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孩子沒長到遺傳身高?長個子,中醫藥有“高方”

發布時間:2023-04-24 10:20:00來源: 揚子晚報

  孩子的身高很大程度上會(hui) 影響到未來生活、職業(ye) 、交友等多個(ge) 方麵,俗話說孩子“有苗不愁長”,但家長們(men) 無一例外,都希望孩子的身高能更有優(you) 勢。對於(yu) “孩子未來能長多高”這個(ge) 問題,焦慮的家長有不少。本期的“杏林之聲直播廳”,我們(men) 邀請到江蘇省中醫院兒(er) 科主任中醫師葉進教授,為(wei) 您“一網打盡”孩子生長發育方麵的疑問,孩子要長大個(ge) ,中醫藥也有“高方”!

  一半中國孩子沒長到遺傳(chuan) 身高?

  有報道稱,有一半的中國孩子沒長到遺傳(chuan) 身高。葉進教授表示,“一半”這個(ge) 數據還需要更科學的統計,但長不到遺傳(chuan) 身高的情況,確實存在。

  葉進教授告訴記者,人體(ti) 最終身高的75%取決(jue) 於(yu) 遺傳(chuan) 因素,但是外在因素如環境、營養(yang) 、內(nei) 分泌因素等影響也不容忽視。即便是父母較高,如果孩子在青春期啟動時基礎身高比較低,青春期又沒有充分生長,孩子成年終身高也不一定高,可能出現長不到遺傳(chuan) 身高的情況。隻有通過均衡營養(yang) 、積極鍛煉、睡眠保障、疾病預防等科學的身高管理計劃,兒(er) 童各個(ge) 時期身高在中位數左右,其終身高可達到甚至超過遺傳(chuan) 靶身高。

  “晚長”、長得快,都可能需要身高幹預

  “孩子現在身高不高,以後會(hui) 晚長嗎?”“我們(men) 家孩子是班上的大高個(ge) ,以後身高肯定不用愁了!”……家長們(men) 有這樣的想法,可能就踩著了誤區。

  葉進教授表示,每個(ge) 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速度,但整體(ti) 來講是有規律可循的,身高增長有嬰兒(er) 期和青春期兩(liang) 個(ge) 高峰期。小兒(er) 出生時身長平均50cm,落地蹭蹭長,前3月身長增長約11—13cm,約等於(yu) 後9月的增長值,第一年能長高25厘米,第2年身長增長速度放緩,約10—12cm,2歲以後身高每年增長6—7cm。青春期是兒(er) 童到成人的過渡期,性激素與(yu) 生長激素協同作用,引起青春期生長突增。但在進入青春期前可出現暫時性生長速率緩慢,隨後出現身高快速增長,繼之減速至最後停止生長。

  “晚長”在醫學上指體(ti) 質性青春發育延遲,表現為(wei) 男孩14歲女孩13歲第二性征未發育,男孩睾丸容積<4ml,女孩13歲未見乳房發育,或16歲後仍未見月經來潮,骨齡正常或稍落後,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分泌正常,體(ti) 質性青春發育延遲屬於(yu) 回顧性診斷,患者常常有家族史。因此如果孩子身高不高,盲目等待“晚長”,可能導致延誤診治。

  如果有些孩子近期身高增長快速而明顯高於(yu) 同齡兒(er) 童,需檢查孩子的性發育情況,拍攝骨齡片。如果是青春早發育,或者性早熟其骨齡可能提前,生長潛力受影響,骨骺將提前閉合會(hui) 縮短骨骼的生長發育期,成年終身高偏矮。

  加速長個(ge) ,不能光靠打生長激素

  2021年,《兒(er) 童體(ti) 格發育評估與(yu) 管理臨(lin) 床實踐專(zhuan) 家共識》指出:0-2歲兒(er) 童生長速率<7cm/年,2-4歲生長速率<5.5cm/年,4-6歲生長速率<5cm/年,6歲-青春期前生長速率<4cm/年,青春期生長速率<6cm/年,可考慮為(wei) 生長發育遲緩。發現身材矮小,首先查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很多家長現在都知道“打針”來幫助孩子長個(ge) 子。葉進主任提醒,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rhGH)是目前西醫治療兒(er) 童矮身材的主要藥物,需每天或每周皮下注射,可改善患兒(er) 終身高。生長激素缺乏症引起的矮身材其使用還存在一定的風險,包括股骨頭滑脫、脊柱側(ce) 彎、顱高壓、胰島素敏感降低、甲狀腺功能減低、誘發腫瘤、水鈉瀦留等。

  中醫藥治療兒(er) 童身材矮小,效果也獲得了臨(lin) 床驗證。矮身材的病因多為(wei) 先天稟賦不足,亦有後天調養(yang) 失宜所致。根據中醫“脾腎互讚”理論,省中醫院提出治療兒(er) 童矮身材當以益腎健脾為(wei) 大法,諸藥合用,共湊補腎填精、健脾助長之功。其次臨(lin) 床也采用一些中醫特色治療運脾貼穴位貼敷,刺四縫穴,捏脊,推拿等改善兒(er) 童體(ti) 虛、易感冒咳嗽、厭食等症狀。

  近年來,隨著社會(hui) 發展和營養(yang) 水平的提高,社會(hui) 公眾(zhong) 從(cong) “病後治療”向“疾病預防”方麵轉變。

  家長要做好孩子的身高管理,及早發現問題

  兒(er) 童生長發育階段的身體(ti) 形態變化較大,充分了解各階段生長發育的特點、規律,及早發現問題,對促進兒(er) 童健康生長十分重要,因此家長要做好孩子身高的科學管理。做法如下:

  ①定期測量身高,做到“三同”:同一時間、同一測量尺、同一測量人。在某一年齡階段的增長值即為(wei) 生長速度,由於(yu) 身高的個(ge) 體(ti) 差異性,因此生長速度更能真實反映兒(er) 童的生長狀況。

  ②利用生長曲線圖進行生長監測(P3、P25、P50、P75、P97為(wei) 主百分位線,2條臨(lin) 近主百分位線相當於(yu) 1個(ge) 標準差),每個(ge) 兒(er) 童有自己的獨立生長軌道,在P3-P97之間均屬正常。若生長曲線偏離原穩定的生長軌道時,超過1條主百分位線需適當增加生長監測頻率,超過2條主百分位線需及時到生長發育專(zhuan) 科診治。

  ■長個(ge) 小貼士:

  嬰兒(er) 期:推薦純母乳喂養(yang) 至6個(ge) 月,6月後添加輔食,由少到多,由薄到厚,由一種到多種,循序漸進,母乳喂養(yang) 可持續至2歲。

  幼兒(er) 期和學齡前期:培養(yang) 良好的進食行為(wei) 和衛生習(xi) 慣,鼓勵兒(er) 童用餐具進餐,培養(yang) 獨立生活能力。此階段兒(er) 童易感外邪,易偏食、納食欠佳,治療上應健脾助運,可用省中醫院製劑調脾合劑、防感合劑、壯兒(er) 飲等。

  學齡期:①葷素搭配,攝入優(you) 質蛋白,日奶量400—500ml,多吃蔬菜水果;②合理安排作息時間,3-5歲每天睡眠10—13小時,6-12歲每天睡眠9—12小時,13-18歲每天睡眠8—10小時;③每周至少3天的60分鍾以上中高強度身體(ti) 活動,多做跳繩、羽毛球等跳躍性和伸展性運動,不做舉(ju) 重、啞鈴、沙袋等負重運動。此階段,兒(er) 童學業(ye) 壓力較大,思慮過度易傷(shang) 心脾,治療宜益氣養(yang) 血,健脾養(yang) 心。

    青春期:青春期骨骼發育迅速,需要攝入充足的乳製品。矮身材兒(er) 童青春期以腎虛為(wei) 主,治療上應以補腎為(wei) 要,佐以健脾。(記者 楊彥 通訊員 孫茜)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