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喜看京劇武戲後繼有人

發布時間:2023-04-20 10:12: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京劇武戲之美,蕩氣回腸、扣人心弦,於(yu) 舞台方丈地演繹千軍(jun) 萬(wan) 馬,一招一式間舞出百味人生,展現出中華美學特色和獨具優(you) 勢的藝術表現力,亦是不少戲迷被京劇吸引的一把鑰匙。但是,由於(yu) 武戲技術難度較大、人才培養(yang) 周期長、武戲排演相對耗時耗人耗力、舞台活躍周期短等多方麵原因,武戲傳(chuan) 承一度麵臨(lin) 極大挑戰。

  近日,由國家京劇院主辦的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2022年度“全國京劇武戲人才培養(yang) 班”結業(ye) 匯報演出圓滿落幕,線上、線下的觀眾(zhong) 與(yu) 應邀嘉賓一同驗收培養(yang) 成果,引發業(ye) 內(nei) 外對武戲人才培養(yang) 路徑的關(guan) 注與(yu) 思考。

  名師助陣,全麵培養(yang) 兼容並蓄

  據了解,此次培訓自2022年8月開始,共分為(wei) 集中授課、實踐反思、匯報展演3個(ge) 階段。來自全國18個(ge) 院團單位的36名青年武戲人才,在李光、李麗(li) 、劉習(xi) 中等老一輩藝術家的傾(qing) 囊相授下快速成長,不少學員表示,這樣的培養(yang) 方式對於(yu) 武戲演員個(ge) 人成長而言,有著重要意義(yi) 。

  “封閉式訓練讓我們(men) 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回憶起那段集中授課的時光,國家京劇院武旦演員白瑋琛充滿感歎,“我們(men) 基本上從(cong) 早晨開始練功、上課,有時候直到晚上園區關(guan) 門還在複盤交流,在工作之後能有機會(hui) 這樣心無旁騖地沉澱學習(xi) ,大家都非常珍惜。”“名師大家現場指導對於(yu) 每位青年演員的成長來說都是寶貴的。”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武生演員張峰表示,這樣全國性的培訓活動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地方院團藝術家資源不集中的遺憾,且行當覆蓋武生、武醜(chou) 、武花臉、武旦,促進了武戲同行之間的交流進步。青島京劇院武醜(chou) 演員時增帥認為(wei) ,這種“學習(xi) +實踐+展演”的培訓方式有助於(yu) 內(nei) 化學習(xi) 成果,推動演員技藝技巧、理論理解、劇目掌握等多方麵提升。

  領軍(jun) 人才是行業(ye) 發展的驅動力。在京劇曆史上,藝術大師曾為(wei) 武戲帶來輝煌成就,全方位、針對性地引導青年人才實現藝術突破、加深藝術理解、邁向藝術高峰是京劇武戲蓬勃發展、再創輝煌的重要機遇,也是事關(guan) 武戲傳(chuan) 承的重要挑戰。當下,武戲人才存在巨大缺口,由此更需要人才培養(yang) 時著眼長遠、全局掌控、精準定位、持續發力,發揮好各團、各部門、各方案的優(you) 勢,讓武戲人才向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生態不斷邁進。

  精益求精,傳(chuan) 承經典守正創新

  隨著老一輩藝術家的相繼離世,許多武戲劇目和“獨門絕技”鮮見舞台、幾近失傳(chuan) 。除環境因素影響以外,武戲對演員條件的極高要求、很多骨子老戲難學難工等特點也是造成這一現狀的重要原因。

  “《虹橋贈珠》這部戲以出手戲為(wei) 主,在臨(lin) 場反應、出手技巧、搭檔配合等方麵都比長靠戲要求更高、也更難。”白瑋琛表示,通過對《虹橋贈珠》這部戲的深入學習(xi) 和舞台呈現,讓她在武旦出手技巧等方麵得到很大提升。時增帥則通過《起步問探》的學習(xi) ,在唱念方麵收獲很大,“劉習(xi) 中老師在教學時要求我們(men) 必須滿宮滿調,每個(ge) 字都做到‘寬、響、亮’。”時增帥說,他還在老師的指點下找到了符合個(ge) 人特色的藝術風格。

  “能有機會(hui) 學習(xi) 《大鬧天宮·禦馬監》這部‘戲保人’的經典劇目,我覺得非常幸運。”張峰坦言,參加本次培訓唯一的遺憾就是感覺學不夠,他希望有機會(hui) 能把這部戲學全,也希望這樣的培訓活動能多多舉(ju) 辦,讓青年演員有更多機會(hui) ,把這些少見於(yu) 舞台的經典劇目學下來、傳(chuan) 承好。

  以戲帶功是戲曲人才培養(yang) 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因此,加強全國京劇院團武戲劇目儲(chu) 備勢在必行。據了解,本次培訓內(nei) 容涉及《起布問探》《大鬧天宮·禦馬監》《白水灘》《虹橋贈珠》《偷桃盜丹》《打焦讚》《蘆花蕩》《通天犀》《擋馬》《盜甲》《三岔口》等眾(zhong) 多武戲劇目。未來,讓武戲不隻停留在折子戲、墊場戲,讓越來越多的“大武戲”、經典傳(chuan) 統武戲、新編創排武戲登台亮相還需要全國京劇院團和京劇從(cong) 業(ye) 者的共同努力。

  悟化戲理,技、藝並重勇攀高峰

  “我要向廣大京劇同仁報喜,我們(men) 出了一批武戲人才。”看完學員們(men) 的匯報演出後,導師荀皓欣喜地感歎。在老一輩藝術家的躬身示範下,青年演員向著藝術高峰奮勇攀登。那麽(me) ,這條“登山”之路該如何走?學員們(men) 用實際行動給出答案。

  對於(yu) 武戲演員而言,“堅持”這兩(liang) 個(ge) 字的分量尤為(wei) 重要。身段、體(ti) 能是武戲技巧能否完成的倚仗,動作是否連貫、美觀,在台下一目了然,因此更需要演員在舞台背後寒來暑往、日複一日的刻苦練習(xi) 和高度自律。而武戲藝術的魅力並不止於(yu) 高難度的武打技巧,還必須有美感、有人物、有韻味。因此,武戲演員必須更加全麵地發展,提升唱念能力,呈現武戲音樂(le) 美;深入觀察生活,剖析人物性格特點,解讀劇本立意內(nei) 涵,賦予武戲敘事美、思想美、邏輯美;還要有氣口、有停連,有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細節處理,把握武戲節奏美。

  “青年演員不僅(jin) 要努力提升技藝水平,更要深入學習(xi) 老一輩藝術家潛心修為(wei) 、德藝雙馨的品德追求。”中國戲劇家協會(hui) 副主席、國家京劇院院長王勇表示。(本報實習(xi) 記者 王添藝)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