變綠洲,生態旅遊正當時

  地圖上看,朔州占據著山西的西北角,這裏大山、大川並不算多,卻因其獨特的高原地貌,成為(wei) 眾(zhong) 多曆史地理愛好者魂牽夢繞之地。

  右玉縣,朔州一張綠色的名片。人們(men) 傳(chuan) 頌右玉,不僅(jin) 是因為(wei) 它是塞上綠洲,更在於(yu) 它久久為(wei) 功、一任接著一任幹,硬是將70年前不到1%的林木綠化率,提升為(wei) 現在的57%。

  這中間的數字變化,凝聚著無數心血。右玉縣李達窯鄉(xiang) 馬頭山村村民李雲(yun) 生,幾乎每天吃住山上。記者見到他時,他正給去年剛間種進去的沙棘林拉管澆水——在蒸發量較大的右玉,這樣的工作不僅(jin) 耗費人力,且抽提水的費用,每畝(mu) 就好幾百元。

  年輕時,李雲(yun) 生參加了右玉的幾次綠化“大會(hui) 戰”。提起那段往事,李雲(yun) 生至今仍兩(liang) 眼閃著光亮。當年,常年的風沙幾乎要吞沒當時的“右衛古城”,李雲(yun) 生上學時,白天都要點著煤油燈,“風沙太大,經常白天就和晚上一樣。”晚上把門閉得緊緊的,第二天一推門,黃土到了膝蓋高。

  右衛綠化保衛戰打響後,當地人以鄉(xiang) 鎮、村落為(wei) 單位,每村包聯一片區域,誓師要將綠色烙進右玉的曆史基因中。有人搬水、有人扛苗,當時,“栽進去一棵,成活率不到10%,第二年就接著返工”。在長期和風沙鬥爭(zheng) 的過程中,右玉人總結出了“穿靴戴帽”等一係列土辦法,油鬆、楊樹慢慢地“穩住了”。

  現在,行走在右玉,處處能看到當年的綠化成果——一棵棵高大的鬆樹、“小老楊”,在右玉縣的任意一個(ge) 角落都能看到。右衛保衛戰後,右玉縣又陸續開展了“三戰黃沙窪”等綠化戰役,隨後又乘勝追擊,將荒坡荒山、邊角地承包個(ge) 人,繼續推進綠化。李雲(yun) 生正是在那時承包了馬頭山。

  春日裏,馬頭山上惠風和暢。樟子鬆、落葉鬆長滿山溝和垣麵,暖陽下,桃花的一簇簇粉色驚豔著來客。

  蒼頭河解凍了。3月的右玉,人們(men) 走向戶外,嘩啦啦的河水往北奔赴黃河,南山公園的綠色又悄悄爬上山坡,牛心山這座孤峰,解去冬的沉默,與(yu) 溫和的春風撞個(ge) 滿懷。右衛古城外的茶馬古道上,仿佛又傳(chuan) 來了馬蹄滴答聲與(yu) 駝鈴聲。

  綠水青山帶來了金山銀山。在右玉,生態產(chan) 業(ye) 拔節生長:華北最大的油鬆種植基地在此落地生根,首筆碳交易林正在醞釀中;經濟林沙棘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規模達數億(yi) 元,“右玉羊肉”地理標誌更成為(wei) 省內(nei) 外認可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每年研學、觀光、紅色教育旅遊線路,成為(wei) 熱門打卡地,當年“三戰黃沙窪”等綠樹成蔭之地,已成為(wei) 課外實踐基地。

  桑幹河常流水,成親(qin) 水旅遊新亮點

  桑幹河,朔州的母親(qin) 河。“在朔州境內(nei) 流經130多公裏,下遊流入官廳水庫,是永定河的源頭,是京津冀用水的重要水源地,也是當之無愧的‘華北水塔’。”朔州市水利局副局長陳江斌介紹。

  在桑幹河支流七裏河上遊的“引黃工程1號洞”,兩(liang) 台水泵機組日夜不停地抽水,黃河水浩浩蕩蕩地奔赴桑幹河。10多公裏後,七裏河進入朔州城區。站在城邊的灃匯公園山上,俯瞰5座造型各異的橋從(cong) 北到南分布,河道蜿蜒美如畫,濕地水草中聚集著上千隻水鳥。很難想象,這裏曾經遍地生活汙水。

  “以前,這兩(liang) 邊可都是城中村和作坊企業(ye) ,生活汙水、工業(ye) 廢水直排河道,夏天就不敢在這久留,臭氣刺鼻,到處是蚊子,河麵上一層厚膩的水藻……”朔州市桑幹河管委會(hui) 副主任元子旗介紹,2020年開始,朔州市開展了沿桑幹河的“清河行動”,以浚河、控汙、固堤、綠岸、增水、興(xing) 業(ye) 為(wei) 目標,每天進行調度,用兩(liang) 年時間,把桑幹河沿線整治成為(wei) 現在的美麗(li) 風光。

  沿線近260公裏的清岸整治行動,並非一蹴而就。朔州市山陰縣境內(nei) 鴻浩村,此前是一個(ge) 有著8個(ge) 養(yang) 豬場、多個(ge) 垃圾清運場的沿線村。清河行動開始後,養(yang) 殖戶們(men) 阻撓機械進場,時任朔州市組織部副部長的彭雁說:“我們(men) 反複做他們(men) 的思想工作,一戶一戶啃,最後整村得以搬遷。”而在七裏河源頭某儲(chu) 煤場,光動員企業(ye) 搬遷,人工、設備損耗就高達3.5億(yi) 元,即便這樣,“也要勒緊褲腰帶完成搬遷”。

  清河,並非“一清了之”。在七裏河旁踱步,依稀可以看到以前的樣子:每隔一段路,便會(hui) 出現幾棵古楊樹、古槐。這些樹木,在搬遷過程中被保留下來,成為(wei) 市民休閑散步時最自然、最傳(chuan) 統的風光。

  在朔州市東(dong) 北部,神頭泉的天然泉水區域,近百口天然泉眼咕嘟咕嘟爭(zheng) 相湧出,對桑幹河上遊進行天然補給。從(cong) 管涔山發源出的恢河,與(yu) 七裏河相會(hui) 在太平窯水庫外。從(cong) 此,他們(men) 揮別了各自的名稱,統一稱為(wei) 桑幹河。據說,每年桑葉落盡的時候,便是桑幹河斷流之時,故有了桑幹河的說法。

  但桑幹河,如今不會(hui) 再斷流。除了引黃工程外,桑幹河沿岸近年來通過大規模農(nong) 業(ye) 節水建設,使這條季節性河流如今成為(wei) “水量豐(feng) 起來”的代表。沿著桑幹河一路前行,兩(liang) 岸水草豐(feng) 美,桑幹河時而分叉前往灌區,完成對沿線耕地的灌溉,時而聚合成庫,盡現塞外高原湖泊水天相接的瑰麗(li) 壯美。

  好風光,自然成為(wei) 熱門旅遊地。在沿線神頭村,戶外露營、美食街等文旅項目的建設,受到了周邊年輕人喜愛;下遊的山陰縣桑幹河濕地公園,把王家屏紀念館、河神宮、文魁塔等文物古建與(yu) 自然旅遊融合在一起。如今,以東(dong) 榆林水庫、桑幹河濕地公園、恢河公園為(wei) 代表的親(qin) 水旅遊景區成為(wei) 朔州休閑度假旅遊新亮點。

  “眾(zhong) 手搭”保護文物,文旅結合出新篇

  朔州的文物古建,在文物大省山西亦頗具特色。這裏有世界名塔之一的應縣木塔,現存遼金時代三大佛殿之一的崇福寺,全國最大的漢墓群,雄偉(wei) 壯觀、保存完好的遼代古城舊廣武城,楊家將征戰的金沙灘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是文物大省,有地上不可移動文物5.2萬(wan) 多處。如此數量眾(zhong) 多的文物,在保護方麵一直存在著人力、資金不足的情況。過去幾年,山西提出“文明守望”工程,動員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文物守護。在朔州,今年已有25處文物被“認養(yang) ”,社會(hui) 化保護初步形成規模。

  在山陰縣合盛堡鄉(xiang) 黃巍村,文物“認養(yang) ”人李廣善經常在佛殿廟外巡查,5年前,這裏剛被修葺一新,院內(nei) 明朝的壁畫得到了有效保護。

  李廣善今年65歲,從(cong) 小在文物跟前長大,對村內(nei) 的文物有著特殊的情感。文物“認養(yang) ”推行後,李廣善第一時間報名參與(yu) 文物保護,並在簽署合同後,先後投入50多萬(wan) 元進行文物維護修繕。“修文物的方案要嚴(yan) 格經過文物部門批準,並由具備專(zhuan) 業(ye) 資質的施工隊進行施工。”李廣善說。

  走在佛殿廟的院子裏,整齊的青磚紅柱,與(yu) 院內(nei) 的蒼鬆呼應。殿內(nei) 的建築、壁畫,則是“修舊如舊”,被歲月雕刻的鬥拱,被玻璃罩保護的壁畫,都讓來者感到震撼。“朔州市對2293處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保護範圍和建設控製地帶,開展低級別文物資源調查,發現不可移動碑刻石刻文物190處、單體(ti) 數量410處。”朔州市文旅局局長劉曉琰介紹,“除此之外,我們(men) 廣泛動員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到文物保護中來,形成全社會(hui) ‘千手搭’‘眾(zhong) 手幫’文物活化利用的新局麵。”

  在朔州獨特的“邊塞旅遊”中,古長城是亮點之一。近年來,朔州市出台《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朔州段)建設保護規劃》等專(zhuan) 項規劃,投資35億(yi) 元,打造長城國家公園,開展山陰縣長城舊廣武村中國曆史文化名村建設項目工程等16個(ge) 項目的地下文物勘探工作。以此為(wei) 基礎,朔州市推動長城沿線鄉(xiang) 村旅遊,建立省級3A鄉(xiang) 村旅遊示範村11個(ge) 、“長城人家”29家。

  文旅結合正在落地。山西廣武國際滑雪場位於(yu) 山陰縣廣武鎮天圪老村南山,地處廣武長城周邊,雪場負責人高誌禮介紹:“滑雪場首期投資3億(yi) 元,占地1000畝(mu) ,擁有初級教學道、初級道、中級道和高級道16條雪道。”舊廣武村村民張鳳英說:“來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後院的空房正在裝修搞民宿,遊客們(men) 來了就可以吃我們(men) 這地道的‘小雜糧’。”

  朔州市副市長李潤軍(jun) 說:“我們(men) 將持續落實《朔州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朔州市桑幹河景觀規劃》等專(zhuan) 項規劃,推動廣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桑幹河文化旅遊帶打造、右玉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提檔升級等重點文旅工程,緊扣體(ti) 驗式、沉浸式文旅市場新需求,積極探索‘旅遊+’模式,推出鄉(xiang) 村生態遊、康養(yang) 休閑遊等線路新產(chan) 品,以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為(wei) 載體(ti) ,拓展文旅融合新內(nei) 涵。”(胡健 劉鑫焱 喬(qiao) 棟)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