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青少年近視高發,如何踩住“刹車”

發布時間:2023-04-14 10:1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2023年春季學期剛開學不久,成都市民張女士趁著一個(ge) 周末的時間,帶著兒(er) 子到一家眼科醫院檢查視力。結果讓張女士難過了好半天:才上二年級的兒(er) 子近視了,一隻眼睛50度,兩(liang) 隻眼睛都出現了散光。

  上一次檢查是在2022年的5月。當時醫生就發出了預警,孩子的遠視儲(chu) 備值已經不多了。醫生提醒她,一定要讓孩子養(yang) 成良好的用眼習(xi) 慣,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並且半年檢查一次視力。不過,原計劃的檢查一再推遲,直到今年3月。

  這次去醫院之前,張女士內(nei) 心就有點忐忑了。“過去近一年時間,由於(yu) 擔心疫情傳(chuan) 染的風險,孩子的戶外活動並不多,而讀書(shu) 、寫(xie) 作業(ye) 等室內(nei) 用眼場景則一點沒少。”張女士說。

  如今,青少年近視問題已經成為(wei) 社會(hui) 各界關(guan) 心的熱點與(yu) 痛點。2018年印發的《綜合防控兒(er) 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的目標是,到2023年,力爭(zheng) 實現全國兒(er) 童青少年總體(ti) 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ge) 百分點以上。而國家衛健委的公開數據顯示,2018至2021年,我國兒(er) 童青少年總體(ti) 近視率分別為(wei) 53.6%,50.2%、52.7%、52.6%。

  不久前,教育部印發了《2023年全國綜合防控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明確提出,要將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ti) 近視率和體(ti) 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並對兒(er) 童青少年體(ti) 質健康水平連續3年下降的地方人民政府和學校依法依規予以問責。

  那麽(me) ,作為(wei) 學校和社會(hui) 力量,應當如何共同努力保護好青少年的眼睛?作為(wei) 家長和孩子,應當如何建立科學的用眼習(xi) 慣和教育理念?降低青少年近視率,需要社會(hui) 各界共同努力。

  諸多努力,擋不住近視的到來

  張女士知道,照孩子的用眼強度和學習(xi) 習(xi) 慣,孩子近視是早晚的事。但她試圖盡可能延緩近視的到來,為(wei) 此作了諸多努力。

  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她就買(mai) 了坐姿矯正器,以阻止孩子過於(yu) 靠近書(shu) 本。她按照鋼琴老師的推薦專(zhuan) 門買(mai) 了鋼琴燈,給孩子練琴時用。今年1月,她又花了2000多元買(mai) 了一盞台燈,給孩子讀書(shu) 和做作業(ye) 的時候用。

  張女士的丈夫則認為(wei) ,睡眠和戶外運動對視力有影響,因此晚上總是催著孩子早點洗漱睡覺,放學後常常帶孩子從(cong) 附近的公園繞路回家,就為(wei) 了讓孩子多看綠色。聽說吃魚蝦對視力好,他還時不時地買(mai) 魚蝦燒給孩子吃。

  “但這些還是沒能阻止近視的到來。”檢查出近視的那天,張女士心情沮喪(sang) 。丈夫盡管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但他心裏也清楚,情況不妙,他對兒(er) 子說“你當不成宇航員了”,以此警告孩子注意坐姿、保護視力。

  這並不是個(ge) 例,在北京同仁醫院,每逢周末,前來看診的青少年數量總會(hui) 增多一些。

  如今四年級的丫丫是在一年級下學期上網課時發現自己近視的。丫丫媽媽說:“一年級的時候隻有100多度,每年來同仁醫院複查,今年已經達到了400多度。一年級時,全班隻有兩(liang) 三個(ge) 同學戴眼鏡,但現在,在同班58名同學中,有20多名同學戴上了眼鏡”。

  學校組織學生做眼保健操防控近視,但丫丫說,她們(men) 的班級裏,“班主任就不讓做眼保健操”。每到眼保健操時間,班主任便讓同學們(men) 做題,“老師說做眼保健操沒用。”丫丫說。

  周末的同仁醫院也迎來了不少外地家長。來自河北某縣城的張英領著她的女兒(er) 配眼鏡。張英的女兒(er) 正上二年級,她說,周圍的同學們(men) 仍然很少有戶外運動的機會(hui) 。“每天有體(ti) 育課,但一到上課,老師就給我們(men) 放動畫片。看動畫片是老師給紀律好的同學的獎勵,如果同學們(men) 表現不好,老師就讓我們(men) 學習(xi) 。”一次,張英女兒(er) 所在的班級因為(wei) 看動畫片聲音太大,被巡視的校領導批評,那一周的體(ti) 育課,便都變成了數學課和語文課。

  不少配鏡機構也觀察到了青少年近視的來勢洶洶。

  周末,北京潘家園眼鏡城的顧客中多了不少孩子的身影。青少年近視數量的增加,被眼鏡店老板們(men) 看在眼裏。“比起疫情以前,過來的孩子數量確實變多了。”某眼鏡店老板陳先生坦言,“但具體(ti) 多了多少不知道,也許有三成。”

  麵對家長們(men) 對孩子近視度數增長的焦慮,陳先生拿出鏡片價(jia) 格表,翻開“防藍光鏡片”一欄,熟練地開始介紹:“孩子初中畢業(ye) 時,所在的班裏戴眼鏡的同學數量已上升到九成。如果戴這個(ge) 鏡片,可能每年增長25度左右。但如果不戴,那每年增長100度都不算少……”

  “疫情管控放開之後,到我們(men) 配鏡中心配鏡的孩子明顯增多了,自疫情以來中心配鏡都是預約製的,今年以來每個(ge) 周末都絡繹不絕。”趙大夫所在的配鏡中心在北京市海澱區知春裏附近,記者觀察發現,配鏡中心方圓500米內(nei) 就有多所中小學。“可能我們(men) 這個(ge) 地方比較‘卷’吧,來我們(men) 這裏配眼鏡的孩子一直不少。”趙大夫說。

  近視來勢洶洶,家長如何踩住刹車

  在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學眼科醫院),視光中心主任倪海龍門診每天需要接診60多個(ge) 病例。他表示,“如果是寒暑假,還要再增加一些號,可能會(hui) 每天八九十個(ge) 。”

  近年來,青少年近視率為(wei) 何居高不下?

  倪海龍認為(wei) ,近視低齡化、重度化嚴(yan) 重,主要是環境因素導致的,兩(liang) 大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戶外活動時間嚴(yan) 重不足;二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負擔過度過早,這其中主要是學業(ye) 負擔過重,也同時包含過多過早接觸使用各類電子產(chan) 品等。

  而在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部主任、教育部近視綜合防控專(zhuan) 家宣講團團長瞿佳看來,從(cong) 總體(ti) 上說,我國近視防控的確取得了標誌性的進展。“最重要的就是我們(men) 的近視率下降了,從(cong) 2018年的53.6%到2021年的52.6%,下降了一個(ge) 百分點。”“其實,這幾年的疫情極大幹擾了近視防控工作的正常進行。”瞿佳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孩子們(men) 宅在家裏上網課,活動少了,走到戶外也少了,電子產(chan) 品的使用卻更多了,而家長對孩子近視管控的力度也不如學校。

  “從(cong) 專(zhuan) 業(ye) 的角度講,如果不是從(cong) 2018年開始有效地進行近視防控,現在近視率上升三個(ge) 點、五個(ge) 點都有可能。所以,近視防控總體(ti) 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瞿佳說。

  家庭是青少年近視的第一道防線,不少專(zhuan) 家表示,家長們(men) 在看待青少年近視問題上仍存在一些誤區和偏見。

  “有人曾經這樣問家長,孩子考上名校和800度近視,你願意選哪個(ge) ?很多家長寧願選‘名校’。這是糊塗的觀念!”瞿佳說。

  瞿佳表示,當前家長在認識上最大的一個(ge) 誤區就是“近視不過就是戴一副眼鏡”。事實上,近視防控關(guan) 係到一個(ge) 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健康中國的重要的部分,如果青少年近視發生得早、進展快,那麽(me) 未來發展成高度近視的比例就高,而高度近視會(hui) 引起許多嚴(yan) 重的眼部並發症,造成視力低下甚至致盲。瞿佳認為(wei) ,家長的另一個(ge) 誤區就是科普未到位,現在有一些以牟利為(wei) 目的的產(chan) 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問題,家長卻盲目相信他們(men) 的宣傳(chuan) 。

  倪海龍也發出了同樣的呼籲。他發現,長期以來,社會(hui) 對兒(er) 童青少年近視普遍存在“重治輕防”的錯誤觀念,防控近視偽(wei) 科學及不良機構層出不窮。很多家長視近視為(wei) 洪水猛獸(shou) ,病急亂(luan) 投醫,與(yu) 旁門左道為(wei) 友。而一些家長對近視視而不見,覺得無非戴副眼鏡而已,聽之任之。

  “最常見的幾大認識誤區是:散瞳驗光有傷(shang) 害、近視戴眼鏡越戴近視越深、近視手術能治愈近視。”倪海龍說。

  倪海龍表示,家庭是綜合防控兒(er) 童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力量,家長是兒(er) 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的守護者。家長要主動了解科學用眼護眼知識,不輕信“近視可治愈”“降低度數”“治眼神器”等虛假宣傳(chuan) ;要以身作則,帶頭不做“低頭族”,增加親(qin) 子時間;要營造良好的家庭體(ti) 育運動氛圍,保證孩子每天至少2小時日間戶外活動;要積極配合學校減輕孩子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盲目參加課外培訓、跟風報班;要密切關(guan) 注孩子視力變化和眼睛異常跡象,定期檢查視力,做到早發現、早幹預、早矯治。

  防治青少年近視,還需多方合力

  作為(wei) 家長,來自北京的王先生在發現自己上高一的女兒(er) 近視後,已經盡可能地提醒女兒(er) 改善用眼習(xi) 慣,防止近視進一步加深。

  “我們(men) 已多次提醒她注意保護眼睛,對她的電子設備使用時間嚴(yan) 格把控,避免屏幕過小用眼疲勞。孩子自己也清楚不應該長時間用眼或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日常要做眼保健操、要注意用眼距離等。”王先生表示,然而,女兒(er) 並不願意因為(wei) 保護眼睛而影響社會(hui) 交往、課業(ye) 任務,很多用眼過度的場景都是“無法避免”。

  “她的同學和我周圍朋友的孩子有很多都戴眼鏡,她出去和朋友玩的照片中不戴眼鏡的很少。孩子說班上近視率在60%以上。”王先生說。

  的確,在防治青少年近視這條道路上,僅(jin) 靠家長的努力和孩子的自覺是不夠的,不少專(zhuan) 業(ye) 人士認為(wei) ,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還需多方合力,形成護眼愛眼的社會(hui) 風氣。

  “學校是防控近視的主戰場。”倪海龍表示,學校要真正抓落實,切實保障到每一個(ge) 孩子的學業(ye) 負擔減負和戶外活動時間的增加。“比如,要讓每一個(ge) 課間成為(wei) 真正的課間,在校期間每個(ge) 課間,都要讓每個(ge) 孩子都能離開教室,去走廊、操場上走走,沐浴陽光、眺望遠方。如果保障每天的一堂體(ti) 育課、大課間,加上每天七八堂課的每個(ge) 課間10分鍾都能離開教室的話,是能保障孩子們(men) 每天兩(liang) 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的。”

  四川省成都市迎賓路小學校長陳雪表示,在學校層麵,要做到強眼先強體(ti) ,科學保障學生戶外運動的時間;強化科學的讀寫(xie) 姿勢,讓學生能夠自發地糾正讀寫(xie) 姿勢;每一位老師都肩負起提醒教育的責任。

  此外,針對一些特殊群體(ti) ,陳雪建議,“小學生發育生長節點不同,可根據實際需求配置超高桌椅,以滿足特高學生的書(shu) 寫(xie) 需求。對於(yu) 患有嚴(yan) 重眼疾的學生要建立台賬,在座椅設置等方麵進行特殊關(guan) 照。”

  “對於(yu) 近視防控,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要持之以恒,堅持一直進行防控必有成效。”瞿佳建議,國家應加大近視發生機製和有效防控方法的研究,可以設立近視研究的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加大對防控方法、器具和藥品的研究和投入,研發出更加有效的近視防控方法、設備和藥品。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家長、兒(er) 童、配鏡機構人員為(wei) 化名)(記者 葉雨婷 樊未晨 王鑫昕 實習(xi) 生 白子義(yi) 王浩昆)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