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未畢業就被分流?靠禁令更要靠教育評價機製改革
作者:楊三喜
針對部分學校引導未畢業(ye) 初中生到中專(zhuan) 學校就讀,引發家長不滿的情況,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近日發布關(guan) 於(yu) 禁止將初中未畢業(ye) 學生分流到中職學校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市所有初中學校要保障每一名學生全麵完成九年義(yi) 務教育,禁止將初中未畢業(ye) 學生分流到中職學校。任何學校、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不得以任何理由、通過任何途徑動員、引導、介紹初中未畢業(ye) 學生到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市外中職學校)就讀。任何中專(zhuan) 學校不得接收初三未畢業(ye) 學生到校登記、試讀、就讀。
初中還沒畢業(ye) ,就引導學生到中職學校就讀,學校這種做法可以說是破壞了當地義(yi) 務教育和中職教育的招生和教學秩序。它在剝奪了學生選擇權的同時,也侵犯了學生接受完整九年義(yi) 務教育的權利。近年來,在政策的規範下,類似做法有所減少,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一些地方和學校,勸“差生”放棄中考仍然是一種“潛規則”。前不久,陝西乾縣黌學門中學多名初三學生被校方以沒有寒假作業(ye) 等為(wei) 借口拒絕報名,被建議參加“職高春招”。
實際上,學校不管是以何種形式、何種理由,“建議”也好,“引導”也罷,勸部分成績不好的學生放棄中考,提前選擇中職,背後都與(yu) 對中考升學率的追求脫不了幹係。在全社會(hui) 的“普職分流”焦慮盛行,家長普遍期望推遲職普分流的背景下,這種提前分流的做法顯得尤其刺眼。
這種所謂的“提前分流”的做法,本身也是違背普職分流初衷的。職業(ye) 教育是與(yu) 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類型教育,而不是一種低人一等的層次教育。從(cong) 理想的狀況而言,普職分流應該是學生根據不同稟賦、興(xing) 趣,走向不同發展賽道的自主選擇,進入中職學校也並不意味著被淘汰。
隻是,囿於(yu) 曆史和現實等多重複雜因素,中職學校辦學質量不高、吸引力不強,造成了在高度篩選的教育體(ti) 係中,中職學校成為(wei) “中考失敗者”去處的現狀。甚至在一些人看來,中職教育等同於(yu) “差生教育”。也正是因為(wei) 這種現象的存在,導致公眾(zhong) 焦慮於(yu) “普職分流”,基礎教育階段的內(nei) 卷不斷前移。
當下,職業(ye) 教育改革大幕已經拉開,一係列旨在提高職業(ye) 教育辦學質量,提升職業(ye) 教育辦學層次,暢通職教學生的成長道路,打破公眾(zhong) 對職業(ye) 教育的刻板印象的舉(ju) 措不斷推出。但要真正提高職業(ye) 教育吸引力,讓它在公眾(zhong) 心中與(yu) 普通教育真正具有同等地位,還有很長很艱難的路要走。
構建一個(ge) 完備的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滿足不同稟賦學生接受高質量、高層次職業(ye) 技能教育的訴求,讓從(cong) 職業(ye) 學校走出來的畢業(ye) 生有光明的前途,是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目標,也是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前提。越是朝這個(ge) 方向努力,越要尊重規律、尊重學生和家長意願,越要靠提高職業(ye) 教育本身吸引力來贏得社會(hui) 的認同。
為(wei) 了升學率引導初中學生提前分流的做法,從(cong) 來都隻是為(wei) 了學校或者教師個(ge) 人的教育政績,而不是為(wei) 了學生,更不是為(wei) 了職業(ye) 教育發展。打破這種潛規則,不僅(jin) 要靠禁令,更要靠持之以恒地扭轉一些地方單純關(guan) 注升學率的做法,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的不良傾(qing) 向。隻有唯分數、唯升學的不良傾(qing) 向得到了根治,這種提前分流的做法才能真正消失。也可以說,正是因為(wei) 一些地方教育評價(jia) 指揮棒出現了問題,才會(hui) 出現為(wei) 了升學率搞提前分流的情況。
需要重申的是,接受九年義(yi) 務教育是每個(ge) 適齡孩子的法定權利,任何個(ge) 人、集體(ti) 都無權剝奪。發展職業(ye) 教育更不是阻攔考生接受義(yi) 務教育以及參加中考的理由。(楊三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