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航天領域首個大科學裝置“地麵空間站”試運行

發布時間:2023-04-20 10:18:00來源: 科技日報

  “目前,空間環境地麵模擬裝置主體(ti) 建設已經完成,正在開展聯合調試試運行工作。部分裝置已經在為(wei) 用戶提供科研服務。預計今年底整體(ti) 工程完成驗收。”4月16日,哈爾濱工業(ye) 大學空間環境地麵模擬裝置常務副總指揮、常務副總師、空間環境與(yu) 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李立毅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最新進展。這標誌著我國航天領域首個(ge) 大科學裝置“地麵空間站”在哈爾濱揭開神秘麵紗,我國航天領域又新增一個(ge) 大國重器。這對於(yu) 我國航天事業(ye) 和空間科學探測能力的提升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由哈爾濱工業(ye) 大學聯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空間環境地麵模擬裝置,就是要在地球上建設一個(ge) 與(yu) 真實宇宙空間環境相似的‘地麵空間站’,相當於(yu) 把空間站‘搬’到地球上。”李立毅表示,“未來,許多需要抵達太空才能進行的實驗,在這裏就可以完成。屆時,科學家們(men) 開展空間實驗將不再‘難於(yu) 登天’。未來,航天員們(men) 還可以在這裏體(ti) 驗和適應月球、火星等星球的表麵環境。”

  空間環境地麵模擬裝置是航天技術和空間科學領域的基礎科學研究平台,包括空間綜合環境模擬與(yu) 研究係統、空間磁環境模擬與(yu) 研究係統、空間等離子體(ti) 環境模擬與(yu) 研究係統、數值仿真與(yu) 中央監控係統、建安工程與(yu) 配套公用設施等,可為(wei) 研究空間環境與(yu) 材料、器件及生命體(ti) 的相互作用等提供重要支撐,對於(yu) 保障人類太空探索活動的順利開展、突破地麵單因素模擬的局限、全麵了解空間環境綜合因素對物質的作用和影響等具有重要意義(yi) 。

  這個(ge) 大科學裝置位於(yu) 哈爾濱新區裏,大約50個(ge) 足球場大小的“空間環境地麵模擬裝置建設園區”內(nei) ,分布著“一大三小”外表普通但裏麵卻別有洞天的實驗樓,“一大”即空間綜合環境實驗樓,“三小”即空間等離子體(ti) 科學實驗樓、空間磁環境科學實驗樓、動物培養(yang) 室。

  “在這裏可以立足地麵模擬九大類空間環境因素開展試驗。”哈工大空間環境與(yu) 物質科學研究院黨(dang) 委委員、空間環境地麵模擬裝置器件離子輻照研究係統設計師馬國亮詳細介紹說,空間環境地麵模擬裝置通過模擬真空、輻照、弱磁、等離子體(ti) 等9大類空間因素,在地麵構建了綜合環境因素多,具有原位/半原位動態測量分析能力,可實現材料、器件、係統及生命科學領域多尺度、跨尺度環境效應研究的綜合性研究裝置。

  記者了解到,空間環境地麵模擬裝置早在2005年開始調研、分析和係統論證,經過相關(guan) 領域科學家和有關(guan) 部門反複論證、審慎決(jue) 策,於(yu) 2017年底開始動工建設,目前已基本建成進入試運行。

  “‘地麵空間站’工程兼具科學研究與(yu) 工程建設的特性,科研探索始終貫穿建設之中,需要不斷攻關(guan) 、不斷調試、不斷改進,有一些全球都很少碰觸的尖端科研難題,更需要以‘鋼牙啃硬骨頭’的勁頭,反複進行研究試驗。”李立毅介紹,在這裏,科研與(yu) 建設實現了同步推進,哈工大有關(guan) 科研建設團隊聯合其他協作單位一起攻克了多項關(guan) 鍵核心技術。“未來,‘地麵空間站’還將在腦科學、生命健康、高端儀(yi) 器研發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裝置建設的溢出效應非常明顯,圍繞空間環境模擬的許多關(guan) 鍵技術在建設需求牽引下得到突破。目前,我們(men) 已累計申請國際和國內(nei) 發明專(zhuan) 利120餘(yu) 項。”李立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國內(nei) 外的科學家們(men) 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進入“地麵空間站”開展科學實驗。目前,已有國內(nei) 外110餘(yu) 家高校和科研院所與(yu) 該裝置簽署了用戶協議。

  李立毅表示,空間環境地麵模擬裝置既是國之重器,也是科研利器。“未來,我們(men) 會(hui) 努力把‘地麵空間站’打造成空間科學、航天技術、物質科學等領域最先進的技術研究與(yu) 工程應用平台。讓這套國之重器為(wei) 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發揮更大作用。”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