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奇葩規定層出不窮,維護“人”的尊嚴永不過時
作者:朱昌俊
各類職場奇葩規定近年來曝光過不少,而近段時間,更是有一連串讓人瞠目結舌的企業(ye) 奇葩要求被集中曝光。
山西太原,一女子稱因給客戶倒水倒太滿,試用期被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廣東(dong) 廣州,一位剛入職的員工被辦公室行政製度中的“樂(le) 捐”製度勸退:沒有整理辦公桌,忘記關(guan) 電腦等都被要求“樂(le) 捐”,金額20-1000元不等;貴州貴陽,有企業(ye) 則規定,員工未按時接電話,最高將麵臨(lin) 10000元的罰款;廣東(dong) 深圳,一公司發布的招聘信息顯示,“公司全員素食,保證都是氣質命好的同行者”,“隻想按時打卡上班免談、打工人思維勿擾”。
最好的管理是人性化管理
這些奇葩職場規定接二連三地被曝光,或許會(hui) 讓不少求職者對職場環境憂心忡忡。但客觀地說,放在社會(hui) 大盤中,類似的奇葩企業(ye) 終歸是少數,並不能代表整體(ti) 狀況。
企業(ye) 奇葩規定層出不窮,與(yu) 互聯網的放大效應是分不開的。與(yu) 其說是奇葩規定變多了,不如說是互聯網提供了更多可以曝光奇葩規定的機會(hui) 。同時,大家的權利意識變得更強,也讓更多的奇葩規定被“識別”和重新“審視”。
從(cong) “00後整頓職場”到“反向背調”,其實都能看出如今的求職者越來越看重企業(ye) 文化,麵對不公平甚至職場侵權行為(wei) ,也不願再忍氣吞聲,而是敢於(yu) 拿起法律武器維權,或是將相關(guan) 企業(ye) 曝光。
“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說過,最好的管理是人性化管理。一定程度上說,當前很多職場奇葩管理規定被曝光,就是不夠人性化的企業(ye) 管理文化與(yu) 求職者不斷增強的人性化管理要求之間矛盾的外化。
縱觀這些林林總總的企業(ye) 奇葩規定,其實有一個(ge) 共同點,那就是未能真正把員工像人一樣來對待,而是更像機器一樣來“管理”。
像員工未接電話或超過一個(ge) 小時不回複,就罰款10000元;大言不慚地說“隻想按時打卡上班免談”……這實際上就是要求員工像機器一樣隨時待命、任勞任怨,且保持絕對服從(cong) 。
從(cong) 企業(ye) 角度來說,希望員工付出越多越好,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但其前提是對員工有基本的尊重。如果忽視了企業(ye) 管理中最起碼的“人味”,這無疑就是走極端了,也很可能突破勞動權益保障的底線要求。
善待員工,就是善待企業(ye)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種似是而非的聲音:對員工要求越狠,企業(ye) 才能活得越好。
這其實是偷換概念。現在市麵上所傳(chuan) 出的種種企業(ye) 奇葩規定,已不僅(jin) 僅(jin) 是人性化與(yu) 否的問題,而是是否觸犯法律,是否侵犯了勞動者最基本權益的問題。它與(yu) 正常語境下,企業(ye) 對員工的要求高、管理嚴(yan) 格是兩(liang) 回事。
毫無疑問,指望員工從(cong) 行為(wei) 到思維都毫無保留地“標準化”,完全按照企業(ye) 的意誌行事,這與(yu) 企業(ye) 的長遠發展很可能是相背離的。畢竟,員工無條件“聽話”的背後,可能也對應著創造力和能動性的被扼殺,嚴(yan) 苛的管理也難以讓員工擁有真正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因此,企業(ye) 應當意識到,善待員工就是善待企業(ye) 自身。
關(guan) 注時代變化下的勞動關(guan) 係
麵對層出不窮的企業(ye) 奇葩規定,如何破除?
首先,不必對此過於(yu) 擔心,不能低估現代人權利意識覺醒的力量。任何一種管理文化的出現,都是由主客體(ti) 共同塑造的。當越來越多的勞動者有更強的權利意識,對於(yu) 侵犯權益邊界的苛刻管理的“容忍度”不斷下降,自然會(hui) 倒逼更多企業(ye) 在企業(ye) 文化和管理上作出反思和調整。
其次,與(yu) 勞動者權益保護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也該與(yu) 時俱進。一些企業(ye) 之所以敢於(yu) 在對待員工權益上表現得過於(yu) “我行我素”,說到底還是現有法律體(ti) 係留下了模糊空間,助長了一些奇葩規定製定者的僥(jiao) 幸心理。在這方麵,法律顯然應該發揮更顯著的抑製和平衡的作用。
勞動關(guan) 係是現代社會(hui)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會(hui) 關(guan) 係之一。它的和諧與(yu) 否,涉及社會(hui) 諸多方麵的健康發展,理應獲得更多的重視。對於(yu) 當下的勞動關(guan) 係,有兩(liang) 個(ge) 新的變化值得正視。
一是,在現實的就業(ye) 壓力之下,我們(men) 要防止勞動關(guan) 係,或者說勞動者權益狀況的進一步惡化。比如,會(hui) 不會(hui) 有更多企業(ye) 利用求職困境,出台一些刁難員工的“內(nei) 部規定”,不把法定的勞動者權益放在眼裏?
二是,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近段時間ChatGPT到底會(hui) 對多少職業(ye) 產(chan) 生顛覆性影響就引發了一些討論乃至焦慮,那些可能被“代替”的崗位上的勞動者,他們(men) 的權益狀況會(hui) 發生怎樣的變化?
這些都是應該引起重視的現實問題。不管社會(hui) 如何發展,維護包括所有勞動者在內(nei) 的“人”的尊嚴(yan) ,推崇有溫度的、人性化的管理,是社會(hui) 的共同期盼,也是衡量社會(hui) 進步的一個(ge) 不可忽視的維度。(朱昌俊)
[ 責編:金淩冰]
閱讀剩餘(yu) 全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